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鸿丹 《中学文科》2009,(4):101-101
阅读和理解诗歌,离不开诗的意象。所谓诗歌的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余光中《论意象》)心理学认为意象是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依据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意象的具体含义有这么三个方面:第一,  相似文献   

2.
阅读和理解诗歌,离不开诗的意象。所谓诗歌的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余光中《论意象》)心理学认为意象是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依据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意象的具体含义有这么三个方面:第一,  相似文献   

3.
视觉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是诗人对所见之景象的语言描述,是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的一种有机联系,逼真地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作品的主题。文章从视觉意象出发,对英诗TheJewelStair’sGrievance(《玉阶之怨》)进行美学解读,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欣赏诗歌,领会作品主题,增强诗歌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张丽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2):123-123,129
视觉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是诗人对所见之景象的语言描述,是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的一种有机联系,逼真地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作品的主题。文章从视觉意象出发,对英诗The Jewel Stair's Gricvance(《玉阶之怨》)进行美学解读,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欣赏诗歌,领会作品主题,增强诗歌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之根就在于其意境。只有探明意境才能真正体悟诗歌内在的情感和意蕴。而意象则是诗人为了抒发情感用意比兴寄寓的人、景、事。诗歌的意境正是借助这些意象凸显出来的。教学中,要紧扣"景"象体悟意境;紧扣"人"象丰盈意境;紧扣"事"象生成意境,从而借助意象上位,真正体悟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学习一首诗,不能离开对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志向、情感。意象是诗人表意时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意象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物象的完美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与象相融和所创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诗人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意…  相似文献   

7.
欣赏古代诗歌.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并不是学生在阅读欣赏时的难题。作品的创作背景.亦可由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自行了解.课堂教学的藿点应放在对作品情境及内在意蕴的把握上。诗歌的欣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者之情相会的过程.而诗人之情的表现主要借助于物象的描绘表达出来,于是,欣赏过程也就是读者根据诗歌的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意象"包括"意"与"象"两个层面."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象",即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想象中的万物."意"是"象"的主宰,而"象"则是"意"的载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这里所说的"烟霞"和"草木"便是意象.此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见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见,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抒情诗的创作和欣赏中,"意象"的审美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可以说,中国古典抒情诗的成长历程是在意象美的浸润里走向辉煌的。因此,探索诗人心灵审美意象生成的发展轨迹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古典抒情诗审美意象生成的心灵轨迹,实际上是诗人在"实象"的触发下引发的虚幻的想像或联想,由实入虚进而造成虚实相生的"象外之象"、"象外之意",再通过对意象的经营组合,组成有机的、有空间距离的、多层次的并产生连锁反应的不断衍生出的新的意象,形成双向流动的意象链,构成"象""意"生发无穷的艺术作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忘掉她》是中国新诗理论家闻一多的一首悼念亡女之作,也是中西结合的典型代表。诗中各种意象繁密而具体,诗人的哀伤之情、悲痛之意可以从中体现。尤其是花的意象,不仅是受美国诗人蒂斯黛儿诗的影响,也是诗人融合了中诗传统的再创造。以花喻人,凸显红颜不再,韶华易逝,让人扼腕叹息、心生悲痛。诗歌格律整齐,一咏三叹,"花"之意象反复出现,突出地体现了诗人对音律美的追求。"花"这一意象在中外诗人作品中的运用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域人情、风俗文化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诗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后来又经过文人加工而成。关于诗歌的内涵,《诗大序》阐释得十分精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诗歌的产生,乃是由于内心为外物所感,在口则发而为诗了。诗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情"和"韵"。"情"是内在的,"韵"是外在的,"韵"依附于"情"。诗人表情的主要手段是创造或选取与情相吻合的"意象",并且找到与内在之"情"相吻合的外在之"韵"。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古诗传情达意的重要形式,是诗人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经过历代诗人的沿用,成为某种独特思想情感信息的传达,如斜阳垂柳、萋  相似文献   

14.
俗语说“流水无情,落花有意”。其实,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落花实在也是很有“意”的。中学课本里,许多诗词都写到落花,感受落花这个意象,对正确理解整首诗词是相当重要的。那么,首先明确什么是意象。“意象是内在之意与外在之象的交融。”(南帆主编《文学理论》)这是专业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古诗的意境抽象而无形,它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融合与统一。而客观之象极富画面感,在古诗教学中可以把图画作为凭借,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画面,描述画面,以及在诵读的促发下回味画面的方式,把握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的特征,进而理解意象,体会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6.
“诗是意象的表现。”诗是形象的艺术,诗人的主观情思要借助形象来表现。而诗的意象,就是蕴含了诗人情思的具体形象。没有意象,就不成其为诗。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汇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美形态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以象寓意"是一种最基本的诗歌表现形式,不同的意象自有着不同的含义.意象的转变不仅仅意味着诗歌形态的改变或是诗人情思意趣的转换,它同时也体现着诗人不同的诗学立场.对翟永明前期的"蝙蝠"和后期的"壁虎"两个意象进行分析,可以从中窥见诗人蕴含在意象转换中的深意及其对女性写作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汉代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意象群组合成不同的意境。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艺术符号,是诗人感性、知性与客观物象的瞬间综合。意象既来源于诗人深刻独异的感性经验,又来源于诗人内在精神的律动。因此:通过对诗歌意象空间的架构分析,既可以探明诗歌意象的衍化路径,又可以揭示诗歌意象与诗人生命本体之间的隐喻关系;其次,汉代诗歌诗体的流变也呈现出多样性,表现在诗歌结构上是空间的多变化,呈现出诗歌的一种空间结构之美。  相似文献   

19.
在汉代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意象群组合成不同的意境。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艺术符号,是诗人感性、知性与客观物象的瞬间综合。意象既来源于诗人深刻独异的感性经验,又来源于诗人内在精神的律动。因此:通过对诗歌意象空间的架构分析,既可以探明诗歌意象的衍化路径,又可以揭示诗歌意象与诗人生命本体之间的隐喻关系;其次,汉代诗歌诗体的流变也呈现出多样性,表现在诗歌结构上是空间的多变化,呈现出诗歌的一种空间结构之美。  相似文献   

20.
《玉台新咏》这部诗歌总集,作为宫体诗的代表作品,大多诗人将他们的笔墨放在了对女性的描写之上。而作为表现女性之美的服饰成为一种意象频繁出现在诗歌中,它不仅体现的是魏晋六朝诗人的一种审美观念。而且有些意象还深深地表达了诗人相思之意或者愁苦之情。本文着眼于服饰意象,力图从"罗类衣物"、"带"、"巾"等意象群来分析诗人的情感,解读六朝诗人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