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斌 《辅导员》2013,(Z1):39-40
想写好作文,第一步就是审好题,审清题,审准题。可是要把题目审好,并不容易,就像一个老中医给人看病一样,没有练好"望、闻、问、切"的功夫,很有可能看错病,用错药,误人性命。今天我就告诉同学们如何借鉴中医理论——望、闻、问、切来审题吧。  相似文献   

2.
夏斌 《辅导员》2013,(13):39-40
想写好作文,第一步就是审好题,审清题。审准题。可是要把题目审好,并不容易。就像一个老中医给人看病一样,没有练好“望、闻、问、切”的功夫。很有可能看错病,用错药,误人性命。今天我就告诉同学们如何借鉴中医理论——望、闻、问、切来审题吧。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断,有所谓“望、闻、问、切”法.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掌握学生学的情况,也可借用“望、闻、问、切”.通过“望、闻、问、切”,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速度,争取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应通过"望、闻、问、切"认识学生、评价学生、管理学生,将四诊法应用自如,掌握四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现代的头脑和意识去理解"望、闻、问、切",并游刃有余的应用于教学,在学生的管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望、闻、问、切"是我国中医理论精髓,将"望、闻、问、切"同现代教育病理理论相结合,用以诊治我国学校组织病理现状,无疑对解决我国学校组织目前所呈现出来的诸多弊症大有裨益。本文即以现代教育病理学为理论基础,以传统中医"望、闻、问、切"为研究思路,对我国学校组织进行深入的病理探寻,找出病症所在,并对症下药,以确保我国学校组织祛病除害,健康、良性运转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填志愿讲究"望、闻、问、切"(王英豪,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我认为高考填志愿就应该像中医诊疗一样,讲究"望、闻、问、切",无论哪一个环节都不应有所忽视。望,就是要在整体上进行把握,从众多的高校中重点挑选与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学上,“望、闻、问、切”是一种传统的诊断病症的方法,把“望、闻、问、切”四诊法应用于电脑故障的检修方法上,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有效的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中的大部分计算机故障,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8.
李成秋 《师道》2000,(1):48-48
望、闻、问、切、谓之“四诊”,是我国传统中医诊治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使班集体健康发展,班集体成员健康成长,也有必要“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班级管理中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好"望、闻、问、切"这中医四法,使自己成为"扁鹊式"的老师,班级管理才会事半功倍。"望"——清行为表现望就是运用视觉,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因  相似文献   

10.
熊安 《广东教育》2002,(1):73-73
相传古时名医扁鹊首创"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就是通过看病人的面色、舌苔,听病人说话的声音,问病人自己的感觉以及按病人的脉搏等对病人进行诊治.联系到体育教学,"望、闻、问、切"有时确是成功的体育课的必循之路,它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教学效率.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四字"教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温泉 《文教资料》2013,(20):91-92
我国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经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孕育着切实可行的认知人体生理状态的诊理诊法,堪称医学之瑰宝。在声乐教学中合理运用“望、闻、问、切”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望、闻、问、切"是中医了解病人病情的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解除病痛。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把"望、闻、问、切"与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名医扁鹊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他运用此法给人治病,诊断准确、疗效颇佳。笔者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法”,如果运用到教学中,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驾驭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平常教学中一般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问题,题目便成为教学交流的媒介.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对于题目的认识:它从何而来,有何背景;对于题目可以进行怎样的编排与改造;于题目的内涵而言,是否可以一题多解,如何多题一解等,对以上问题理解是否到位,可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谈谈从"望、闻、问、切"四诊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提升题目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望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在工作中做到“望”、“闻”、“问”、“切”,就一定能有的放矢的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工作实践中,职中班主任综合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职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谨华 《班主任》2001,(8):13-14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观察、了解、研究、分析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在班级特定环境中实现群体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校地处边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物理学习"学困生"面大.为提高民族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我们提出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物理的统整方案,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望、闻、问、切"是我们中国中医的诊疗方法,通过上述的步骤可以准确的诊断病人的疾患.教学中我们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巧妙的把"望、闻、问、切"转移到物理教学中来,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望、闻、问、切”本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作为教师,如果也能正确运用“望、闻、问、切”来诊断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对症施教,将使每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效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矮子爬楼梯——步步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学校管理其实也可以借鉴这一国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