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在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校1—3年级普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验的基础上,就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学校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迅速进入我国高等院校,并在中小学教育中受到充分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开展,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不相适应。本人认为,迫切需要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途径的了解,发现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人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我校1000名中职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并制定出我校中职学生SCL——90常模。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同年龄段的高中生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广西师范大学86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SCL -90测试。结果 :1 高师学生在SCL -90各因子上的得分极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 001) ;2 女生的焦虑、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 01) ,抑郁因子得分极显著高于男生(p<0 001) ;3 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内蒙古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300名在校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样本高校大学生SCL -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达显著水平;SCL -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1036名小学生、5011名初中生、1915名职业高中学生和8608名普通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不同学段、不同性别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关系,结果发现:山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且几乎各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均居于正常范围。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且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维度上,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普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情绪不稳定维度上,初中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的差异非常显著,且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心理不平衡维度上,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中学生心理健康在强迫、抑郁、情绪不稳定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敌对、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6.
使用SCL——90量表,调查师范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提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渝东南地区的629名12—21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1)该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9.4%;(2)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是非常显著的,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一学生最佳,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高中生好;(3)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4)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不明显。(5)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文章使用SCL——90量表,调查小学双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提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笔者使用目前的国内得到广泛应用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对我省部分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这对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工具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包括 1260名学生,其中高中生 662名,分别来自曹县一中和济南九中,大学生 598名,分别来自菏泽师专和山东师范大学。本次调查完全按照随机的方法进行,所选样本有很好的代表性。   2.调查工具   调查使用的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地方高校新生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从家居环境(城镇或农村)、子女构成(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关系状况、家庭收入状况、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类型等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差异研究.结果:家住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大高于农村学生(P<0.001);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比非独生子女学生更健康(P<0.001);家庭的人际关系越和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P<0.001);家贫学生在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比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严重(P(0.01);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性与母亲职业类型、母亲文化程度息息相关(P<0.001),母亲职业类型越好、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依家庭背景因素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家庭联系,针对差异作出合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西边境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给当地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各种教育政策提供依据,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西龙州县363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广西龙州高中生SCL-90的总分大于200分的占33.06%,各因子分全面显著高于2004年样本和14年间综合样本,除躯体化外均显著高于东部样本。龙州高中生在某一方面可能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比率高达87.05%,各因子轻度心理障碍检出率除躯体化外均显著高于东部样本,龙州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职业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SCL——— 90量表 ,对兰州师专音乐系三年级及中文系一年级 5 5 0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评定。结果表明师范生SCL——— 90各因子得分除躯体化外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 ,且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不同性别、专业学生间SCL——— 90各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还表明中文系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这可能与专业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莹  蔡明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0):109-11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稳定及个人成长过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此,学校应积极地改变校园环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出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L.R.Derogatis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赣中南地区2116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男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以18岁为分界点,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城镇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年秋季初入高校的300名新生,及对照的250名原在校生进行调查评定,结果表明高校新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较之原在校生其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偏高,新生的性别与城乡的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差异,原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症状两极化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维吾尔族、汉族13-15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雏吾尔族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和汉族学生,以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敌对等症状尤为突出,说明维吾尔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心理素质相对比较稳定.汉族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以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尤为突出,说明汉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7.
农业职业院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SCL—90量表,对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院2002级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受测学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敌对心理较为严重,这一情况在随后的反馈座谈中也得到验证。因此,必须对高职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 252名在校生进行测量分析,发现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2],女生各因子分大都高于男生,高二学生各项得分大都高于高一。分析其成因,应采取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设立咨询室、协调师生关系、加强学科渗透、开展家庭与社会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好班集体、加大科研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新疆伊犁师范学院320名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进行了测查分析,结果显示,与全国常模及本校同年级汉族学生样本进行比较,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适应问题比一般大学生严重;问题较突出地表现在焦虑、恐怖、强迫、偏执等方面;少数民族贫困生在解决问题、求助、积极应对因子上显著优于汉族非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消极应对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少数民族贫困生SCL—90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总分具有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总分无显著相关;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具有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具有显著正相关。为此,高校要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营造团结互助,扶贫帮困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各种应激的能力,促进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SCL—90量表对213名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发现,高三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主要心理问题为抑郁、偏执、敌对等。从总体上说,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