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喜剧,情节曲折动人,富于传奇色彩。文章主要论述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独具匠心的结构布局、悲喜要素的巧妙融合,以及多种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从不同视角探究莎士比亚这部剧作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2.
张旭 《海外英语》2012,(18):214-215,217
《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四部喜剧之一。恩格斯曾评价《威尼斯商人》在艺术上具有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威尼斯商人》中,作者巧妙的安排了三条线索:契约割肉、选匣择婿、情人私奔。这三条线索在作品中平行又交错,构成了剧本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该文将对《威尼斯商人》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流传到我国后快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通过多元视角对相关作品和人物进行综合评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拓展学生视野,助力其了解文化差异.通过《威尼斯商人》英文作品简介,对其进行系统梳理,能有效得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此加强对语言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和关注.《威尼斯商人》英文作品中...  相似文献   

4.
《威尼斯商人》写于 1 5 96年 ,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性的一部 ,是讽刺喜剧与抒情喜剧的巧妙结合 ,但同时也是一部争论和异议最多的剧作之一 ,几个世纪以来被不断地“评说”。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 ,对他的剧作的评说也是说不尽的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和文本内涵更是一言难尽、难有定论的 ,本文试图重新解读和阐释《威尼斯商人》的内涵。《威尼斯商人》的戏剧结构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中 ,是比较复杂而又严谨的。开场的第一幕 ,主要人物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和夏洛克分别登场 ,引出友谊和爱情的主题以及主要矛盾的展…  相似文献   

5.
《威尼斯商人》写于1596年,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性的一部,是讽刺喜剧与抒情喜剧的巧妙结合,但同时也是一部争论和异议最多的剧作之一,几个世纪以来被不断地“评说”。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对他的剧作的评说也是说不尽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和本内涵更是一言难尽、难有定论的,本试图重新解读和阐释《威尼斯商人》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其中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也表现的相当充分。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威尼斯商人》从背景、情节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潮。本文将主要从作品的情节和细节来品味其中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莎士比亚第一部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剧情入手,着重分析《威尼斯商人》的艺术特色,主要从语言诙谐幽默,描写淋漓尽致;脉络清晰,紧扣主题;情节离奇,设伏严谨;典型人物描写与典型事件描写结合等四个方面探索它的艺术特色,并分析了《威尼斯商人》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艺术价值,以及所带给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的代表作,写于一五九六年.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贝尔蒙脱.威尼斯的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为人刻薄,视钱如命,发放印子钱,重利盘剥,引起众人厌恶.而青年商人安东尼奥则不然,他放债不收利息,为此二人结下仇隙.安东尼奥的好朋友、没落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为了娶一个从父亲手中继承来大量遗产的姑娘鲍细亚,向安东尼奥借钱,以便求婚.不巧,安东尼奥的商船队出海未归,手头无钱,不得已接受了夏洛克的苛刻条件,  相似文献   

9.
指出人文思想是莎士比亚人物评论的基础,通过阐析《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性格及个性特征,指出永远同情受迫害者是莎士比亚人物评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威尼斯作为一个水上城市,总是被作家们所喜爱。朱自清的《威尼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和  相似文献   

11.
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包括《哈姆莱特》《罗米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名剧在内的37个剧本、一百多首诗歌。一般认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590年至1600年为历史剧、喜剧时期,历史剧主人公往往是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体现者,代表作品有《查理三世》《威尼斯商人》;1601年至1607年为悲剧时期,代表作品是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608年至1613年为传奇…  相似文献   

1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之一。而其人文主义思想和人物形象则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本文依据女性和女权主义的相关文献及其精神内涵,结合该作品主要内容和背景,从女性和女权主义角度透视、分析该作品,评议作品中的三个女性人物形象及其表现,并揭示《威尼斯商人》深刻反映的女权和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方园 《海外英语》2023,(22):40-42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同时也是莎士比亚在中国传播最广的作品之一,其优秀的语言功底以及独特的人物塑造手法对中国的舞台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威尼斯商人》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各类优秀的译本,对译本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原作的理解。文章基于布迪厄的社会翻译理论,以朱生豪和方平的《威尼斯商人》中译版为探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惯习对译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创作中很好地使用了平衡技术,体现了事物客观存在着的平衡,让人感到自然、真实。作者通过分析莎士比亚对该剧中友情的处理、爱情的处理、人物人生的处理、主人公智慧的处理、商业活动的处理,具体展示了莎士比亚创作该剧过程中的平衡思想。  相似文献   

15.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意义的喜剧,作品以"一磅肉"为主线,主要讲述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纠葛冲突,戏剧情节主要表现为正义慈祥、无私慷慨的威尼斯商人最终战胜狠毒自私、冷酷贪婪的高利贷者。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但是夏洛克这一形象无疑使读者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学习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剧本描写的是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和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审判的结果是夏洛克要把自己的财产一半交给安东尼奥,另一半则被没收,他们把夏洛克从一个有钱的商人变成了一个可怜的乞丐。对此,我们觉得这不是一场公正的判决。  相似文献   

17.
以H.P.Grice的会话含义为理论基础,试图从"合作原则"视角对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著《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对话进行赏析,从而了解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莎士比亚戏剧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8.
张莹 《海外英语》2013,(21):241-242
文章聚焦《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用喜剧结构掩盖的伦理问题,从束缚与超越这一角度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对此岸世界的建造的信心与审慎。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12):F0002-F0002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的一部极具讽刺性的喜剧作品。小说讲述的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借钱不收利息,引起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忌恨,后来安东尼奥为了好友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婚事来向夏洛克借钱,夏洛克趁机报复,立约3个月,如不能按期偿还借款,以在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重的肉为代价。  相似文献   

20.
《威尼斯商人》系莎士比亚经典四大喜剧之一,自上演以来,对其主题之解读,见仁见智。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融汇多种观点,采用马列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详析莎士比亚的商业观,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