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讨论问题之前,有必要辨清两个概念:幸福和幸福感。所谓"幸福",按照辞典的解释,指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所谓幸福感,则是指对幸福的体验与判断。幸福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客观存在,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幸福感则是一种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让人感到快乐.满足.高兴的积极情感。百度百科对幸福的解释为:“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可见。幸福和情绪有关。因此.父母关注孩子的幸福指数.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健康。  相似文献   

3.
一、创建“幸福校园”是时代对学校提出的新任务 幸福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幸福感是社会成员通过对其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观感受与评价,所产生的关于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积极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幸福?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是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满意生活。孩子这种幸福缺失,就会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一个情感的黑洞,甚至将他们推向痛苦的深渊。  相似文献   

5.
从对幸福以及幸福感的涵义分析入手,认为幸福与道德、节制、美德、乐观等积极品质息息相关,积极品质会影响幸福感的体验,而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与生俱来,所缺乏的只是对这种品质的激发,通过分析幸福感缺乏的可能原因,认为学生的幸福感可以通过教育来部分实现,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激发和唤醒学生的积极品质,使其具备将心智品质与外在信息相联系的能力,从而最终实现学生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生成幸福能力。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一种状态.一种主观感受。同样的环境和同样的待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是个前提。只有教师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生成幸福能力。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一种状态.一种主观感受。同样的环境和同样的待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是个前提。只有教师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年龄小,还不能独立完成这项活动,所以,他们非常需要成人的帮助。在父母参与阅读的情况下,孩子能得到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而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并让他一生都喜爱读书。在长大后,他又会将这种愉快的体验带给自己的孩子。这种阅读方式在孩子早期教育中能起到重要作  相似文献   

9.
一、调查的背景 班主任幸福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育人过程中,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这种积极心理体验的产生取决于班主任对工作、生活的积极态度,对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能力等。幸福感的程度实则反映了班主任的教育境界和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幸福感哪里去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幸福的思考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提出,“善是最高的幸福”。他认为生活的目的是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外部状态的幸福易得易失,一份意外的礼物足以让孩子欢呼雀跃,但它也可以随着几句训斥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内在的幸福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积极乐观、温和宽容的素质。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这句话揭示了幸福的秘密,即心灵的平和、温暖以及善良的秉性,将给予个体最大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王旭 《教学随笔》2007,(6):44-44
幸福是一个人由衷的、发自内心的感受。但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教师本人对职业的幸福体验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教学状况,影响着他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同时,如果一名教师本身没有职业幸福感,他就不能教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生活和未来工作的幸福感的获得,这也将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寻找幸福。  相似文献   

12.
浅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红 《教育导刊》2006,(11):36-38
一、什么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拥有物质财富是幸福,有人说生活快乐是幸福,有人说心想事成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马克思则认为,“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幸福感则是对这种生存状态的主观感受,表现为精神上获得了满足感。综合此两种解释,幸福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生活、境遇称心如意,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而幸福感则是对这种精神满足的主观感受。那么,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一种情感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标准。我认为,只要发自内心地对生活感到心满意足,就是一种幸福。我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4.
徐勤玲 《家长》2009,(4):30-31
如何利用好闲暇时光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孩子处于闲暇状态,自由自在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兴趣和内在的天赋才能逐渐显露出来,从而发现真正的自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内心充溢着幸福愉悦的感觉,自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孩子总是健康、好学的孩子,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合理充分地利用闲暇时光,使闲暇时光丰富多彩有意义,让孩子尽情享受闲暇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解读幸福     
李成文 《老年教育》2007,(10):20-21
一个人的境遇称心如意、心情舒畅,便会产生幸福感.幸福,其实就是一种主观感觉、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指引着下一代的幸福未来,他们的幸福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工作,更决定着祖国下一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生的现实目标和终极目的,它指的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江畅·幸福之路)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其基本内容是人们对自身所具备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一种积极的体验。幸福既是教师教育生活的现实追求,也是其整个人生的终极诉求。解析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构成因素,有助于增进教师对自身生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促进教师对更高质量的教育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对幸福感的深人研究是了解个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依据,也是调节个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市民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提高市民的幸福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研究者对幼儿幸福感的状况关注较少。本文主要描述了有关幼儿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以求对国内幸福感研究、尤其是幼儿主观幸福...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教师,你觉得幸福吗?教师职业能给教师带来幸福感吗?如果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的话,其幸福感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长期过着优越的生活,却并不一定感到比别人更幸福。一个真正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完全可以从他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研究中体验到巨大的幸福感受。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一、幸福来自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传统上人们往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象地概括教师职业。这一方面固然体现了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20.
会关心,是一种美德,具有这种美德的人,一定长于观察,善解人意,有着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移情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更多地有赖于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