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瑞 《世界文化》2010,(6):32-33
<正>一封寄往天国的信竟收到了逝者的回信:是不舍的亡灵,还是同名同姓的巧合?1994年,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代表作《情书》便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无意看到了他中学时的地址,因为思念至深便给天国的他寄了一封情书,不料却收到一名  相似文献   

2.
日本新锐电影导演岩井俊二对中国影迷乃至亚洲影迷而言,不算陌生,影迷对他的认识大多始于《情书》,该片以其惟美的画面、忧伤的情调、舒缓的节奏、少男少女朦胧初恋的感觉,征服了观众。仅从韩国将其本国影片《八月圣诞节》称为韩国的“情书”一例,便可管窥岩井俊二在亚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真 《世界文化》2005,(5):35-36
刚刚看完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一个关于青春、成长、爱情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王彬 《世界文化》2007,(5):27-28
“从前,钱是世界上最强劲的力量。这个城市,移民泛滥,就像淘金热的城市。他们来寻找钱、夺取钱,移民称这个城市为‘YEN TOWN(圆都)’。但日本人讨厌这个名字,所以他们把那些抢钱的贼称为‘YEN TOWNS(圆盗)’,有点令人难以理解。但‘YENTOWN’既意味着这个城市,也指它的掠夺者。如果人能辛勤工作,带走5元钱,然后回去,他就会发财,听起来就像是神话故事,但这是钱的天堂——圆都。本故事讲述的就是圆都里的圆盗。”故事在AGEHA(凤蝶)的讲述中开始了,这是岩井俊二1996年的作品,相对于一年前小巧精致、清新隽永的《情书》而言,然尾蝶》明显是一部雄心勃勃之作。岩井俊二试图通过这部电影表达他对于后现代城市中,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批判,并借此抒发他的理想观。  相似文献   

5.
张凯 《世界文化》2008,(1):33-33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残酷的?对于80后而言,青春早巳没了绿油油稻田的清香,也没有了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压力下的青春显得那么的脆弱无力,当我们还没有开始享受青春到来的欢乐时,现实的残酷却使得大家都要开始学会忍受孤独。这就是岩井俊二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展示的青春,毕竟国度的差异使得我们有种隔岸观火的庆幸,但是,在细细品味个中滋味之后,自己的青春也仿佛曾经在电影中走过。  相似文献   

6.
文心 《世界文化》2004,(1):27-28
在时下的台湾,提起藤井树,年轻族群里几乎无人不知,尤其是中学生,多多少少都读过藤井树的小说。藤井树的作品之所以在年青人中获得如此的成功,主要是其作品具备了网络小说成功的特质,那就是单纯、幽默、感性、而且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正去摩洛哥旅游的重头戏在我看来是应该去撒哈拉大沙漠,这是因为我是中国台湾地区女作家三毛的粉丝的缘故。三毛刚刚被介绍大陆来的时候,我就用不多的工资买了她的《梦里落花知多少》,以后又陆陆续续买了几本,还跑去图书馆看有关她的画报资料并借一些她的书籍。三毛的作品和她的传奇人生犹如一只神奇的大手拉开了人生和世界的帷幕,让视野宽阔遥远,让我看到了一幕幕自己不熟悉的生活,知晓了许多新鲜的事,很遥远、很神秘的撒哈  相似文献   

8.
刘晓华 《世界文化》2014,(3):28-28,29,30
<正>独角兽是传说中的生物,纯洁、美丽、神秘。20世纪英国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以"独角兽"命名了自己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一个有关爱情与背叛、罪恶与拯救的故事。作为默多克最令人费解的小说之一,《独角兽》究竟要向读者倾诉什么秘密呢·在英国,兼具哲学家和小说家双重身份的人并不多见。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1999)恰恰就是这样的作家,而且在这两个领域她都成就卓然。作为小说家,她被称为"乔治·爱略特之后最具智慧的"英  相似文献   

