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方言抵心     
有个女作家.在人到中年时找到了真爱.本来是天大的好事。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在和前夫协议离婚时.女儿怎么也不肯跟她。究其原因,她原先和她的一家人生活在小县城.而“真爱”在大城市.她曾对女儿说过:见了叔叔,不许再讲家乡话,难听死了。本来女儿普通话讲得很棒.但就这么一句.女儿便死活不肯跟妈妈.因为妈妈剥夺了她讲方言的权利,刺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2.
我十九个月大的女儿,对星巴克有一种狂热的向往。每次带她路过星巴克,她就抱紧我的大腿涕泪滂沱,声泪俱下:“棒捧糖,棒棒糖!”星巴克里五块钱一支的棒棒糖是她此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什么也不做     
他们始终不是朋友。 年轻时候,他们相好过一场,还生了个女儿。后来各奔东西,她写自传体小说,对他口诛笔伐,他过了四五十年,才淡淡地回一句:“认定是负心,是人各有见,认定为落后,是人各有道。”她倒霉的时候,人家整她,要他证明她是三反分子,他说:“杨沫同志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思想。”她好了,他们仍然来往不多,她死了,追悼会张中行都不去。  相似文献   

4.
当蔡美儿擂响“虎妈战歌”时,全球都为她那虎虎生威的教育方式所吸引,鲜有人注意到她的转变:允许女儿放弃小提琴而打网球,允许女儿参加朋友聚会并在外过夜,允许她们参加舞会。这样的转变并不愉快,蔡美儿甚至在女儿放弃小提琴时“每一秒钟都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相似文献   

5.
盒子里的吻     
佚名  林佚 《出版参考》2006,(2):34-34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五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昂贵的包装纸剪坏了,是那种很少见的金色。当看到女儿用这卷包装纸包好的礼物盒放在圣诞树底下时,想起家里极不稳定的收入,这位母亲越发生气了。不管怎样,在圣诞节那天早晨,女儿还是把她精心用金色包装纸包好的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这是给你的礼物。”很显然,妈妈这时因为前一天生气的事而十分尴尬,当她打开礼物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相似文献   

6.
13年前.我的女儿辛雨奇只有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突然自作主张给她在幼儿园的两个小朋友陈若欣、周鹤打电话:“你们到我家里来吃饭吧。”  相似文献   

7.
何林宗 《中国档案》2004,(12):50-51
今晚参加合唱训练回单位时,已经快11:00点了吧?刚才打电话回去,爱人说女儿雨竹已经睡着了。五岁的雨竹昨天在电话里骂我是“小头爸爸”,她妈妈哄她说我每天很晚回去,很早就走了。听说她还真像“大头儿子”一样,每天给我写了封信呢!……明天中午再加两小时的班,历史档案著录工作应该可以完成了,晚上是该回家一趟了……  相似文献   

8.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7,(1):7-10
2006年4月下旬,著名歌星、影视明星谢雨欣被逃犯沈俊林“包养”的新闻铺天盖地,她17岁“早产”生女的陈年老账也被揪出,许多人认为“玉女掌门人”谢雨欣这次在劫难逃“星”途厄运。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身陷漩涡的谢雨欣不仅没有被吞噬,而且她转行担纲旅游卫视《完美出演》节目主持人几个月来,赢得好评如潮。谢雨欣曾最担心12岁的女儿婷婷受到巨大伤害,小学毕业的婷婷却对谢雨欣说:“妈妈,我依然爱你!”  相似文献   

9.
儿童教育是个大问题。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把这列为基础性的重要工程来抓。鼓励孩子读书便成为家长教育子女一种重要的途径。所以,六一儿童节带女儿去书店,花了240元钱买了套“新世纪少儿知识百科”(全套十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作为节日札物。女儿自然非常高兴,回家后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晚上。女儿忽然捧着其中一本《世界奥秘奇闻大全》来问我:“爸爸,这些事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我接过书一看,心中吃了一惊,只见书上赫然列着一条条刺眼的标题:“没有脑袋的婴儿”、“能用手心煎鱼的人”、“会走路的板凳”…  相似文献   

10.
母爱     
一天,我在火车站候车。火车进站了,一位母亲陪女儿把行李拿上火车,把女儿安顿好。火车徐徐开动后,母亲目送火车远去。还有一位母亲送子外出,儿子上了火车,说:“妈妈,你回去了嘛!”她还是站在那儿,往火车上看,等到火车消失在远方才慢慢离去,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母爱。  相似文献   

