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能动体。两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客体性关系不应简单地从教育者的角度归结为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的“主本——客体”结构模式,或简单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归结为教育者是客体,受教育者是主体的“客体——主体”结构模式,而应从德育工作自身的认识属性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其过程中的各自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上作归结。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教育者是主导性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性主体。亦可简述为“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结构模式。这一模式表明德育过程是主导性主体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实践过程和客体性主体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形成过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自我控制是德育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德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解决德育中“要我这样做”而不是“我要这样做”的问题,改变德育被动为主动的局面。实现由“自在之我”向“自为之我”的飞跃。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按照教育控制论的观点,如果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称为教育者的输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作用称为受教育者的信息输入,那么受教育者的输入质和量就不一定等于教育者的输出量和质。因为,高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认识和评价标准,接受、拒绝或不完全接受教育者对自己主体的信息输入。这种输出与输入之所以出现接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德育活动中,主体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水平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人,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是进入德育认识和实践的领域,为教育者和受教者共同关注并进行改造的特定对象,即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德育主客体之间遵循着四个方面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往德育美学研究偏重教育者主体的建构,忽视受教育者个体与自我关系的建设,强调受教育者主体的被构成。福柯生存美学关注个体与自身的关系,追求身体与精神的和谐,强调"自我构成",构建真正自由的道德主体。在福柯生存美学视角下,教育者成为受教育者与其主体塑造之间关系的中介,同时培育受教育者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实现他律性德育手段向自律性德育手段的转变、惩罚性德育手段向精神引领性德育手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工作尽管常抓不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过程.德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参与德育的实践活动,使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达到自我教育,知行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把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向 2 1世纪 ,我们面临着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德育工作中若干关系的问题。而要把这些关系处理好 ,既应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 ,又应善于学习 ,认真思考。本文试就高校德育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一哲学透视 ,以求教于同行。一、正确处理德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 ,一方面 ,教师是教育者 ,是德育的主体 ,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受教育者 ,是德育的客体 ,德育的接受者。另一方面 ,学生作为接受德育的客体 ,又不是纯粹的自然客体 ,而是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并在…  相似文献   

7.
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共同参与和构建过程。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整体,然后才是受教育者和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必然具有主体属性。德育实践中,学生并不是教师灌输、征服、改造和利用的被动的对象,而是作为德育主体性存在去主动地、能动地选择和接受德育信息,占有和享受德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品德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性质。德育的实效性源于学生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充分体验。其中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体差异的,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一要设法激活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对象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主要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说教,轻践行的现象,其效果很不理想。其实德育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而且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自主德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者转变思想,与学生换位,教师从管理转向服务,学生从边缘走向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认同现行的德育目标,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目前,我国学校的传统德育的时效性不强,存在局限性,表现为:一是忽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倾向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刻板说教,而无视受教  相似文献   

11.
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过程又是一个受教育的内化过程,德育目标的实现无论是情感的产生,品质的形成,直至化为实践必须由受教育者个体的自觉参与并积极行动,因此,德育的主体性教育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已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的263例(513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进行各项干眼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术后1周至3月与术前比较干眼症状加重、角膜荧光着色眼数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泪液分泌量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出现干眼症状例数较少,各项泪液学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术后干眼症可防可控,但需加强手术前筛选和积极进行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中,"主体性"是其基本要求,他非常注重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道德教育要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由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这些道德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现代道德教育观念,促使教育者深入思考如何促进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国家伦理意识与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失权威的道德教育无以使人信服,难以使道德和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关系,更无法实现使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其被教过的道德。道德教育权威的重构需要国家伦理意识的支撑。只有国家对自身的伦理本性加以觉悟和现实体现,才能保证社会伦理安全,才能赢得人们对道德权威的信任。只有正义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灵魂里,也表现于国家的意志中,个体、社会、国家才能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建构道德意义的同一性,道德教育之整体精神才能得以确立和证明,教育亦将获得令人信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通用技术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发现通用技术学科的德育价值,进行学科德育要素设计是落实通用技术课程学科德育的前提.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通用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的策略包括:挖掘通用技术学科中的德育要素,构建通用技术学科"5+X"德育范畴;实施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教学,设计系列挑战性任务;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德育素养,发挥教师德育价值等.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单元教学、课时教学、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科学设计德育要素,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杜珉璐 《成人教育》2021,41(4):6-10
成人教育是提升受教育者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实用型理性教育,其发展方向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通过直面成人教育所指,积极寻求新的思想资源或特色模式,可为构建良好发展的成人教育不断注入新的活水。美育对培养受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审美意识和道德情操,向受教育主体开启崇真向善至美之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美育与成人教育内在的耦合旋升,可促进受教育者以审美态度立足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扎根于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厚土中,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明清“小学”德育环境建设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小学”的德育环境建设是指教育者主动创造具体的德育环境,以使受教育者受到熏陶、感染的一种德育途径。它包括“小学”的“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前者指学校的选址、布局与教室的布置、安排等物化因素:后者指教师的选用、学生的日常活动要求等无形的,但又能时时处处让人感觉到的精神因素。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进德修业”环境,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明清“小学”的德育环境建设经验对当今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强 《中国德育》2008,(5):33-35
受教者在德育活动中的参照系选择是德育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受教者以施教者的人格品质、行为、态度、情感、真诚度和自然度为接受参照,施教者的可信度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接受度。“谈心式、讨论式”“满足自尊需要心理”“贴近生活、融入生活”“适合个性特征”“适合思维方式”等德育方式方法更容易使受教者适应,德育方法的适应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接受效应。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尊严代价的大小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接受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