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单摆振动图象演示器主要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单摆简谐振动的图象,进行简谐振动相关知识的教学。原实验装置是用一个盛砂的漏斗作为单摆的摆锤,使它在一个固定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在漏斗下方的长方形薄木板上有与木板等大的自纸,沿与摆平而垂直的方向匀速地拉动木板,从振动漏斗中漏出的流砂在木板上形成振动的图象。这种装置存在的问题是:1、手拉木板时难以做到匀速运动:2、对砂粒的大小干燥等要求高;3、由于砂子在板上形成的图象不能竖起来让学生看,所以观察效果不理想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生产厂研制了J2222型单摆振动图象演示器。  相似文献   

2.
简谐振动图像演示实验的改进襄樊四中陶仕富,何琳(441000)高中物理上册第七章第四节在用沙摆演示简谐振动图像时,匀速拉动木板,振动的沙摆不断漏下细沙,在木板上留的沙这就是此沙摆的振图线。但在漏沙的过程中,由于木板是水平放置的,使得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  相似文献   

3.
“简谐运动”演示实验的引伸刘永忠(江苏省新沂市教育局教研室,221400)高中物理课本中简谐运动的图象,是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得到的.装置主要是一个盛沙的漏斗,它在一个固定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在漏斗下方,放一张中央画有“零线”OO的薄木板,要使摆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实验改进三则吕贤年(安徽省舒城中学,231300)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教学中,笔者对几则演示实验做了改进,效果很明显.一、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课本中用沙摆实验得到简谐运动的图象,这个实验存在着不便于观察,学生对为什么要将接沙的木板匀速拉动缺乏亲...  相似文献   

5.
单摆振动图象演示器主要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单摆简谐振动的图象,进行简谐振动相关知识的教学。原实验装置是用一个盛砂的漏斗作为单摆的摆锤,使它在一个固定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在漏斗下方的长方形薄木板上有与木板等大的白纸,沿与摆平而垂直的方向匀速地拉动木板,从振动漏斗中漏出的流砂在木板上形成振动  相似文献   

6.
“砂摆”实验小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图象的装置 ,都是用漏斗里装细砂做成一个“砂摆”,用以显示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 .由于装的是砂子 ,砂粒较粗易卡死出口 ,而较细又易堵住出口 ,致使漏下砂粒不均匀 ,所形成的曲线不连续 ,效果都不理想 .为克服上述不足 ,笔者在教学中将砂粒改成食盐 ,演示效果特好 ,大家不妨一试 .“砂摆”实验小改进@姜万生$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一中!655200  相似文献   

7.
演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图象,都是用漏斗里装细砂做成一个“砂摆”,用以显示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由于装的是砂子,砂粒较粗易卡死出口,而较细又易堵住出口,致使漏下的砂粒不均匀,所形成的曲线不  相似文献   

8.
演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图象,都是用漏斗里装细砂做成一个"砂摆",用以显示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由于装的是砂子,砂粒较粗易卡死出口,而较细又易堵住出口,致使漏下的砂粒不均匀,所形成的曲线不连续,效果很不理想,为克服上述不足,笔者在教学中将砂粒改成食盐,演示效果特好,大家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沙摆”所描绘的振动图象不能作教学展示,不便于作数据分析和使学生理解,为此。笔者通过研究和试验设计了简谐振动绘图演示仪,它可通过实验具体描绘简谐振动的运动轨迹,其所描轨迹可直接作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用单摆演示简谐振动图象的实验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砂子漏出的速度不易控制,使之太快、太慢、或断断续续.这与砂子的粗细.漏斗口的大小以及实验装置的振动等因素有关,第二,砂子组成的图象不易固定,在教师举起木板时容易变形甚至完全破坏;第三,薄木板的拉动很难做到匀速,绘出的图象严格的说并非正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对振动图象的教学演示实验,传统方法是采用沙摆来演示。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效果较差,如沙摆的实验中拖动板是否匀速,留在板上的图象不易展示;弹簧振子由于阻力振动次数少,图象短,图  相似文献   

12.
简谐运动的运动情况可以通过振动图象直观地表示.它的图象一是可以根据振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移用描点的方法得到;二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然而在利用实验得到图象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须向学生讲解清楚:问题一为什么从振动漏斗中漏出的沙流在木板上形成的曲线能...  相似文献   

