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是杰出的、具有卓越艺术才能的革命文学家、现实主义巨匠。他从1916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以来,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六个中篇和五十多个短篇,一个剧本和十多部散文集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描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巨卷,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的财富。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长篇小说《子夜》,以其独特的光彩、风格和重量,使我国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文坛上出现了两位短篇小说大师,一位是俄国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大作家契诃夫,另一位是法国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文坛巨星莫泊桑。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三百余篇短篇小说的巨大创作量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契诃夫在他从一八八○年到一九○四年这个占世纪四分之一的岁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大师,他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天才艺术的光芒和巨人般的激情,创造出一部又一部属于那个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的非凡之作。创造性地将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推向了世界艺术的高峰"。关汉卿是中国元代举足轻重的伟大戏剧家,他同样也创造了一部又一部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战斗檄文式戏剧。二者都擅长悲剧的创作,都擅长从社会,人生的角度观照人的命运,反思不幸和灾难产生的根源.本文将从故事结构和情节安排、人物性格和命运冲突、语言特点和叙述风格、文化根源和历史积淀四个方面来对比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悲剧的特点.以寻求其差异的表现与原因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文坛,路遥是二十世纪中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文学作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把握主流意识形态,注重文学社会功能,凸显浓郁的地域风情,呈现出苍凉、沉郁的悲剧风格和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5.
作为戏剧家,吴宓的《陕西梦传奇》写求进步的少年不得志的困扰;由朗费罗长诗《伊芳吉琳》改编而成的《沧桑艳传奇》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两部剧作都是有感而发的忧国忧民之作,而不是仅抒个人的儿女情长之曲。把外国古诗改编和创作成古代戏曲形式,既显示他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二重性,又显示他中西文学修养之深。  相似文献   

6.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之一。他才华出众,著作颇丰,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一千余首长短诗歌,可以说这些诗歌伴随了作者的一生,忠实记录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因此,阅读诗歌是解读劳伦斯的最佳途径。本文将从自然的生态、社会的生态以及人的生态三个维度来探讨劳伦斯的诗歌,并讨论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的渊源,从而揭示劳伦斯的创作动机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7.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巨匠。他一生中写了多部小说,其中《太阳照常升起》是他的成名作。它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具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小说。通过对该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揭示战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生命上的牺牲和肉体上的创伤,更是精神上的创伤并且指出战争导致了巴恩斯和勃莱特之间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8.
路遥文学世界的整体创作命题来自于他对传统文化走向当代命运的深沉思考,他在平凡的世界里对普通民众特别是农民的生存方式、生命样态的现代性观照,寄寓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判断,他的全部创作都是在与传统的痛苦而富有激情的告别中宣泄着作家难以摆脱的心理矛盾与困惑,这一切构成了路遥文学世界的基本色调及内在张力。路遥创作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同样体现着20世纪中国一大批作家普遍性的文化心理特征———他们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这种沉重而痛楚的存在,正是他们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以及创作追求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9.
叶基莫夫是当今活跃在俄罗斯文坛几位老作家之一,他善于创作传统俄罗斯农村文学,是俄罗斯农村文学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在他的农村题材作品中,叶基莫夫不仅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通过描写这些"平凡的小事"揭露出当时俄罗斯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道德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叶基莫夫式小说包含着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诗学特征。叶基莫夫发表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短篇小说《治疗之夜》(又译《童心》)是这类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不仅"以小见大",独具特色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而且更流露出作者的创作天分,表现出叶基莫夫式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0.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后一位伟大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契诃夫在早期的作品中就显现出他的创作天才;中期的创作题材范围不断扩大,体裁和风格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后期的创作大都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艺术上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1.
苏武一生创作丰厚,有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其创作数量之巨为北宋作家之冠,其质量之优也为北宋文学之最。这些作品虽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但集中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展示了其复杂的心路历程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更反映了作家一生仕途的坎坷。他曾经坐牢、放逐、降职,几起几落,历尽艰辛、饱尝人‘清冷暖、政治风云的险恶和世态的炎凉。一生处于惊恐孤独、凄凉的境界中却能吸取儒、释、道思想中通达的因素,作为自己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寄情山水,超然物外,在作品中缘情写性,借物抒怀。他常常赋予景物自身应有的内在…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1899—1972)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也是第一个摘取这一世界文学桂冠的日本作家。他以自己丰富的创作实践,开辟了将日本的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结合的道路,创造出具有日本美和民族个性的作品,从而使川端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瑞典文学院称他“不仅属于日本文坛,同时也属于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的《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是他闯入“五四”后文坛贡献出的两部厚重的文学精品。他的创作,本意是为了“革命”,为了救世思想的传播和一种崭新死界观及政治理念的鼓吹。他的“文学”才能多半是天赋的。他是一个政治和文学的混血儿,其两面无法分离:离开了政治,文学的瞿秋白就不可能在历史上完整地站立起来;而离开了文学,瞿秋白的政治形象是苍白、孤单,缺乏历史与人格魅力的。瞿秋白一生的事业进步是与新俄国紧紧捆在一起的,他选择走俄国道路,进入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事业是历史的选择。在介绍新俄、学习新俄、实行新俄这个大事业上,他是成功的一位。从文学视角披览其两部散文精品,让人最多感慨的是他一颗热血澎湃的赤心以及他展示这颗赤心的勇气与真诚。  相似文献   

