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  相似文献   

2.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不过,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 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一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  相似文献   

4.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四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  相似文献   

5.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就只能吃到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被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这些孩子,直到他们高中毕业。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  相似文献   

7.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则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能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  相似文献   

8.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的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表现的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来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的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表现的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来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正>从"两颗软糖"的故事说起……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项经典的"两颗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入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一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再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  相似文献   

11.
第二颗糖     
罗西  黎明 《阳光搜索》2005,(12):54-54
发展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实验;实验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名被试儿童每人一颗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到两颗。结果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两颗软糖。  相似文献   

13.
赵付燕 《家庭教育》2007,(3X):30-31
这是一个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发给4名被试儿童每人一颗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到两颗。结果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两颗软糖”。[编按]  相似文献   

14.
《广东第二课堂》2010,(3):52-52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卡尔曾做过一个“果汁软糖”实验。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房间,发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软糖。”  相似文献   

15.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作为被试的4岁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迟延满足而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研究人员进一步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精神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在上到中学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而只吃到一颗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的继续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涛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可见,自我迟延满足是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重耍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于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经在一群幼 儿身上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儿,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塘, 并允诺说:“假如你们能将这块软糖留到我办完事情回来再吃, 我会奖励你们两块糖。”他出去了,寂寞的孩子们守着那诱人的软糖等啊等啊,终于有人熬不住,吃掉了那块软糖。接着,又有人做了同样的事……20分钟后,米歇尔回来了。实验远远没有结束, 心理学家继续追踪研究那一群接受实验的孩子。多年以后,他发现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 而日后创出了一番辉煌业绩的全部都…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以一群4岁儿童作为对象,每个儿童面前放一块软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坚持到他办完事回来再吃糖,就可以得到两块果汁软糖;如果你等不了那么久,那就只能吃一块,而且马上就可以得到。结果,有一部分孩子熬过了那似乎没完没了的20分钟时间,一直等到实验人员回来。为了抵制诱惑,他们或是闭上双眼,或是把头埋在胳膊里休息,或是喃喃自语,或是哼哼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以一群4岁儿童作为对象,每个儿童面前放一块软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坚持到他办完事回来再吃糖,就可以得到两块果汁软糖;如果你等不了那么久,那就只能吃一块,而且马上就可以得到。结果,有一部分孩子熬过了那似乎没完没了的20分钟时间,一直等到实验人员回来。为了抵制诱惑,他们或是闭上双眼,或是把头埋在胳膊里休息,或是喃喃自语,或是哼哼叽叽地唱歌,或是动手做游戏,有、的则干脆睡觉。最后,这些孩子得到了两块果汁软糖的回报。  相似文献   

20.
俞群 《家庭教育》2001,(2):42-42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曾做过一项研究。他给幼儿园一群4岁的小朋友每人一颗果汁软糖,并对他们说:如果你能等到我办事回来(20分钟左右)再吃,你就可以得到另一颗软糖;如果你等不到,你就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