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这一当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的相关研究和论著进行了探析.阐述了新世纪之初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新论”,并通过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总结与归纳、反思。提出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大一统”愿想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改革”辨析——兼与于鸣镝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鸿标 《情报杂志》2001,20(1):F003-F003
《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1期刊载了于鸣镝先生《图书馆学改革条件论》一文。(令人费解的是,人大复印资料《图书馆学》专辑2000年第5期也不加分析地辑录了此文,这恐怕是“名人则名作”的思想在作怪。)该文除了有许多句子表述不清或不当(如摘要中的“并且进一步指出,……理论体系”、正文中的“中国图书馆学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图书馆学同样具备了变革的一般条件”、“图书馆学的作用范围不仅限于图书馆界”、“图书馆学应该发展与变革”、“变革幅度之  相似文献   

3.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兼与王子舟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睿  张开凤 《情报杂志》2003,22(5):103-104
在综合知识交流理论和知识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其忽略了读者在图书馆学中地位的缺陷,提出图书馆学应以“图书馆与读者在知识传播中的有机结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基础演绎出“图书馆活动”与“读者活动”的理论体系。力图使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重建工作取得关键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知识和组织的关系问题”拟定为图书馆哲学基本问题。并将这一原理引入图书馆历史领域,阐明“人本图书馆学”是关于图书馆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全新的人文图书馆学学科.并论述了人本图书馆学基本内容和创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知识受众”是在读者概念上,借鉴大众传播学“受众”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图书馆学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对图书馆学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着重对知识受众的需求及其服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张秀华 《情报杂志》2006,25(8):33-35
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现实问题是图书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然而长期以来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的体系构建色彩浓厚、问题意识淡薄现象,影响了图书馆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因此,少谈论一点理论体系,多研究一些现实问题,走“问题导向”的研究途径,是发展图书馆学、完善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学的客观性依据是基于批判现实基础上的理性要求。它与古典图书馆学家崇尚的“实事求是”、“凸显本真”有着显著的区别。“实事求是”之所以不等同于客观性,缘由在于其实质上是一种高下分明的品级性。与之相反,客观性的实质体现在它的平等性上。图书馆学的客观性原则在过往的古典图书馆文化演进史上得以长久的承袭,主要在于其刻意求索着一种理想化的精神世界。这一理想化精神世界的内在底蕴是人性为本、自由发展和真理永恒。图书馆学中的各种偏见能够凭藉人性为本、自由发展和真理永恒加以克服,同时,人性为本、自由发展及真理永恒本体的偏见又能被图书馆学发展史所克服。  相似文献   

8.
蒋鸿标 《情报杂志》2004,23(9):F003-F003
“图书馆与读者在知识传播中的有机结合”不能揭示图书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因而不能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图书馆工作”反映了图书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因而可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情报》2014,(2):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  相似文献   

10.
范政 《情报杂志》2000,19(3):97-98
吴仲强先生是研究“中国图书馆学史”的著名专家,副研究员。他主编的《中国图书馆学史》、《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大辞典》等专著和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中国图书馆学史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论》、《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等文章,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吴仲强图书馆学学术观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叶建平 《现代情报》2006,26(6):13-16,19
分析了文明信息的内部结构是由人性拓展信息和知识信息两部分组成的,并在文明信息意义下为图书馆学下了初步科学定义,同时初步确立了“文明信息是图书馆学的根本”这一学科建设原则,最后,勾画了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学的意义与出路:提高科技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钢 《情报杂志》2003,22(8):12-14
我国图书馆学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得益于科技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的提高和“开放与创新”的学术思想的确立,从而体现出了自己的意义,实现了“反作用于科技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的价值。在今后的图书馆学理论建设中还将继续贯彻这一学术思想,图书馆学研究者任重道远。在创新图书馆学时,应注意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正确认识科技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青  季水娟 《现代情报》2006,26(9):131-133
“一体化”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趋势。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两个大类,《中图法》在列类与分类中也应走“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图书馆学的抽象性与人文性及其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锁芹 《现代情报》2005,25(6):27-28,96
文章由“可获得性论”引出的抽象性话题谈起,分析了图书馆学的抽象性与人文性及其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情报》2014,(3):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拳,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几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6.
《现代情报》2014,(1):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朱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凡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7.
《现代情报》2013,(11):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朱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几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代情报》2013,(12):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朱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几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9.
白铭 《情报杂志》2000,19(1):79-79,96
电脑进入图书馆后,出现了图书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服务方式的多功能化、信息交流的网络化、智能化等一系列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特点,不仅拓宽了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围,其观念和方法论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革。由王平主编、于鸣镝副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电脑管理图书馆学》就是对电脑实践于图书馆的理论探讨。 此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应用电脑以后的图书馆、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事业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全书共六章,内容依次为;绪论、电脑管理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的新阶段、电脑管理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电脑管理的图书馆、电脑管理图书馆工作、电脑管理图书馆事业建设。其中,给人以启迪的是作者提出了“谐振律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0.
将云计算技术与图书馆学五律结合起来,提出云计算技术在实践图书馆学五律中的优势,并从现行的管理体制、硬件设施和服务入手,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从云计算的角度探讨了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图中侣罕j口L俘悬1,5I牛叩厦团币侣罕豕阢刚纳赞(ShiyaliRamamritaRanganathan)提倡的图书馆学基本法则,即“为用而生、读者有书、书有读者、节省时间、共同成长”,围绕着以读者为中心,使用为主导,表明了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是图书,图书馆的生命在于服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