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同时社会对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现状,探索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并根据工作经验对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职业院校内涵发展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提高与教师继续教育密切相关。厘清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定义、内容、方式,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经费不足、观念落后、培训难度大、培训方式不灵活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继续教育经费、更新教育观念、制定教育规划、培训形式多元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为地方培养了大量所需的职业技能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再就业居民与农村入城务工人员等居民迫切需要提升职业技能。而社区教育具有覆盖范围广、学习方式灵活、贴近社会基层一线等优势。整合职业院校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办学资源,完善职业院校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管理体制,提升职业院校与社区职业技术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内涵,可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通过继续教育推动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共识。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应该实现教学内容与模式的现场化、培训网络的层次化、培训渠道的多元化,并建立继续教育的评价体系,以真正促进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极霞 《教育探索》2006,(9):121-122
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教师是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当具备六种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综合知识、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具有“导”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尽快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教师激励是激发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目前职业教育院校激励机制存在激励方式设计缺乏多样性、激励机制执行缺乏有效性和激励机制设计缺乏动态性等问题,由此职业教育院校教师激励的设计应从建立创新型人才培育导向的激励准则、实施创新型人才培育导向的激励模式和强化激励机制的执行和监督反馈等方面予以强化.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最新知识、最熟练技术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继续教育工作,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根据成人的学习特点来安排并实施职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与形式等,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2035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分析了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剖析了培养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提出了培养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路径,旨在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双师型"教师,为国家现代化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很多广播电视大学都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职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今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具有创新型教师。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继续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教师的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 校本研训规范 校本研训是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汁划”,全面提升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校本研圳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依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1999年第7号令),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十一五”大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案》,按照《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和《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十一五”研训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主要有:仁爱精神与责任精神之融合、功利精神与奉献精神之统一、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之合一及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之结合。教师职业伦理精神,是当代中国教育伦理精神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应用。新型的教师职业伦理精神对提高教师职业精神境界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创新型学生的任务是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是否有创新精神是创新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师本人缺乏基本的创新素养,即培养创新型学生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高素质”包括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品质,同时也包括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题是“学做人”,它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体现了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走向。人文精神培养要融合到职教改革中进行,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统筹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的关系,要按职教改革思路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新途径,包括“生活即教育”——基于生活的教育、“社会即学校”——基于社会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基于实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型教师是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积极投入教育创新,实现教育价值并不断发展的教师.这种教师是良性的动态发展中的教师,其素养构成应包括教育的基本素质、教育创新的倾向性、教育创新的能力和行为,以及教育创新的产品.其素质的养成应在增强主体教育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外部培训、环境支持和评价激励机制等共同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科教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急需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队伍。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电大教师,情况尤为如此。电大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技术素质和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革新史,在改革的氛围中不断凸显出大学创新的精神特质。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和意义象征,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大学精神"包含着人文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其实质是涵养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归宿所在。高等教育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养成。适应社会的同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是培育其大学精神的本真命题。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呼唤高品质学前教育,而高品质的学前教育需以幼儿园卓越教师的培养为前提。卓越教师是指能够将专业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与研究性思维,能够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思想的复合型、领军型教师。在实践中,卓越教师的专业特质可表征为崇高师德的践行者、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引领者、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者以及独具个人教育思想的教育者这四重角色。卓越教师的培养路径为:以文化理念为核心,塑造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愿景;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形成教师自主发展的专业共同体;以园本研修为支撑,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培养乏力、模式陈旧、学生深造难等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基于地域特点,以北京精神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彰显“爱国”情感,重塑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承载“厚德”品质,树立德才兼备教育理念;凝聚“创新”精神,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秉承“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办学模式,探究具有北京精神特色的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主要讨论了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并简要分析了这些素质的内涵.目的是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可参考的建议,并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课教师职业素质如何,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高校的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熟练的现代教育技能等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高校的德育课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三观"教育,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