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作为新闻标题的一个分支,不仅具有新闻标题简明、准确、规范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尝试从语用预设和语用策略两个方面,对从各大网站搜集的2012年4月19日关于伦敦奥运会口号不同报道的标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新网和新浪网的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这两个网站对首页新闻标题的字数限制,并从空格、省略、缩略词语、不成词语素的使用等角度分析了字数限制下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的几个语言问题,以期为新闻标题的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袁海燕 《文教资料》2007,(31):66-68
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帮助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也是引导读者了解和阅读新闻的纲要。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主要信息来源通道,网络新闻标题为了吸引读者,常常采用一些手段和特殊的语言形式。本文以搜狐、新浪网站新闻标题为例,分析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风格特色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进程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身份呈现"混杂性"特点。本文以当代贵州仡佬族文学作为研究个案,探讨新形势下仡佬族民族文学文化身份的构建问题及其民族文学主体"和而不同"的精神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遵义地区现阶段仡佬族的基本情况,采用对政府领导与群众的调查,分析了当前遵义地区仡佬族体育运动现状,认为领导的不重视与硬件条件的缺失是影响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遵义地区推广普及的主要因素。建议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研究传统体育项目、普及提高仡佬族传统体育运动和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媒体时代仡佬族民俗体育的传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媒体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存在对外传播受限、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性和娱乐性倾向、传播资金和传承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资金来源多元化、创建文化特色网站等策略,目的是对新媒体背景下仡佬族民俗体育的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象似性概念是认知语言学突破传统语言学思想的五大创造性思想之一,为揭示大量纷繁芜杂的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有力的工具,给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报纸,China Daily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因此,准确解读China Daily的语言信息尤为重要。文章从语言象似性角度,从数量原则、距离原则、顺序原则和标记原则4个方面选取2012年China Daily的新闻标题作为素材,分析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理据性,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新闻标题所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句法方面探讨英汉新闻标题的语言经济的形式,以语言的"经济原则"为指导,根据语言经济性进行归类和对比分析,力图掌握英语和汉语新闻标题的句法经济性的规律,并且发现英汉新闻标题里经济手段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搜狐和新浪网站对NBA体育关于球员麦蒂的新闻标题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通过统计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揭示因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产生的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的报道,有助于读者更好透过表面语言现象看到其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欧亚丽 《海外英语》2013,(15):239-240
该文对搜狐和新浪网站对NBA体育关于球员麦蒂的新闻标题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通过统计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揭示因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产生的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的报道,有助于读者更好透过表面语言现象看到其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遵义仡佬族民间民居装饰雕花艺术是传承其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它不仅承载了仡佬族先民的文化,也传播着本民族的信仰和智慧,表达了后人对先民的敬仰之情,同时在传承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每个时代前进的印记。然而在当今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些民族艺术正面临着失传和消失的危险,希望人们不要遗忘这些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仡佬族神话传说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族神话传说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重生意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反映了仡佬人对自然的崇敬,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60年来的不懈努力,仡佬语调查和研究均取得了较大成绩.文章从仡佬语调查,仡佬族语言使用情况研究,仡佬语方言研究和仡佬语系属等四个方面对仡佬语调查研究的成绩进行简要叙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对于提升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该地区对幼儿教育普遍不重视,且缺乏发展幼儿教育应有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师资。为促进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仡佬族民众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从政策制定、社会力量支持等方面改善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环境,促进仡佬族幼儿健康成长和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12年受辛亥革命的影响,喀什地区爆发了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章论述了运动的开端、高潮和失败的原因,分析了喀什哥老会在其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种语言代表了一种文化,同时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它帮助人们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保存一种语言就是保存一种文化。相反,失去了一种语言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种文化,失去了一种思维方式,失去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意味着我们人类失去了一种可供比较、借鉴的文化和信息来源。对广西仡佬语濒危成因进行分析,不仅能起到加强对仡佬语的保护作用,而且能使仡佬语所蕴含的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7.
仡佬族地区的国学教育始于东汉晚期。明清以来,其初级阶段基础教育发展处于大体上能与内地国学教育接轨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仡佬族教育有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各仡佬族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设施简陋,手段陈旧,观念滞后,资金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仡佬语在与汉语长期接触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来丰富自己的词汇系统,其中"同音借译"是一种特殊的借词方式,它在西南少数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在构成特征上具有独特之处,在功能上也不同于一般的借词手段,是保持本民族语言特色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仡佬族世世代代被人呼作"蛮王仡佬",曾经辉煌灿烂也曾历经苦难,他们的民族文化风情万种,他们的衣食住行独具特色:青衫黑袍直桶裙,爱酒爱茶爱辣酸",干栏""吊脚"古民居,七十二拐山路险。他们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对铜仁地区仡佬族民歌深入调查和整理的基础上,对该唱法的气息、共鸣和语言的运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唱法既有一定的科学性,又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