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学科恢复了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学风,在科研队伍、论著、选题、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外经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农村经济、近代城市史、洋务企业、传统经济与近代化等七个较有特色的研究热点重点问题。但是,目前该学科研究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并有一些值得深思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逐渐重视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不同观点。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主要观点和研究状况,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人口问题都颇为重视,到了近代,人口问题更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探讨中国近代人口数量的变迁及其分布特点。对于扩大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以及深入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社会,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制度变迁的力量对比等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公司制为什么经过艰难的历程后最终会产生;从交易成本、激励机制、资本集中等角度分析中国近代公司制的制度功能;从产权结构、法律制度等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分析中国近代公司制不发达的根本原因,从而解决了过去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国近代公司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的发展进行研究,认为近代教育学术团体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教育的发展而兴衰起伏。它积极评议重大教育问题、引导教育舆论。对我国近代教育制度、实际事业、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组织动员、示范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近代教育改革运动的方向、内容和深度,推动教育改革。它还积极参与兴办地方教育事业,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图书馆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自20世纪80年代队来,学术界,尤其是图书馆学界,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给予更多的关注,推出了一批批研究成果。文章从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概况、近代图书馆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条件、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图书馆、近代人物与近代图书馆、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评价等6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是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报纸,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很有研究价值。利用《新闻报》去探究中国近代体育是一种尝试,通过它的视角看中国近代体育,来评论和分析近代体育的发展和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9年以来,学术界对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所创中外文期刊的研究发展迅速,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著作和论文。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中国早期传教士报刊的文化意义、发展趋势、对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目前中国传教士报刊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等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 ,但当时已经有不少学者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并产生了一批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 ,这些成果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近代大学也兴起、发展起来。研究近代大学,有利于透彻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实质,有利于通晓近代西方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撞击、融合的事实,有利于清楚近代中国在世界巨变的滚滚洪流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站在一定高度审视近代大学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本文从近代大学的研究领域入手,研究1994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教育史界对近代大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鸦片问题是近代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其解决始终是中国近代政治与社会改革的重要目标。历届旧政府均曾作过禁烟的努力,但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问题才得到基本彻底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建国初期禁烟毒运动及其成效的考察,揭示了其成功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连年的灾荒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对于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一直为史学界所重视。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关于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更是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局面。近代东北灾荒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学者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归纳总结的同时,结合现阶段近代东北灾荒史的研究现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乡村共同体是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80多年的时间里,国家--乡村、村落--宗族这两重关系成为近代华北、华东乡村能否称为共同体的关键点。海外以及国内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和解读。通过一系列的学术回顾,可发现华东地区仍有继续挖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 ,特别是杂文中 ,处处渗透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文章就这个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海鹏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近代史。他的各种研究论著,虽不乏具体而微的史实考辨,但更多的是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宏观思考与评论。事实上,他的主要学术旨趣正在于探索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建构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他不是一位纯粹书斋式的学者,既有传统士人的入世精神,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参与意识。作为历史学家,他研究历史,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立足现实,既从现实社会中发现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又力图从历史研究中寻求解决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思想资源。研究历史,观照现实,是其基本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与中国百余年现代化历史相始终,也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相伴生。将社会性别研究整合进现代文学教学,并没有现成的途径和研究模式可依傍。从社会性别视角描述现代文学发展历程,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学中要注意揭示文本以及文学现象中复杂的社会的、文化的、阶级的、民族的和社会性别的内涵。社会性别视角在现代文学教学中不应只是在分析个别文本或女性作家创作时偶尔的点缀、个别的运用,而应是整体的意识、全新的照亮。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20世纪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为什么近代的"工业技术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而不是中国呢?这一问题称作"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的难点在于,问的虽然是科技史上的问题,但答案却并不在科技史之中,而在于哲学对科技的社会历史意义的总结之中。若以交换哲学观对我国的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和总结,那么,这个难题其实并不难: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选择能力,其发展同样受着"用进废退"规律的支配,而其"用进"的舞台,就是商品经济生活实践。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先进,就先进在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先进;我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先进,就先进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然而,自西汉王朝开始,商品经济就一直受到了"家天下"政治的严酷压制而萎缩了,因此,我国的科学技术自此以后就没有太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加缪逐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热点,随着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作品的引进出版,论文、论著等相关研究成果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探讨加缪的文学创作、社会活动、作品艺术、哲学思想,对加缪传记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编辑出版学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还原与现代阐释相关理论思路,对加缪的传记进行比较分析,既可以拓展加缪研究的路径,也有助于把握数十年来本专题研究的脉动与流变。  相似文献   

19.
张其荣 《巢湖学院学报》2007,9(2):118-121,141
农民离村问题是一直困扰近代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其产生原因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一个包括6个方面共17项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对民国时期全国22个省的农民离村原因进行了数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子依其重要程度分别是:经济崩溃、自然灾害、人口过密、市场衰落、农民收入低落以及政府管理缺陷因子。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表现出以下特点:与社会史的融合成为主流;理论的探讨继续深入;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蔚为时尚;现代化的研究成为热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进一步研究需要做到“三个加强”:加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加强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