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开展经历体验作文教学活动,是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发生活经历资源,积累创作素材,能够拓展作文的选材范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开发生活经历资源,积累创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经历是学生作文的基本素材。只有开发学生的经历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为习作提供更丰富的源泉。虽然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但只要善于开发,其内容也是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刘美丽 《山东教育》2002,(16):43-43
学生作文中存在最普遍的一个问题是他们觉得没东西可写。其原因是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生活,有独特的生活感受,写出来的文章才有个性,感受得深刻,才能表达得深刻,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呢?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我们可以结合著名作家热爱生活的事迹或体会,结合课文作者谈课文写作经过,让学生懂得,只有对生活满腔热情,充满兴趣,全身心感受,才能领悟到生活的启示,从而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引导学生善于体察生活。即引导学生对人、事、物设身处…  相似文献   

3.
甘俊  张玲  张琤 《学子》2014,(10):14
正一、感受生活,素材采集侧重趣味性如何让学生采集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呢?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的途径主要是观察和感受。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观察与人的感觉、知觉等情意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作者在观察时对所获得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历来为师生所困惑,作文训练应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自由抒写真情实感。而周记更利于学生记录真实的生活经历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观察思考能力,抓住创作灵感,甩掉机械作文的包袱,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爱民 《江西教育》2003,(20):25-25
体验是指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体会和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教育思想的生成,帮助学生摆脱了“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让学生作文进入了一个“想写、会写、写好”的全新境界。一、开辟写作源泉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要的一点是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开辟作文创造的源泉。1.家庭生活中体验。可引导学生在“我当一天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模拟体验活动中扮演角色,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甘苦,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这…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承担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对此,教师要立足教材,培养学生挖掘素材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内外沟通,汲取各个学科知识的营养,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素养,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片面,甚至偏激,这是当前学生作文的共性。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作文的源泉——生活。“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为此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们对美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意义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有感而发、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因此,教师在作文的教学及训练时,必须强调选材的真实性,要求学生在观察生活时注意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学生感到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 ,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重心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做到学点哲学、感受生活、强化阅读、弘扬个性、利用网络 ,遵循作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生活,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学习写作,这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体验是学生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内在活动。离开了生活体验,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上下更大的工夫,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以提升其写作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积累写作素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杨荣 《考试周刊》2013,(14):52-52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以期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但很多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 ,大多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 ,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材料可写 ,总觉得要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 ,没有经历过 ,或经历过的事情不“典型”不“突出” ,不值得写。因此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充分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总结生活是改善目前作文教学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以感知生活为先导搜集素材是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从哪里来 ?“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种自内向外的表现,作者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作者思想认识的深刻与否,思维敏锐与否,决定了文章内容的丰富与深刻程度。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起来?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少、习作素材匮乏,加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和教师的教法等因素,致使学生虽然在认识上重视作文,但兴趣、习惯与能力上却比较薄弱,习作缺乏个性。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帮助学生打通生活与作文之间的屏障,贴近学生实际进行作文指导,让学生能轻松下笔,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依据教材文本,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不失时机她组织学生练习写作,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才能真正感受到写作成功的愉快。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中学生作文能力中所匮乏的,并非是表达能力,而是一种最为基础但又常常被“主导者”和“主体者”所忽略的作文能力——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这是写作能力构成中不可缺少的,并且起着决定写作成功与否的前提作用的基本功。因此,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对事物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并从这点抓起,这是提高中学生作文整体能力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一步。一、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感受生活“感受”是一个心物同构、交相融合的过程,它作为写作活动的起点,常常表现为某种写作冲动,使作者不吐不快。于是,“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无数作家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常发现学生因找不到生动的材料而感到困惑,也常发觉学生因缺乏生活的体验而使文章干瘪乏味。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平时不善于从细小的生活现象中灵敏地“捕捉”有意义的典型素材。要改善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捕捉”能力。“捕捉”,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捕捉”能力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强烈感受和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重很大,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许多老师很头疼的问题。作文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教材上训练及考试时的要求;作文指导的途径不应局限于课堂,作文指导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真情实感的题目,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源泉;使他们感到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提炼、升华,是很简单的事情,而不是枯燥的文字游戏;从而爱上作文、学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