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是2003年6月,我在一所农村小学当校长.一个下午,我提早到校后在教学楼内巡视.到校的孩子有的在做值日.教学楼的下面有一块劳动基地,地里有果树,树间种的是豆子.一个孩子在豆秧间捉蚂蚱,尽管他小心地不踩豆秧,但有几棵还是留下了他踏过的痕迹,其他孩子围在地边看热闹.我在楼上看到这一切.围观的学生抬头发现了我,慌忙散开了.而那个孩子依然在捉他的蚂蚱.当他意识到周围气氛有些不对劲时,我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宝宝     
1995年的冬天,我有了第一个孩子,孩子出生三天后就住进了县医院.后来,家里人说,要去西安给孩子看病,在那里孩子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因为是全封闭,无需家里人陪护.我待在家里,一边休养,一边等孩子回来.  相似文献   

3.
马老师: 我们的女儿是个一年级的新生.在班上从不主动和同学说话,也不和他们一道玩儿.上课时,她不敢举手发言.课间一个人缩在课桌前不出声,郁郁寡欢.孩子的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很少照顾家里.我又长年病休在家,孩子总是一个人和我待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同小朋友玩儿,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时常训斥孩子.孩子在家行为举止基本正常,只是一见陌生人就害羞,躲在一旁,不敢说话.孩子这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很重要,但家庭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的成败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下面,笔者将通过三个案例谈谈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心理. [案例1]一个不爱写作业的男生被家长带到了办公室.家长主要反映孩子从不认真写作业.当我单独和孩子谈的时候,孩子说道:"妈妈总是把我写的作业都擦掉让我重写,只因为错了一点儿.所以我每天的作业都要写得很晚,第二天总是交不上.时间长了,老师就认为我是一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爱与碍     
我对不起你们,可我也是迫于无奈. (一) 我是一只狼,我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你永远也无法想象作为一只狼,我可以为我的三个孩子做出什么.我曾在山下的村子里叼走过一个婴儿!这一点儿也不残忍,因为我无法找到食物来抚养我的孩子,若是我太善良,我的三个狼儿便早已饿死过千百次了.作为母亲,我始终信奉一句话:狼不为己,天诛地灭!  相似文献   

6.
范霖 《初中生》2017,(9):8-9
在孩子一岁半时,我就开始读绘本给她听.坚持下来,到她6岁时,我已经读了3000多本绘本了.现在孩子8岁了,如果有时间,我仍会坚持陪她阅读,如果忙不过来,孩子就会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 当孩子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就会有深入的思考.这个时候如果家长通过和孩子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可以引导孩子走向深度阅读.我的经验是可以从下面几个层次来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7.
只擦一只鞋     
一次去朋友家小坐,她正在为孩子准备行李,她的孩子刚刚进入寄宿学校,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我进门的时候,她正在给孩子擦皮鞋.我发现她只擦了一只,就和另外一只整齐地摆在了一起,然后竟去收拾衣服了.  相似文献   

8.
我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而我的孩子,正是你的学生. 我的孩子今年初中二年级,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也是个很淘气的孩子.可以说所有聪明又淘气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弱点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反应快,好提问,上课好说好动,好接话,好提出不同观点,成绩也太不理想.于是,他成了你眼里的个别生、"差生".那次,他在课堂上对你提出了几个你无法回答的问题.据孩子回家说,你当时脸红红的,眼神里有一种愤怒的光芒.可我们无论如何想不到你竟然会在第二天把我叫到你的办公室,并当着孩子的面对我说"管你一个孩子的工作量是我管理班级工作量的一半,你们最好给他转学"!  相似文献   

