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3,(6):53-56
今年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已于近日陆续出台,2003届考生在高考冲剌的同时,也开始考虑选择哪些学校和专业。由于今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首个就业高峰年,就业形势难以乐观,许多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对4年后的就业问题十分关注。为了给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提供参考,在分析今年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我们特地编辑了这篇文章,以便考生和家长能顺利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2.
今年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已于近日陆续出台,2003届考生在高考冲刺的同时,也开始考虑选择哪些学校和专业。由于今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首个就业高峰年,就业形势难以乐观,许多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对4年后的就业问题十分关注。为了给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提供参考,在分析今年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我们特地编辑了这篇文章,以便考生和家长能顺利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摆在每位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就业的挤压下,甚至成了他们的一道坎.随着就业形势和环境的压力,其竞争也随之提前到高考专业的选择上:"XX专业就业难吗?""XX专业就业率如何"……于是,就业率就成为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的风向标.是否当下的就业率就能代表一个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否考生和家长想当然认为的高就业率专业就一定好就业……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更清晰地  相似文献   

4.
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被称为21世纪人才的两大“通行证”,因此不少矗考生立志报考外语类专业。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逐年递增,预计到2010年达到700万左右。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些考生家长不仅担忧:那么多大学毕业生,那么多外语类人才,社会都能“消化”掉吗?考入了外语类专业,将来就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吗?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据有关统计显示,截止2012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量达48.5万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1]。而解决我市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立足医学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通过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就业途径研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一、解决医学院校毕业生择业问题的必要性医学院校毕业生的择业问题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关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8,(4)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不久前说,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1/5的高校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这个现实是十分严峻的。但这个数字说明的,也许只是严峻现实的冰山之一角。回头看,在2007年之前,有多少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我未找到这方面的数据,但高校  相似文献   

7.
<正>人文教育、人文情怀、人文修养、人文精神等字眼儿,对我们这些中国的教师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某地的考生家长因担心池塘中青蛙鸣叫影响考生复习,遂将池塘里的青蛙全部毒死,可以想见,在一段时间里,这里的居民不能再体会"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了。这使我  相似文献   

8.
高考将至,广大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的困扰。笔者近日采访了首都高校部分专家学者,他们提醒考生:填报志愿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保持平常的心态保持平常的心态全面收集信息能否得到全面而准确的招生信息,是决定一个考生能否就读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的重要因素。有些考生在对高校和专业不了解的情况下,凭着感觉盲目填报,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而后悔莫及。北京大学招生处的董德刚老师说,高中毕业生在选择专业尤其是热门专业时要反复地问自己:“我是否真的想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填报志愿前,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学校和专业选择中的就业状况。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一个反映,即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实在高考志愿选择时的反映。教育部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初  相似文献   

10.
高考,是高三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同学的迫切愿望。考生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除了有考试成绩作坚强的后盾外,还须有高考志愿的支持,所以填报高考志愿也是必须重视的环节。有些考生和家长非常重视高考,但填报志愿很随意,重考试而轻报志愿,这是不对的。考生不仅要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而且如何在众多高校中合理定位,选定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更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因为选报高校和专业志愿,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去向,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人生的发展轨迹。高考分数自然是能否录取的关键。而填报的志愿是否恰当,也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录取。有人说第一志愿报得好相当于高考增加几十分,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不无道理。以下是笔者在从事招生工作中总结出的关于志愿填报几方面的拙见,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一斐  朱艺  陆蕴 《求学》2023,(6):9-15
<正>东北从来不缺好大学,但要不要去东北读书,这仍是一个很多考生和家长非常纠结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其实质是你要不要为了更好的教育背景而放弃一定的地利。具体这个教育背景和地利哪个更重要,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与其空纠结,不如来具体了解这个地域,了解这里的大学。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吉林,走进吉林的高校。  相似文献   