14.
董其昌是晚明最负盛名的书画家,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不俗成就。他在翰林院任庶吉士期间创作的馆课诗,虽沾染有歌功颂德的典丽之气,但整体上表现为慷慨任气与雅正平和两种风格,部分诗篇的风骨气象与同题材的唐诗相比也不遑多让。探究董其昌创作的馆课诗,不仅有助于了解他杰出的文学才能,对研究他早年的心境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路遥是一位享誉中国文坛的著名作家。《平凡的世界》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但却是一部令人不能忘怀的优秀作品。笔者叙述分析了它的创作心理动因、历程和情感体验,指出这是一部凝结着路遥血汗与生命的宏篇巨作。  相似文献   

16.
在创作中常常会出现破体为文的现象。考察其原因是文体自身发展、社会诸因素影响、创作主体活动三者合力的作用。从文体自身规范出发,可将破体为文的方式归为以下三种情况:(1)文体内部支配性规范移位;(2)一种文学体裁借用他种文学体裁的结构要素进行创作;(3)文学文体与非文学文体进行杂交。破体为文不可刻意为之。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1893年)。但丁之所以受到如此崇高的赞誉,是因为他以神来之笔创作了一部永垂不朽的史诗《神曲》。《神曲》是中世纪意大利文学的艺术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稀世珍品,洋洋洒洒长达14233行,是诗人在经历二十年的流浪生涯中呕心沥血凝聚而成的结晶,全诗光怪陆离,变化无穷。但丁通过《神曲》广泛而深刻地暴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向中世纪封建文化发动了全面的、猛烈的攻击:严厉  相似文献   

18.
“西部之西”不仅是甘建华先生提出的一个地域上的概念 ,也是他所举起的一面文学旗帜 ,这面旗帜曾在青海湖边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并为日渐凋敝的文学之圣坛增添了一些生气。在其结集出版的《西部之西》一书中共收录了 3部中篇小说和 4篇散文 ,从这里 ,我们可以一斑见豹地了解到他为文的激荡与为人的执著。同时 ,《西部之西》也是我们研究西部文学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文学艺术界的百花园内,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可谓琳琅满目,成为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主流。伴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些东西已逐渐被人们遗忘,而且在这里耕耘的人实在是少而又少。象寓言文学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在当今就颇有冷落之感,大凡弄文学的人,总是不涉足这里。秋林则不一样;多年以来,他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默默地辛勤耕耘在这一片寂寞的荒原上,先  相似文献   

20.
作者与作品间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通过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试图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作品又体现着作者的创造性,作者和作品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想要全面评价或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就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方向,创作宗旨、文学观点等方面。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多产且成就较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边城》展现了湘西异域的奇幻和浪漫。要全面评价或理解《边城》,也应注意作者与作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