11.
她一生下来,就缺少左前臂。助产士看到她时,彻底惊呆了,于是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对她的母亲说:“你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她有两条腿、一个漂亮的脸蛋,可是却缺少一段手臂。”  相似文献   

12.
接受采访任务时,我们电台领导说:“程芳明这个同志值得宣传!”来到蓉江镇广播电视站站领导头一句话就是:“程芳明工作上无可挑剔!”可是,当笔者找到程芳明向她说明来意时,她却说:“我不值得宣传,不要写我!”这一推一挡的两种态度,更加激发了笔者深入采访的兴趣。和所有跟程芳明打过交道的人一样,笔者先感受到的是她的那一份——浓浓的广播情程芳明年幼的女儿一直有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停电。因为只有停电了,妈蚂才有时间去陪她。她曾经对程芳明说:“妈蚂,你再也不要做播音员了。自从你做了播音员,就没有带我去散过步,看…  相似文献   

13.
雨儿     
龙应台 《出版参考》2009,(12):15-15
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点时问。然后她说,“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  相似文献   

14.
我女儿朵朵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她妈妈在摘蘑菇,一边摘一边说:“今天给朵朵吃小鸡炖蘑菇。”朵朵就问:“小鸡给谁吃啊?”  相似文献   

15.
工作之余,为家庭琐事和儿女牵肠挂肚乃人之常情。每当此时,如东县地税局档案员沈虹的心却飞向了远在祖国西南边疆的壮乡。“最近学习有没有困难,生活上需要哪些帮助?”俨然一个母亲对子女的关心和呵护。新学期开学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她再一次接通了远在千里之外“女儿”的电话,与她进行着亲切的交谈。这个“女儿”名叫岑秀琴,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沙梨乡丹施村达朗屯。是沈虹伸出一双援助之手,让辍学在家的小秀琴重返学校,  相似文献   

16.
去看望新做母亲的女友,她向我展示一墙的霓裳艳影,全是梦幻的公主裙、公主鞋、公主发圈。女友说:“女儿要富养。我可不能,将来让一个穷小子,用根棒棒糖就把她给骗了。”我实在不忍扫她的兴,终于温和地说:“你不怕穷小子两句免费甜言蜜语就把她骗了,她还自带嫁妆吗?”  相似文献   

17.
好生活图腾     
S老师的女儿即将结婚,她去新居看了一下,表示很不满意。家具居然不是实木的!她跟我们吐槽说:“婆婆带他们去挑的,一定是女儿不好意思要贵的。好嘛,全屋子的家具价钱加起来也没有我们家一张床贵!那种破家具用几年就该散架了,没准还甲醛超标呢。”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探亲回到了地处微山湖畔的老家。一天吃罢晚饭,妻子在收拾房间,照看女儿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这位“兵爸爸”的身上。刚想去邻居家串门,却被女儿阻止了:“爸你,看完了(新闻联播》再去吧,别误了黄金时间。”我真有些纳闷:一个刚满5周岁的小女孩竟关心起国家大事来了,在我们这个交通闭塞的倔僻山村,就连大人也很少看《新闻联播)。妻子望着我发愣的样子,便朝女儿噘噘嘴,就听女儿像事先有准备似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口气说出了几十个国家元首的姓名。说起女儿迷上《新闻…  相似文献   

19.
明红 《档案天地》2006,(1):18-19
很少人知道.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歌》:“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这是专为夫人吟歌的一腔衷情。魏老说:在家里,她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20.
阿莲  曾村 《新闻天地》2004,(4):9-12
2004年早春的一天,河南省安阳县宝莲寺镇的一片田野里,一个颇有书卷气的中年男人,陪着一个娇小干练的女子在一座坟前祭拜:“娘,我给爹找了个老伴,她人很好。这些年来,我东奔西跑,把爹一个人撂在家里,真是苦极了。现在终于有了人照顾他,我可以安心地继续为你们讨说法。有你认死理儿的女儿和支持女儿的夫婿,你和弟弟在那一边,就放心吧!——”女子叫彭青云,12年前,为了给母亲和弟弟的死因讨“说法”,上百次进省城,几十次闯北京,舍命申告,以至丈夫离婚,家财耗尽,走投无路之际,是(《安阳法制参考》记者李正均向她抛出的爱情的红丝线,两人共同求助于司法公正,终于使杀人凶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段“彭大姐告御状”的人生经历,彭青云每次提起,都悲喜交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