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很喜欢浏览国外的育儿杂志和相关的网站,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育儿经验和方法。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篇国外关于孩子性教育的文章,其所阐述的观点和方法真让我有点瞠目结舌。现先将它翻译如下:如何与孩子谈性说爱教育孩子与性有关的问题时,与孩子交谈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方式。通过交谈,你可以知道孩子已知道了哪些性知识,他们还需要了解哪些正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家长不能仅仅因为尴尬就不与孩子谈论性的话题,如果你可以放下“面子”开放地与孩子交谈,孩子也会觉得这是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话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与孩子交谈的不仅仅是单…  相似文献   

2.
时常有家长说给孩子买衣服、书包等,孩子坚持要印有奥特曼图样的,否则就不要。平时孩子选择物品、谈论的话题也大多是流氓兔、樱桃小丸子、F4等影视角色,很少谈论学习。的确,现在小学生也逐步加入到庞大的追星族群体,而且这个  相似文献   

3.
关于自立的担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社会中谈论孩子自立的话题已经很多了,但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的自立与社会的现实却有较大的反差。一些家长把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都“承包”起来,一些孩子也比较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所给子自己的一切。家庭中缺乏对孩子进行自立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心。  相似文献   

4.
平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们在—起孩子就是谈论的话题,相互攀比,孩子学的什么?在那里学的?诸如此类等等。家长平时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要求总是这不行那不行的,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其理由就是为了孩子好。这一切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根本没有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在这里,孩子只是家长的摆设而已,家长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孩子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死亡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孩子面前,大部分家长非常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其实。孩子在生活中总会接触,甚至会经历身边至亲的死亡。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经历生离死别时,幼儿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与其到时茫然失措,不如未雨绸缪。因此,我利用图书《鸟儿在歌唱》组织了这一早期阅读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阅读这本图书,让他们懂得要珍惜和尊重生命,关爱自己和别人。  相似文献   

6.
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学生的生活接触面更广了,谈论的话题涉及的面也宽了,家长也越来越注重和孩子交流。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催化剂。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本文,笔者试图通过一些教学片断,努力寻找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引发大家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7.
不求学生从所谓专业或者成人的角度谈论此话题,而是希望从个人体会出发,观察这一影响广泛的事件对未成年人发生作用的方式。对老师和家长理解成长中孩子的感受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对学生本人也是一种珍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功课,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有些孩子智力正常,脑子不笨,学习也很努力,可无论家长、老师怎么教,他们的成绩也上不来。这些孩子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其父母为此更是着急。根据现代教育工作者研究发现,这些儿童与其他儿童在智力上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这些孩子存有学习障碍,教育心理学称这样的孩子为“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简称LD)一词是1963年美国柯克(Kirk)最早  相似文献   

9.
在幼教界及家长当中常谈论的话题当属新生入园。幼儿将面临新的幼儿园及教师,教师将面临新的孩子及其背后的家庭,家长将面临不熟悉的教师。当一个儿童以个体的方式出现在幼儿园的时候,说明他的集体新生活开始了。但伴随而来的是诸多的不适应。比如,身边熟悉的环境变了,大多数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强,因此会产生入园哭闹;家长对幼儿园有许多疑问,对孩子在幼儿园不放心,对教师不放心。教师则要  相似文献   

10.
著名女作家王小鹰为我们“家教话题”写的关于孩子弹琴的话题,很有意思。也许,家长们会有同感。也会有一些困惑。欢迎来信来稿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刘晓 《今日教育》2007,(10):37-38
到儿童保健科门诊来的家长,往往会问到孩子说话的问题。宝宝说舌是不是正常啊?怎样能够让宝宝说得更好呢?这些是妈妈们关心的话题,也是我们儿童保健大夫关注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教师,与家长接触自然较多,交流的话题也以孩子为主。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可经过观察,我发现家长问得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如:我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默默无闻的孩子,用极端一点儿的话来说,就是“被忽视的孩子”。话题要从幼儿园的“开放日”谈起。每到开放日,孩子们就会特别兴奋,那些性格外向的孩子格外活跃,但是也有些孩子只是把这种喜悦放在心上,挂在脸上,却并不急于表现自己。这让他们的家长很不满意,于是有的家长就会把火发向孩子,就像任利萍老师文中的那位家长;也有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这期“家教话题”里,我请来了女作家方凌燕,她谈的这个话题,也是很有意思的。家长的自我检点,是沟通孩子心灵的桥梁。现代社会对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家长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有同感呢?  相似文献   

15.
3月是春的季节,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从轻松的假期中走出来,又回到了课堂,很多家长的心情也就开始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喜与忧。谁都不能说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对,但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孩子们未来面对的考试会是什么样?这些问题家长一定很想知道也应该知道,本期特别策划的话题《学生面临着怎样的考试》,从专家介绍与评说、一些学生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国外的考试方式等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评价孩子、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自己的孩子,这不只是一个评价的问题。因为您…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孩子,那么在竞争日益严峻的今天,这些孩子是否还能够有所成就,成为家长们关心的话题,本期就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司有和教授为家长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有些家长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孩子上缺乏信心,没有“底气”,认为有高学历的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能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史小楠的成长道路会给这些家长重要的启发。而一些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自认为有学历,教育孩子不成问题,可是孩子的发展却差强人意。这些家长也会从史  相似文献   

18.
幼儿入园适应工作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入园适应工作是一个老话题 ,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但在这些方法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1 让家长与孩子强迫分离许多人认为 ,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以后 ,一旦孩子哭闹着不肯让家长离去 ,家长千万不能心软 ,必须马上离开。这就是所谓的“强迫分离法”。我认为 ,“强迫分离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只会加剧幼儿的分离焦虑 ,使那些焦虑程度较重的幼儿对入园产生恐惧。幼儿的情绪 ,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在幼儿入园时 ,家长可以与孩子相处一段时间 ,并与孩子一起游戏。教师应热情迎接幼儿和家长 ,并…  相似文献   

19.
在这期“家教话题”里,陆士桢教授要和我们谈关于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的话题,许多家长曾写信或打电话来询问如何帮助孩子的方法。我想,读了陆教授的文章,家长们会得到许多启发,同时也可以借鉴陆教授提出的建议和方法,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积极地去帮助你的孩子缓解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20.
短辫子从去年一年来家长朋友们反映的育儿问题中,精选了最热的几个话题,王兰老师将从本期“王兰工作室”开始分期讲解。希望能在孩子的教育、管教方面,给家长朋友们以帮助,也欢迎大家来信来电交流。看到不少家长来信说啊,孩子很爱看电视,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看。因为两方的意见都有,有说看了会影响学习,孩子接受了电视的快餐文化就不愿意看书;有说看电视能拓展知识面、开阔孩子的视野。很多家长在这些意见面前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其实我是支持给孩子看电视的权利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不应该被限制。但是有两点一定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