9.
读懂歌迷     
盛梅 《世界文化》2003,(3):25-26
作为乡村天后,仙妮亚·唐恩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美丽、最性感的女歌手。她的上一张专辑《ComeOnOver》是有史以来所有女艺人的作品中卖得最多的一张,如果算上所有的男艺人,这张专辑也可以排在第六位,与AC/DC的《BackinBlack》和披头士的《WiththeBeatles》并列;而她的新专辑《UP!》在去年在美国公告榜上也跟坏孩子阿姆打成平手,以5周连霸的纪录与阿姆并列为2002年稳坐连续排行冠军位置周数最久的艺人。这是最近一期《滚石》杂志对她的专访,在这次专访中她谈到了隐藏在美丽的形象背后的自己,她的感人身世,她的唱片《UP!》,以及一些近况和…  相似文献   

10.
郭彦,中国大型时装杂志《优雅》的执行主编,常与美丽、高雅、迷人、聪明、智慧等形容词相联系。生在成都、长在成都的郭彦,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她的长篇小说《冷眼看风》等,曾多次在国内获奖。郭彦现与丈夫易丹教授及他们深爱的儿子定居成都。她满怀激情地欣然接受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以及社会与家庭赋予她的各种职责和义务——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和一个主编……刘:拥有迷人的外貌、可爱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无疑,你是寥寥无几的幸运女人之一。身为女人,你如何在社会中为自己定位?郭:我是一个笃信传统的人。我个人认为,女…  相似文献   

11.
保尔·布耳热叙述过一个关于莫泊桑的故事。莫泊桑终身没有结婚,这件事恐怕是莫泊桑一生中唯一的一个与女人有关的故事了。有一个年轻而且美丽的女工,爱读莫泊桑的小说,生平只见过莫泊桑一面,但却以整个心爱上了他。于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他,关怀他,做他的朋友、妻子和仆人的疯狂想法开始日夜苦恼着她。她当时很穷,衣着也很寒酸。她尽量节约开支,一个生丁一个生丁地把少得可怜的一点工资储蓄起来。这样整整积了一年,好容易给自己做了一身新衣服。她又给自己买了新鞋和新手套。一切准备齐全,便决定去看莫泊桑了。一天早晨,她起来很早,怀着兴奋而又不安的心情出了门。莫泊桑那时住在郊外的一所别墅  相似文献   

12.
<正>"像香奈儿5号的那缕香气,这位世界著名美女走了过来。"英国《独立报》这样描绘她的出场。在万千影迷心中,她是高贵的伊莎贝拉王妃,她是优雅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既是纯情的芳芳,又是狂野的路易十四的情人。她就是"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在对她的各种赞誉中,法国影坛的"玛丽·安娜"这一称呼最能彰显她在欧洲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当然,世界影迷赋予她的这份荣宠她亦受之无愧,因为她用其独有的美丽与倔强为我们演绎了浪漫的玫瑰人生。  相似文献   

13.
曹刚 《世界文化》2001,(3):26-27
有玫瑰王国之称的保加利亚不仅风光迷人,而且美女如云,丝黛拉就是其中的典型。她1980年7月10日生于索非亚,身高1.73米,三围是80—60—90,是保加利亚模特儿大赛的冠军,是美丽和典雅的统一。丝黛拉的拉丁文名字就是“明星”之意。不管在何处,只要丝黛拉一出现,就会光芒四射,引人注目。她漂亮、可爱,而且女人味十足。尽管才21岁,但她在自己职业中已经是真正的明星了。丝黛拉童年的梦想是当律师,而不是成为时装模特儿。她14岁时参加校运队,一位时装代理商发现了她,约她参加模特儿选拔赛。“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去参加,我…  相似文献   

14.
古远清 《寻根》2006,(2):103-106
余光中在《从母亲到外遇》中,曾用风趣的比喻形容自己的经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关于头一句,他这样解释:“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歇着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相似文献   

