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尤其注重的是阅读教学中的课内阅读。因为它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主要是靠课内阅读来培养。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课外阅读就是补充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容易忽视,虽然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提倡和鼓励学生去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尤以文学性作品为甚,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技能,更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视野和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就如同鸟儿的翅膀,只有展开双翅,鸟儿才能够自由地翱翔。因此,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使学生在课内得法、在课外获益,提升小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课内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深化着课内阅读教学。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活跃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重视训练学生做阅读分析题的准确率,同时要经常教给学生一些做阅读分析题的方法,实践证明,扩大阅读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师对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探索。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课内阅读的引导及课外阅读的拓展,使二者有效结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如一对翅膀,只有展开双翅,学生才能在阅读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语文教师要从阅读教学实践出发,不断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以生为本,提高课内阅读的实效性,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树立大阅读观,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活动,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  相似文献   

8.
就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写作与阅读是其重点内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知识素养,使得学生不断累积语文素材,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提供保障。根据以往阅读教学实践来看,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种,课内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兴趣,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范围,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名著导读教学作为课外阅读的主要实践方式,以教材为基点,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树立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内阅读中,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还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和调控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方案,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鉴于英语的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针对学情注重渗透文化差异、指导阅读方法、进行课外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英语阅读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手段。小学英语的阅读,更讲究趣味性、真实性、实用性。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了解何为阅读、为何阅读、现状分析、如何阅读,是文章对学生课内外阅读教学视域的一种思考。在这些视域中,教师要系统化实施阅读教学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养,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英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英语在现今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初中阶段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主阅读。重点探究初中学生英语课内外自主阅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这个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用教师教就能自己阅读,即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阅读能力并不单纯靠直接的传授而获得,它是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慢慢积累、逐步提高的。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仅靠这些时间来提高阅读能力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教学,更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多读,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是丰富学生的体验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多数语文教师认可小说阅读教学,但迫于高考压力以及课时不足,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仍停留于课内书本上,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整本书阅读"这一概念由叶圣陶先生所提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对"整本书阅读"愈加关注。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作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桥梁,在现有教学资源基础上,要将"整本书阅读"融入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本文对我国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6.
阮碧端 《教师》2020,(6):36-37
阅读是学生与阅读内容之间的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阅读内容三方的对话。作为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之一,阅读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问题思考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方向,结合课内文章、课外阅读书目等,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入问题思考中,使学生做到会阅读、会思考。文章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及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师要采用新的阅读模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把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加深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的目标。初中语文阅读要改变费时间低效率的状态,要在阅读学习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受益终生。阅读是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很关键的途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进行大量的课内阅读,也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文章主要分析了课内外阅读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紧扣语文教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采用加强课外阅读教学,采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宽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固然以课内阅读为主,但光靠课内学习往往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课外阅读恰恰能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有利于养成学生独立读书的良好习惯,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因此,教师除了抓好课内阅读指导外,还应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下面就如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