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力求作到 :范读课文要有音韵美 ,讲解课文要有鉴赏美 ,板书设计要有艺术美 ,教态要有感官美。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美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美主要包括形象美、凝练美、含蓄美、音乐美等,文学语言有了这些美的特征,文学作品才会给人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要让学生耳濡目染,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美的味道。学生经历初读感知课文,读中有"量";精读感悟课文,读中见"巧";诵读拓展课文,读中传"情",就能读出语文的味与美。  相似文献   

4.
纵览古今中外,在大量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多样性美。文学作品的美,美在意境,美在语言,美在结构,美在人性人情,美在思想主题。以下就不同的文学作品谈一谈文学作品多样性的美。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挖掘教材美的内容,善于发现学生审美的特点,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让学生感知美;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构思,让学生理解美;用现代教学媒体,给学生展示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鉴赏美。  相似文献   

6.
语文老师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应学习并遵循"移情"式教学法,课堂教学中渗透"移情"的方法。"移情"的方法主要有美读、美赏、美想等。遵循"移情"式教学法,才能原汁原味地品尝文学作品这道精神大餐,才能走进文学作品的深处,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7.
臧绪琴 《教师》2014,(26):59-59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美,又要使其发现和欣赏美,更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欣赏到文字的语言美、情景刻画的意境美、表情达意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需要细心去发现美,用心去创造美。运用智慧在"美的富矿"中挖掘,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赋予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陈斌 《现代语文》2013,(11):59-61
教学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反复吟诵,涵咏咀嚼,仔细玩味,真正进入作品的内在境界,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进而引领学生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邀游在美的海洋中。语文课文意境美的表现:情景交融的诗意美,课文立意的含蓄美,思想情感的崇高美,意境整体的和谐美。语文课文读出意境美的实现:一是教师范读,配乐诵读,感受意境美:二是角色诵读,品味诵读,体悟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一般诗歌的翻译都被视为“难”,而有着中国千年文化底蕴的古诗词的英译可谓是“难上加难”。将古诗词译得通畅已属不易;更何况,要译出原诗词的美,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这三个方面,来看古诗词的英译之美。  相似文献   

11.
<正>在美的朗读中,感受美。就初中语文教材而言,所选的文学作品均是经典之作,各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其中许多华美的诗篇,精妙的散文都是极理想的朗读材料,非读不能领悟其美。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就必须实施美。读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不仅让我们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感受欣赏美的事物、美的形象达到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他们,我认为要从以下两点做到: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的思想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选自出于名家之手的文学作品,所以字里行间美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是文学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惜乎对此尚未有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文学作品中模糊美产生的依据、模糊美的表现形态、模糊美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以期为之张目。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是文学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惜乎对此尚未有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文学作品中模糊美产生的依据、模糊美的表现形态、模糊美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以期为之张目。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是文学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惜乎对此尚未有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文学作品中模糊美产生的依据、模糊美的表现形态、模糊美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以期为之张目。  相似文献   

16.
孙萍 《林区教学》2014,(5):23-24
初中语文课本,每一篇都有精彩之处,亦有其独特之美。要想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优美独特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真切地感受美,获得思想启迪,从而创造美,挖掘教材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日常教学中常被淡化甚至忽略,以至于让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使文质兼美的课文变得味同嚼蜡,所以审美教育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落实审美教育应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经典课文为载体,披文入情,重点领会文学作品的含蓄美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叶圣陶特别强调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设身处地地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委婉处换他一个委婉,与文中人物心灵相通。小语教材,内容异常丰富,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情享受课文中的自然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去感受看似单调的文字背后的美。一、欣赏自然景色美在苏教版教材中,有许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文挖掘出各种美的东西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且要充分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大部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文体上看,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四种文学样式都有;从年代地域上看,古今中外兼备。因而,指导学生读好文学作品,特别是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显得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