13.
一、演示简谐振动的图象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用单摆演示简谐振动的图象。实验中用漏斗盛砂,以漏斗中漏出的砂描出图象。但实际上使用此装置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砂子漏出的速度不易控制,或者太快,或者太慢,或者断断续续,这与砂子的粗细、漏斗口的大小、实验装置的振动等因素有关;第二,砂子组成的图象不易固定,在老师举起木板时容易变形甚至完全破坏。本人作了如下改进:用50ml的注射器代替漏斗,用20ml红墨水代替细砂,用吸水性较强的长条纸或废报纸代替木板并备一堵出水口的小橡皮套,即可演示。为使注射器在摆  相似文献   

14.
高二人教版《物理》(必修)教材中“简谐运动的图象”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简谐运动规律,而演示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笔者认为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沙摆作出的图象只能平放,不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观察到,且手拉木板不匀速易造成图象不规范;二是作出的图象是否确定是正弦(余弦)曲线?  相似文献   

15.
由摆球浸入不同温度纯水中的小角阻尼振动实验,发现角振幅衰减及振动周期不随液体黏度发生改变。采用改进平均法求解平方阻尼作用下单摆小角振动微分方程,得到角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据此得到的角振幅衰减及振动周期的定量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出结论:摆球在液体中振动时受到的流体阻力是与液体黏度无关的平方阻力;平方阻尼常量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与摆球半径及密度的乘积成反比;摆球浸入液体时的阻尼振动、角振幅衰减是非指数型的,衰减速度和振动周期都与平方阻尼常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杨志国 《物理教师》2002,23(4):41-43
描绘单摆的振动图像有很多方法 .应该说这些方法各有千秋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利用鼠标来测绘单摆的振动图像的方法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套装置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为振动部分、采集数据部图 1分、软件部分 ,现一一进行介绍 .1 振动部分如图 1所示 ,利用铁架台、摆球、细绳构成了双线摆 .描画振动图像的数据就来自来回运动的摆球 .为了使振动能持续较长时间 ,摆球的质量应较大 ,为了使摆球能看作质点 ,摆球的体积要较小 ,因此摆球的密度应较大 .2 采集数据部分这是本装置的核心部分 .如图 2所示 .它由一块木板、两个滑轮、一根细…  相似文献   

17.
1会平移图象 根据已有波动图象,描绘此前或此后某时刻的波动图象,是描绘波动图象的初级要求.解题策略是:根据波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即每当波源完成一个周期的振动T,波的振动形式和能量就向波的传播方向传播一个波长λ.  相似文献   

18.
高一物理教材中,演示简谐振动的图象用砂摆法,已有不少文章指出该实验设计不太合理,并作了改进,但都不够完美。笔者设计该实验的构思方案是:(1)彻底消除质心的变化,排除摆球在振动过程中来自外来的任何干扰(除空气、摆线的质量);(2)不用流质来描绘图象,使操作简便易行;(3)坚固耐用,器材成套性好,反复使用;(4)便于学生观察。使用儿童写字用的磁性板做该实验能达到上述目的。器材:磁性板、磁性笔、金属摆球、摆线、铁架台、表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利用沙摆演示简谐振动图象,简单、直观,学生易于接受。但存在如下缺点:①沙理形成的图象板只能水平放置,学生不易观察;③用手拉板难以保挣匀速,得到的图象不规范;③由于沙摆的质心位置不断变化,进而影响到周期的变化。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简谐振动,笔者自制了一个简谐振动图象演示器,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很好。现将其制作过程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l制作方法1.材料准备4()cx60cmxZcm厚木板一块,2cmx2cmx40cm木条。根,2cmxZcmx80。和ZcmXZcmX50。木条各两根,小车一辆(木制),小型直流电动机一只,开关、…  相似文献   

20.
新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主要任务,一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二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教材所述方法(见图1)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但“先用眼睛粗略地确定……”,然后“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位置”既不便于把握,又使实验结果难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其实,运动轨迹通过肉眼观察已具有一个基本轮廓。要用图象来描绘,可采用数学上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教材中的描点法实际上是同时直接估该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本文采用先确定纵(或横)坐标,再实测横(或纵)坐标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