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英语女性诗歌中出现的镜子意象进行考察。研究显示,使用英语进行创作的女性诗人不仅通过镜子意象反射美丽大自然,更通过镜子意象来书写她们对女性命运、女性心理成长、感情欲望与创作灵感等方面的思考,具有显著的自我关照性,体现了英语女性诗人对自我、主体和存在的强烈认知欲望。女性诗人以诗为镜,真实反映女性的人格心理、生存状态和生命历史。  相似文献   

2.
魏星 《阅读》2014,(36):2-5
<正>在古代文论中,"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般指用来表达情感的物象或事象。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意象产生的过程,是作家的生命伴随着意象运动、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诗人、作家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与抽象思维不同,它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情感,是一种跳跃的、顿悟的、创造性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文本创作中的"意象思维"转化成一种教学思维,即充分关注文本中的审美意象,用之打开课程的想象力,引领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从而提升言语学习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单良 《职大学报》2014,(5):65-67
张炜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借助了许多生态意象,来表达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芦青河代表的大地意象,葡萄园代表的植物意象和狗代表的动物意象表现了张炜对大自然的全面思考。正是张炜强烈的生态责任感,他才被称作是“大自然的歌者”。  相似文献   

4.
铁凝是女性主体意识突出的当代女性作家之一。她在长篇小说《大浴女》中塑造了真实坦荡的女性群像。作家对女性形象身上奔突的欲望——情欲、恨欲等作了形象揭示,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女性人物的欲望追求始终与其情感和精神相纠缠。她们在为自己欲望的实现不遗余力地争斗,而情感精神上的困惑与矛盾使她们难以心安理得,呈现出人性的复杂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路遥论》是一部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术专著,作者着重从创作心理的角度上对作家与作品进行了深层次的解析。本文主要从研究者与作家的精神契合、作家的性格气质、心理情结和生成和表现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象征意象的组合等方面作出阐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类象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意象。类象来源于意象而又超越了意象。它比意象更加稳定,更加鲜活,也更富有理性。它介于意象的内形式化和外形式化之间,是语符化前作家、艺术家实施编码的直接对象,同时也是各种艺术互相转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替罪羊意象历史渊源,寓意深刻,尤其在犹太民族的宗教、历史及民族意识里,有着深刻含义。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装配工》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典型的替罪羊意象,深入分析研究这一意象含义,对理解整部作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河南作家墨白历时十九年完成长篇小说《欲望》,在其黄卷《欲望与恐惧》中塑造了两个与男主人公吴西玉关系最为密切,但是性格极端对立的女性角色,一是其妻子牛文藻,一是其情人尹琳。文本以欲望为切入点,以吴西玉的精神困境为中心建构了底层知识分子在精神折磨和欲海挣扎的双重助力之下最终走向崩溃的图景,并通过对其精神痛苦的探索表现了墨白对一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意为"寓意之象",因有创作主体情感活动的参与,使其区别于其他物象而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从古代诗歌开始,中国文人便广泛运用审美意象进行创作.苏童作为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其小说中大量的意象书写及作品中独特的审美意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通过大量审美意象的创构,苏童在完成叙事目的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美学追求寓寄于意象之中.  相似文献   

10.
晚生代是目前活跃在文坛上不容忽视的一个小说作家群体,无论是作家创作的成熟程度,还是作品的反响及其文化意味,都越来越引起小说界及批评界的关注。本文着意从晚生代小说的欲望化主题与平面化叙述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以探寻其在当代审美文化图景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的拷问是《挂满星星的房间》的基本立足点,而其关注焦点则是人的性欲和感情、理性的对峙与纠缠。在对欲罢不能的性欲的欲说还休中,意味深长的性意象、苟活的在世状态、欲望焦虑、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写作技巧等,既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子,又充满了现代主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惯用自然意象作象征来传情达意,作为自然的代表,它们象征着希望、自由和生命力,与扼杀人性、桎梏自由的工业文明相对峙。本文结合劳伦斯的三部重要作品《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分析劳伦斯的象征艺术。劳伦斯借自然意象象征人的心灵、人的情感和欲望,抨击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本能的扼杀和摧残,并以此来揭示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以及寻求男女之间和谐共处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3.
凌叔华和林徽因均为"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本文将从两位作家小说中的"灵秀自然"和"梦"的意象,"话语蕴藉"与"独抒性灵"的语言表述方式,绘画式和建筑式的空间美以及两位作家小说中的反讽与戏剧化、意识流与蒙太奇的"现代性"的表现方式四大方面,来阐述凌叔华和林徽因小说创作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的现象,并用比较的视角对两位作家作一个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沈从文的性爱叙事中纷纭的性爱意象参与了小说文本意境的建构。头发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表现为蕴含着政治功用的“政治的头发”和具有着性吸引力的“审美的头发”。沈笔下的头发是迥畀于鲁迅笔下政治的头发的审美的头发。鹿和观音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女性意象。鼻子和刀是具有作家个人风格的男性意象。  相似文献   

15.
施蛰存小说《鸠摩罗什》沿着寻找、失落、再寻找的叙事主线,走向了痛苦的内心自省。主人公在追求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无力挣脱欲望的诱惑,并以狐狸、乌鸦、飞虫等组合意象来隐喻欲望的种种伪饰、变形。鸠摩罗什在庸常生存与理想超越的窘境中选择堕落,又在自我辩解与良知催逼的悖论里拷问心灵。作者借古老的故事内核演绎了现代性焦虑的全新命题。  相似文献   

16.
卫慧作为一位9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生代作家,一个都市新人类欲望的代言人,在她的小说中充斥着性爱、欲望,而在性爱、欲望的背后,我们分明看到现代人精神上的孤独感、焦虑感。可以说,正是这种透过欲望所传达出的焦虑、无望的精神状态使卫慧的作品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以之引起了身处现代都市的现代人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17.
裕固族作家的文学寻根的自觉性缘于裕固族族群的流寓情结和民族文化的边缘情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裕固族作家的文学寻根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回家.对传统根性的书写,是借助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意象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以及在母语的思维方式下实现的民族身份认同,裕固语转写的背后是对民族文化深沉的爱恋.文学寻根的过程中,裕固族作家捡拾民族文化的碎片并进行缝补,是对族群历史的再叙述,在现实的文学需求中对工业文明下的工具理性思维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原作家群"对黄河的文学书写与文化表达,是我们深入挖掘、 阐释黄河文化价值所不可忽视的核心内容之一.黄河是李准生活与创作的情感地理,作家对黄河浓重的"恋地情结",表明黄河流域是哺育文学艺术家的一个重要摇篮.《黄河东流去》以郑州花园口决堤事件为叙事起点,其"黄河"意象饱含着中原大地的沉重苦难,是...  相似文献   

19.
李佩甫《生命册》是一个土地背负者的心灵史诗,在小说中,作者用城乡互照的视角书写时代与人的命运间的关联。通过以乡村和城市为参照系,探讨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作者对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世界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20.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先驱,其小说《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表现了黑人妇女寻找自我、争取解放的精神追求。美国黑人女作家、妇女主义的创立者艾丽丝·沃克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小说《紫颜色》中进一步探讨这一主题。两位作家在小说中运用了与大自然、日常用品和服饰相关的象征意象,这些象征意象充分说明了两部作品间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