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公认的、中国化的、充满活力的科学理论。几十年来,教育界和陶研工作者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特质的研究,论述较多,陶行知自己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也作了系统的论述,概括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六大特点。但是,生活教育的特质与生活教育理论的特质,既有内在联系,又有重大区别。本文试图从总体上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特质,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陶研工作的同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创立并终身实践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教育业绩和工作精神的集中呈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陶行知心系祖国和民族大业,以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为己任.终生矢志从事教育事业,立志改造中国的教育,“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生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教育、洋化教育的合理因素,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因而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人民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的创造教育。在终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中,陶行知  相似文献   

5.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陶行知的民主主义和教育救国思想的解读,关系到对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的解读,是"陶行知与现代化"这一课题不能回避的问题.剖析陶行知民主思想的实质内涵,应从他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入手,而不应从改良主义、教育救国论的政治定性入手.陶行知是温和的国民性决定论者.他的民主观是以进步的、进化的发展观为基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现代化方案的一部分,也是他的民主主义方法论的一部分.生活教育理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上人"的"价值观"所造就的国民性不能适应民主生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具有生活教育特色的生活德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随着他的教育实践从萌芽走向成熟,包含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德育理论体系,为中国近现代德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系统地认识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有益于从中汲取营养,指导当前的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他明确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把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到  相似文献   

8.
孔丽娟 《考试周刊》2014,(40):121-122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许多主张,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感化和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  相似文献   

9.
陈善卿教授主持的江苏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立项课题《陶行知德育理论和实践与我国转型期德育现代化研究》 ,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他发表于《道德与文明》 2 0 0 2年第4期富有创意的论文《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 ,就是这一成果的集中体现。我们知道 ,陶行知的教育学说就是“生活教育”。对此 ,他本人有许多阐述 :“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胡雪芬 《教书育人》2013,(24):22-23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实践家、理论家,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和体统的研究,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反对"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旗手。"他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与教育事业,他在教育方面对人民的贡献尤为巨大与不可磨灭"。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他在教育实践中的重大创造和他一生对教育事业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朱怡 《考试周刊》2013,(66):188-188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就是说教育要从社会生活出发。文章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本园对数学课题的研究,阐述了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数学教学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3.
姜河 《职业教育研究》2012,(12):179-180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国平民教育运动的先驱,乡村教育的开创者。他在自己一生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博采古今,兼容中西,对我国当代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有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挖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职业教育思想,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笔者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谈谈想法,首先,"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次,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的确,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生活。作者尝试将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相融合,实现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创立了崭新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的某些方面,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曾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教育。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的这段经历,使他得以亲聆杜威等众多大师的教诲,熟悉国际教育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1917年学成归国以后,陶行知运用他所掌握的最新的西方教育理论积极地投身到改造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去,并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其教育评估理论,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爱满天下"体现了其崇高的人格。本文从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就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进行创造性教育以及如何发扬"爱满天下"的精神,转化"问题学生"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从中国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都有明显特点。当前,在加速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学习、研究和借鉴“生活教育”理论和经验,具有特殊意义。今天,在纪念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本文主要谈谈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目的有两点:一是吸收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充实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科学体系,用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二是学习陶行知一生开拓、创造的崇高精神,推进教育改革进程,建立适应经济发展与社  相似文献   

20.
崔玉婷 《生活教育》2008,(10):18-19
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创立.其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从教育救国、普及平民教育其中主要是农民教育的角度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他主张以乡村学校为中心.乡村教师为灵魂.通过小先生、传递先生等制度把知识向外辐射.通过建立100万个乡村学校使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受到教育。因为普及教育的对象是处于最下层、生活贫困的农民及其子女.陶行知认识到原来仅注重书本知识、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学校教育是不适合普及教育的实际的,因而主张生活即教育.乡村教育应与农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与装饰品之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穷人窝窝头和破棉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适合于大众、服务于大众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