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几种型号的汽车进行不同工况下排放参数的检测与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汽车排放的基本规律,并对汽车排放信号时延和幅值修正后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给出了影响汽车排放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优化汽车瞬态排放的一些可行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IPCC参考方法,编制了1995~2010年福建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清单核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福建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连续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2.9和2.4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降低了28.6%;各排放源中,能源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各部门中,工业排放占据主导地位.今后应把加快调整工业内部行业结构,有效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规模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济宁二号矿瓦斯排放工作的分析,根据井下的巷道具体情况及瓦斯含量,采取全风压通风系统排放、局部通风机排放、钻孔压风排放等方法,达到了快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大气污染等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节能减排也成为了各个国家、行业的共识。重型柴油机广泛应用于载重汽车、大型客车及工程机械等,柴油车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NO x排放占汽车排放总量的近70%,颗粒排放占90%,降低柴油机排放刻不容缓。满足不同阶段排放标准既是排放  相似文献   

5.
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介绍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加严新生产车排放、控制在用车排放、提高燃油质量、改善交通状况和发展公共交通等4个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6.
较为准确地对中国大陆地区29个省份(市、直辖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将其分为高排放高收入、低排放高收入、高排放低收入和低排放低收入四个不同区域,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除高排放低收入地区外,其余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存在倒"U"型关系,EKC曲线假说成立.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城市化和国际贸易水平等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除行驶里程外,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导致在用车辆排放特性变差.本文分析了影响车辆排放特性的因素并采取必要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对注册日期相近但使用工况不同的在用车,利用实验获取排放特性的有关数据,并利用数理统计及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各影响因素中,行驶里程、维护保养、驾驶习惯等是排放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长期不使用或一般在市内行驶的在用车也会导致其排放特性变差.该研究为正确使用车辆,使在用车的排放特性在使用周期内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水平,减少排放污染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汽车柴油机已成为发展趋势,但NOx和微粒(PM)排放高.废气再循环技术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介绍了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技术(EGR)的特点及控制原则,为了降低柴油机的NOx排放,研究了不同工况下EGR率对NOx排放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采用EGR可以有效地降低NOx排放,大负荷采用低EGR率,小负荷采用大EGR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欧洲、关国等发达国家排放标准的制定、实施及特点,分析了我国由于油品升级的滞后导致汽车排放标准执行时间的推迟;提出了要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应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以控制污染物总量、科学制定税收政策以引导人们合理消费、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完善车辆监管体系以降低在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汽油发动机排放污染物质的组成、产生机理.论述了汽油车排放污染的危害及为减少其排放的机内净化、机外净化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