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集萃     
季羡林说,文明是对野蛮而言, 文化是对愚昧而言 季羡林在《论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一文中论及文明与文化的异同。他写道,所谓文化就是包括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这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或者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文化与文明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文明指的是从一个野蛮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往前发展,人类的智慧增加了,这叫“文明”。文化就是人类力量的往前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中的艺术、科学等的智力的发展。文明是对野蛮而言,文化是对愚昧而言。这两个词,有时候能通用,如,“东方文化史”也可以叫“东方文明史”;但有时候不能通用,如“文明礼貌”不能说“文化礼貌”;“学文化”不能说“学文明”。“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文化”的对立面是“愚昧”。但“野蛮”和“愚昧”又有联系,“野蛮”中“愚昧”成分居多,也有不愚昧的“野蛮”。学文化是因为过去没有文化,学了文化把“愚昧”去掉了。讲文明礼貌是过去不文明,有些野蛮。提倡文明礼貌,把“野蛮” 的成分去掉了。 — —们匕京日报》理论周刊 李宗耀认为:界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应兼取广...  相似文献   

2.
我的麦克叔叔总是喜欢让聪明才智代代相传。例如,在持久的爱情这个问题上,他和我婶婶堪称忠贞不渝的模范。他们彼此相爱,共度美好的时光,40年如一日。当有人问及其中的奥秘时,他非常乐于如实奉告,说他完全以父亲为典范而取得成功:“我父亲总是在早晨起床时照着镜子对自己说:‘你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以为这就足以成为一件令人怀念的礼物。也许,我只是讨厌那些相互挑剔别人的缺点,爱吹毛求疵的人。也许,我认识太多总想捉摸他们的对象是否辜负了自己期望的人。但我想麦克叔叔是自有他的道理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家,孔子很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从中总结出深刻的道理。比如关于颜回在学习中的表现,孔子是这样思考的:“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有感而发说:我给颜回讲一整天的课,他从来不会反驳我,也不提不同意见,就如同蠢人一般。但当他回去却反复思考,常常有很多新发现,这说明颜回一点都不愚笨。  相似文献   

4.
最好的忠告     
我十二岁时结上了一个小冤家——一个女孩老爱揭我的短处,日子一长,她对我的攻击面越来越宽,她说我“骨瘦如柴”,说我不是好学生,说我太顽皮,说我说话的嗓门太大,她还说我十分自私,等等。起先我尽量忍着,但后来禁不住发火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去找爸爸。爸爸却心平气和地倾听着我的大发作。然后他问:“她说的是真——还是假的?”怎么会真呢?我很想反问爸爸,她说的话还会  相似文献   

5.
文思小札     
写叶不易文友李灿南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如今,写文章难,发表文章更难,但再难也不能停笔,写不出花,就写叶子吧!读罢,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像我们这种年过花甲的人,虽然年轻时节就喜欢写点小文章,但说到底是一种爱好,不过是业余作者而已,笔下生不了花。如今,退休之后,还在写作,那是自己给自己找点事做,不让脑子闲着。偶尔发点小文章,让自己乐一乐,成不了什么气候。写不出花,就写叶子。泱泱大国,  相似文献   

6.
文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史上,继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之后的历史时代。中华民族何时跨入文明时代门坎的,这是个有争论的学术问题。对此,在上篇谈了冶铜的发明、文字的形成。本文将要谈及的城市的耸起,神权的统一,以及人文的勃兴。“九俪之城”——城部问源城郭,它是人类从野蛮跨入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标志着城乡差别、阶级对立的出现,以及国家雏形的问世。中华大地上何时始筑城郭,自古以来,主要有三说:一说为禹。《博物志》:“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老战。城郭自禹始也。”一说为综。《淮南子》:“综作九旬之城”。切…  相似文献   

7.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了刘墉的作品:<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这一套系列丛书.简单翻看了一下,觉得书中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买回去读.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7我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馆舍严重毁坏,我三位记者遇难,20多人受伤。这种野蛮行径粗暴地践踏了《联合国宪章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本刊全体同仁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严厉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血腥罪行,本刊登载两篇文章深切怀念在北约袭击我驻南联盟使馆中遇难的烈士并慰问负伤人员,决心学习他们的精神,进一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这一前所未有的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和维也纳外交公约的野蛮行径举世震惊…  相似文献   

9.
阿波罗是古代希腊人崇拜的重要神祗之一。甚至有人说:“阿波罗是希腊精神的具体体现。一切使希腊人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特别是使之与周围的野蛮民族相区别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美,无论是艺术、音乐、诗歌还是年轻、明智、节制——统统汇聚在阿波罗身上。”  相似文献   

10.
郑文 《世界文化》2005,(5):11-11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将走向何处。——David M ocullough冬季的一个早晨,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大学里,在该校有名的常青藤社团,我和25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术讲座,窗外雪花轻舞。这些学生代表了历史系的骄傲,是被公认为最优秀的学生。“你们中有几个人知道乔治·马歇尔是谁?”我问道。没有人知道,甚至连一个人也没有。在中西部一所有名的大学里,一个女生说她来听我的讲座后非常高兴。因为直到那时,她才能清楚最初的北美13个殖民地都位于美国东部沿海。这是一个大学生以很认真的口气对我说的话!我们,我们美国人是谁?我们是怎样来…  相似文献   