15.
正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救世主》是全世界最昂贵的画作,它即将在阿布扎比令人惊艳的新卢浮宫展出。即将展出意大利大师摄人心魄的基督像的美术馆酷似紧凑的阿拉伯人古城区。美术馆巨型穹顶的形状受到交织的棕榈叶的启发,附近就有清凉的绿洲。在伊斯兰国家展出,场地虽美丽却违和。"穆斯林看基督像干什么?"《新闻周刊》杂志的大标题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但从深层次讲,这个场地其实很合适——不仅因为耶稣(身穿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服饰)返回了他的中东老家。这幅画经过了大幅度的修复,并且还有人怀疑它是赝品,但它依  相似文献   

16.
素静  塑人 《世界文化》2001,(5):26-27
人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曾以一曲《我心依旧》红遍世界的巨星席琳·迪翁宣布告别歌坛,一心一意当起了全职妈妈。突然从多年来那种每秒都安排得满满的日程表中摆脱出来,她已发现了生活中全新的一面。“从没想像过在这么短的时间,我就成功地减了压。”迪翁最近接受《巴黎竞赛》杂志采访时说,“淡出的第一个月,我像是变了一个人。我努力消除自己的压力,忘掉自己的声音———那过去半辈子我赖以生存的声音。”“以前我特别憎恨清晨,总爱睡懒觉。”她主动爆光道,“可现在却起得很早,看看花、听听小鸟唱歌,我还整晚整晚地看电视,那都…  相似文献   

17.
祝贺《中华文化论坛》正式公开发行。几年来我是她真诚的读者,几乎每期必看。她将在新的世纪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此世纪之交和千年交替的双重变奏之际,世界充满了危机与机遇、繁荣与衰退、希望与危险错综交织的局面。她既给人们带来莫大的激励,也给人们带来种种悲剧。20世纪末的90年代虽还剩下两年,但已发生了两次使全世界大吃一惊的政治、经济“大地震”,其影响所及都是全球性的。一次是90年代初原苏联建设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结果导致了二元对抗的冷战的结束,出现了“后冷战”时期多元(多极)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带着智慧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女人是最美丽的,疏雨就是这样一位温婉而美丽的女子.疏雨,原名陈秋红,生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自幼与文字结缘,钟情于戏曲,在古城的明清巷陌中穿行,在戏曲和文字间游走.似水流年,看姹紫嫣红开遍.优雅从容、柔美端丽是其始终不变的气质.疏雨擅画彩铅,喜书小楷,醉心昆曲,尤喜写作.既无"酸文人"的孤芳自赏,更无"假名士"的自命风流.她倾心于散文这种最具个性化的文体形式,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游走于语言之间,不以重大社会历史题材取胜,而以地域世俗风情见长,所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所见的平凡小事和人情世态.如同作者自己所说:"于我而言,写作,更多的时候是在文字里偷欢,以文字为舟,光阴为楫,自渡彼岸.时光就这样停驻着,欢喜着,不知今夕何夕."(《闲在大理》)真是"诗情画意,文采风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化中,“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很有特色的,而“礼”又可分为礼制、礼仪、礼义三个方面。从文献上看,夏商周各有其礼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也都就“礼”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管子》一书对礼的论述在先秦时期是具有自己特色的,本文仅就《管子》中几个比较突出的特色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天下午,理发师大卫·瓦格纳收到了一封信。这些年,除了账单,大卫从来没有收到过任何信。他疑惑地拆开那封信,里面讲述了一个英雄故事,而那个故事的男主角,竟然就是他这个平凡的手艺人。信是一个女人写来的,她是大卫的熟客。三天前她来得很匆忙,没有像往常一样提前预约,也没穿精致的套装。刚巧那天客人比较少,大卫看她一脸疲惫的样子,心头一热,决定加送给她一个头部按摩。信里,她告诉他自己原本想要自杀,只求能在葬礼上看起来体面一些,想让大卫最后一次帮自己做头发。但是大卫温柔的心之举让她看到了这个世界温馨的一面,她突然觉得生命值得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