12.
肖蕾 《教学与管理》2006,(11):75-77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高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准入机制仍是高考。莘莘学子若想进入理想的大学并学习理想的专业,不但要尽力考出好成绩,还要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一直以来,无论是考生、考生家长还是学校,对考试成绩的强调自不必说,但对填报高考志愿问题则重视不足,或不知如何理性地做出选择,结果致使一些学生所学非所好;每年各学校各专业要求转系、转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因之越来越多,由此造成了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甚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高分考生落榜的现象。如此种种都影响到考生职业乍涯起始的质量,甚至会改变其一生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合理填报高考志愿是十分重要的。用实证的方法分析学生及其家长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采取何种方式沟通互动等相关问题,不仅对社会学、教育学有学术意义,更对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导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甚少。本文试图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对这一问题有所回答。  相似文献   

13.
滕朝阳 《教育》2008,(2):21-21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不久前说,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 1/5的高校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这个现实是十分严峻的。但这个数字说明的,也许只是严峻现实的冰山之一角。回头看,在2007年之前,有多少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我未找到这方面的数据,但高校毕业生迄今的失业存量,肯定不止100万。据预计,2008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招生考试通讯》2006,(6):I0003-I0010
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对专业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大考生和家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使考生和家长了解各个专业的详细情况,从而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客观地选择符合个人兴趣、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专业,本刊“收藏夹”从第五期开始连续三期刊发《中国高校各专业志愿填报完全导航》,请读者留意、保存。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话题作文隆重登场要从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这一神秘的面纱已然揭开,现在连许多中考的作文都在采用话题作文。这一命题形式独领风骚至今,并显出方兴未艾之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家长、老师的目光,但许多人对话题作文的理解、写法还感到一片茫然,话题作文中的话题成千上万,无法预测,但万变不离其宗,写法是有章可循的。为了使广大考生能够进行及时的热身“活动”,教师进行针对的训练,家长进行合理的辅导。笔者认为,进行一些基础训练,获得高分是可能的,我就基础训练谈一点认识,和同行们商榷商榷。  相似文献   

16.
《招生考试通讯》2006,(5):I0001-I0008
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对专业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大考生和家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使考生和家长了解各个专业的详细情况,从而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客观地选择符合个人兴趣、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专业,本刊《收藏夹》将连续三期刊发《中国高校各专业志愿填报完全导航》,请读者留意、保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家长在帮助考生选择专业的时候除了考虑考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外,还特别关注这个专业是不是将来社会急需的专业,考生毕业后能不能找到一份自己如意的工作。高等学校也越来越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为制定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社会需求小、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的招生计划将相应缩减。因此,关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的权威准确的统计数据,无疑是今年考生选择志愿时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选择专业,引导广大考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国家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刊特刊发《2000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就业率》,供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本数据是教育部及国务院其他部委所属的高等学校本科毕业专业2000年6月1日前的就业情况统计。今年的高校招生将以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进行录取。为了便于对比,本表列出的就业率是按新老专业名称统计的。个别专业因无统计数据未列专业名称。  相似文献   

18.
招生中考生选报高校专业志愿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关系十分密切。经过改革和努力,“包分配、包当干部”的做法,已成过去,代之而立的是“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和毕业生就业新机制。最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瞿振元撰写的《改革用人机制,转变择业观念》一文,对于时下指导考生选报高校专业志愿,更新观念,着眼“出口”,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现特予刊载,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名词。何谓“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招生形势如何?是不少考生及家长十分关注的话题。本刊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各大媒体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经常是热火朝天甚至是唇枪舌剑。大学毕业生迷茫,家长们迷茫,而作为大学后备军的考生们,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是不是也时常会为这个问题而困惑苦恼,以致在学习之余有额外的压力呢?当然,造成今天就业压力的社会因素很多,诸如高校扩招、专业设置错位、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等。但对于单一个体而言,自身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往往决定了能否在这场就业的竞争中胜出。而考生们从现在开始也可以做些准备了。从大的方面说,是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从小的方面讲,就是思考自己的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