9.
我家孩子叫陈佳迅,女孩,今年五年级,是个小书虫,也喜欢写作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长,不是专门搞教育的,今天说说我是怎么引导孩子写作的,希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四个字:多读多写.佳迅写作是从一年级开始的,那时都是孩子口述我记录.我之所以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孩子接触写作,是因为我想“先入为主”,赶在孩子接受学校的应试作文教育之前,让孩子试试自由的创作.我想,一个孩子如果一开始接触作文就被要求开头怎样、结尾怎样,会被框住,那他可能就写不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0.
执教多年,我一直把我所任教的班级比作一个"家",这个家里有我们各位任课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和众多亲朋,大家在这个家里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有欢笑,有哭闹,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个个小故事,在这里,我选择几个和大家一起分享. 家长沙龙 送走了一届毕业生,还沉醉在他们带给我的回忆中,一群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孩子又撞入了我的眼帘,一年级的新生,67个孩子,像一群小鸟一样,飞进了我为他们搭建的"家"——一年级五班,我教他们上课怎么做,教他们下课怎样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玩耍……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可是,在这其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和别人格格不入,显得是那么不和谐.  相似文献   

11.
"他又不去上课了,一个人躲在风雨跑道,拿着跳绳在勒自己的脖子,你要帮帮我啊!"一位班主任一推门进入办公室,就苦着脸向我求助.这个小孩,已经让他和科任老师苦不堪言了.从他的口中,我得知,这个孩子刚上小学时,父母离婚了,现在跟着母亲和外婆生活.听说她们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孩子父亲的不是.  相似文献   

12.
艳阳高照的九月,我新接了一个毕业班,49个孩子走进了我的生活.在相处的日子里,我逐渐发现其中有一张脸略显木讷,人又不合群.经过了解,我知道他的智力有些障碍.哎,可怜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一天,突然接到一位家长带着哭腔的电话:"孔老师,我孩子离家出走了!当我收到孩子手机短信的时候,我简直肝肠寸断!为这个孩子,我操碎了心!有时候我也发狠,出走就出走,有本事别回来.可是,发狠归发狠,心里既疼又急.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游荡是多么危险,万一遇到坏人后果不堪设想!我该怎么办呀?" 最近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存在离家出走现象的青少年占调查对象的25.6%,超过四分之一.可见,这一问题不容忽视.要想从根本上帮助这些离家出走孩子的家长走出困境,帮助这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回归家庭,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86年我被调到卸甲平村桃园自然村教书.经过一周的努力,我把已辍学两个月的50多个孩子全部动员回校学习.当时,我和这一群孩子就住在一座破仓库里,没有围墙,没有厕所.屋内地面高低不平,用坯做成的支桌面的土墩子歪歪斜斜经常倒,不是砸着孩子的腿,就是砸伤孩子的脚.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心里忽然冒出一个疑问:一户人家生一个孩子好还是生两个孩子好?我想来想去,都无法做结论.我便跑去问了顾老师:"顾老师,您觉得生一个孩子好还是两个孩子好?"顾老师想了一会儿,说:"我也不知道,不如我们举行一场辩论赛,让大家来谈谈吧!"我连声叫好.  相似文献   

16.
张家瑛 《教书育人》2009,(10):64-65
案例: 一个周五的下午,班级召开家长会。散会后.部分家长同我单独交流,一个孩子的爸爸告诉我,上个星期二中午,孩子放学回家后可高兴了:“爸爸,今天早上老师笑着跟我说话了,还摸了摸我的头。老师对我可好啊!”孩子的家长说他头一次见到孩子这么兴奋地谈起有关老师的事.  相似文献   

17.
刚参加工作,业余闲来无事,一做生意的朋友请我上门辅导他孩子的作文.小男孩悟性不错,几个月辅导下来,竟然有一两篇作文被我润笔后在报纸上发表了.朋友对此很高兴,常在他同行面前夸我.意想不到的是,有许多人带着孩子登门请我也给他们的孩子辅导作文.  相似文献   

18.
三个星期之前,有一对家长和我联系,说要做心理辅导.他们问我怎样让孩子更认真地学习,在家里骂也骂了,可是一点作用都不起.他们希望我帮他们做做孩子的心理工作,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我问他们,孩子都上高二了,为什么还要骂孩子?  相似文献   

19.
超越自我     
我曾经听过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的画都贴在墙上,第二个孩子的画都扔进纸篓.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满墙的画受到了人们的赞扬;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人们所看到的永远是他手中的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相似文献   

20.
超越自我     
我曾经听过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的画都贴在墙上,第二个孩子的画都扔进纸篓.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满墙的画受到了人们的赞扬;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人们所看到的永远是他手中的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