11.
陈旻 《文化市场》2000,(1):42-42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开设了影视翻译课,邀请我去讲课。香港的学校历来是中、英双语教学,因而对翻译甚为重视。中文大学翻译系是全国(包括大陆和港台)成立最早的,也是实力最强的,系里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达60人之多。我不会说广东话,而学生对普遍话的接受能力又较差,所以我就以英文讲课。好在学生的英文水平都不错,  相似文献   

12.
墨西哥人夏伯阳来中国好几年了。夏伯阳是我的学生,跟我学汉语。他说,“夏伯阳”这个名字是他的同事取的,因为和他的姓Chabolla发音相近。我告诉他,“夏伯阳”是一本俄国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他吃惊地连连“NO”,然后郑重其事地说:“我不是俄国人,我是墨西哥人。”  相似文献   

13.
笑话幽默     
教授的午餐一位正在思考问题的教授,走在从办公楼到餐厅的路上,一个学生走过来,要他解答问题,他不得不停下来。解答完问题后,他问那个学生:“你叫住我时,我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好像是朝办公楼。”教授说:“噢,那好,我已经吃过午饭了。”...  相似文献   

14.
一千颗弹子     
万新 《世界文化》2005,(3):35-35
我是一位业余无线电话务员,平时把大量的业余时间都花在鼓捣无线电接收设备和电子器件上了。几个星期之前,我在“电话诉衷肠”节目里听到了“一千颗弹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不经意之间,生活教给了我们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妻子打来电话,不耐烦地问:“你还在那里做什么?要知道有客人来吃晚饭,你还不快回来!”她非常生气,而我还有许多工作未完成,也很着急,就生硬地说:“桑德拉,这不能怨我,晚餐是你安排的,就得由你来招待,该回去的时候我会回去的。”放下电话后,我感到妻子的责备有些道理。假如我重视这件事,假如我表示出对她的爱与理解,其结果会与此截然不同的。当我请人们说出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时,95%的人提及家庭或与家庭有关系的问题。约75%的人把家庭放在首位。然而当我们发觉想象中的完美生活与现实…  相似文献   

16.
历练     
陶华 《大理文化》2010,(6):46-48
人生其实就是一种历练:经历和磨练。而有什么样的经历,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磨练,这却是我在无意中悟出的道理。八十年代末,我同时拿到两封入学通知书,一封是当地重点中学的;另一封是烟校的。身处人生十字路口的我,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豆田     
北雁 《大理文化》2011,(10):49-51
我照旧得在每个周末回到离城市七十多公里的洱源乡下老家。然而父亲却每次都显得极不高兴的样子,说车费一直在涨,没事就不要回来了!我知道父亲心疼钱,并且知道我的日子依旧紧巴得很,所以他这么说实际上全是出于对我的关心。我便只得告诉他说是想家了,回来和一家人一起团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一课     
尽管实习结束了,可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的心依然活跃在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中间,尤其是我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 离开实习学校的那天早晨,我依旧到操场上守操.这是作为一位见习班主任所要实习的内容之一.就在这时班主任走了过来,微笑地对我说:"杨老师,我们班的同学想邀请你在今天给他们上最后一堂班会课."真的吗?"我当时很激动也很兴奋."好!"我没多想就爽快地应了.可是这也许是我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节课了.最后一课?多么令人心酸的话语.虽然在三尺讲台上,我也只不过站了那么几节,但是我却对这神圣的职业怀着深深的敬意与眷恋.  相似文献   

19.
荷兰漫笔     
云王 《世界文化》2006,(4):32-34
阴露中的绚丽 冬季的一天,和几个中国学生一道从我们居住的荷兰城市出发到德国波恩参加一个会议。一进波恩,一个同学就说,不一样,太不一样了。我说,什么不一样?他说,你看德国人穿的衣服,再看他们盖的房子,和荷兰人相比差别多大。经他这么一说,我发现果然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在他的十九世纪的经典小说《名利场》中描写蓓基·夏泼这个人物时写道,“她的性情野蛮浪荡,这是因其身为波希米亚人的父母遗传而得。”然而,来到今日保存下来的波希米亚的中心地带的观光者不得不对这种描写感到迷惑不解。一位与萨克雷小说里所描写的典型毫无任何关系的当地人,银行调查员玛丽亚,最近被邀回顾她一生中最有趣味的事情时说,“我认为我未曾有过任何真正放肆的行为,”她又略有把握地补充说,“当然,或许会过分,这也说不定。”昔日的王国波希米亚这个昔日的王国占了今日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三分之一。人们常常用“波希米亚人的”这一形容词来描述一种放荡不羁,令人有一点厌恶的生活方式。然而,波希米亚地区的波希米亚人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