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新闻是电视新闻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篇幅虽小,却展示着媒体及记者的采写水平。而电视短新闻最能体现竞争力的就在于对现场感的捕捉与运用。因此,无论从新闻本质还是受众需求出发,研究和探讨短新闻的现场感是电视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针对短新闻现场感的性质、特点并配以获奖新闻案例,探究了现场感在短新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短新闻是电视新闻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篇幅虽小,却展示着媒体及记者的采写水平。而电视短新闻最能体现竞争力的就在于对现场感的捕捉与运用。因此,无论从新闻本质还是受众需求出发,研究和探讨短新闻的现场感是电视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针对短新闻现场感的性质、特点并配以获奖新闻案例,探究了现场感在短新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4.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不枝不蔓、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虽然,电视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但是要把新闻做得有现场感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才能采制出一篇现场感很强的优秀现场短新闻呢?一、发掘最有价值、最鲜活的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5.
张长生 《青年记者》2012,(11):43-44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的新闻作品,既包括消息、通讯,也包括特写.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现场短新闻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一种有强烈的自身特色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电视现场短新闻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时代感强,信息量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接向观众报播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具有直观、通俗、鲜活、时新、及时的特点,是提升记者素质的肥田沃土,是改变新闻联播文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夏国华 《视听界》2002,(5):44-44
电视短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拳头产品。不断开掘电视短新闻的深度,在媒体竞争日益激励的今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对信息的传播和认知速度日益加快。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现场感极强的新闻题材满足了人们日趋快速增长的阅读需求,加上其短小精悍、新闻价值高等特点和优势,其在各大报纸媒体上独领风骚。本文结合笔者对现场短新闻的初步理解和认识,论述写好现场短新闻的几点建议与看法,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这一新型传播形式,具有播放效率高、收视成本低、互动性强的诸多优势.伴随短视频风口的出现,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时代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解析电视民生新闻在短视频风口下的创新发展之路,本文总结了短视频新闻传播特点,同时提出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希望进一步发挥电视媒体品牌优势,在短视频风口下重塑民生新闻的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支持电视民生新闻走出全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大媒体各具特色、各有自己的读者群与受众群。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要在全媒体时代抢占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比如,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图片的现场感等等,就是报纸最大的竞争优势。新闻图片现场感的定义新闻图片的现场感是指画面人物形象有感染力的表情、有动感的动作等等所表现出的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画面,具有强烈的现场气氛感。过去几十年,在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时期,国内外的新闻摄影界都相当重  相似文献   

11.
佟浩 《记者摇篮》2009,(6):18-18
新闻特写就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与其他媒体相比,电视媒体的新闻特写可谓魅力无穷,它在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现场短新闻,是广播电视宣传中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最具新闻特色的一种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时代感强烈.写好现场短新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改进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13.
电视消息类新闻在如今多媒体的竞争时代如何继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是电视消息类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手机的快速发展已向电视消息类新闻发出了挑战。突出现场感和真实感,将电视消息类新闻制作的更加吸引人,才是电视消息类新闻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走进新闻事件现场,以事件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当场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或通过采访,请新闻当事人、目击者讲述新闻事实的办法,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进行报道的特殊报道方式。它最能体现电视报道的个性,可以充发挥电视报道传播速度快、现场感强、视听兼备、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等优势。记者亲临其境,由此产生的真实感和可信度,是报纸、广播等其它传媒所无法比拟的,尤其在事件性新闻和现场感强的新闻中,  相似文献   

15.
陈黎 《视听纵横》2009,(5):75-76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需要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在镜头前对新闻事实作简单介绍,或对事件进行简要归纳点评。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能起到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能发挥电视媒体传播及时、声画并茂的优势。因此,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的报道形式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作品要以情感人、要形象生动,就必须要有细节描写。新闻尤其是纸媒体,因为缺乏电视和广播媒体的镜头和现场感,细节在新闻写作中不可或缺。而新闻中的细节描写对于彰显新闻人物个性特征展示其精神境界、描摹现场、深化主题有很强的作用。一部优秀的、可以流传的新闻作品,其问必定会有精妙恰当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7.
电视现场短新闻是电视记者亲临现场,通过耳闻目睹采写的短小精悍、现场感强的报道,与声情并茂的专题和面面俱到的综合新闻相比,其更像一把匕首,出手迅捷而且一针见血.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电视现场短新闻以新、短、快、活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但如何把电视现场短新闻做短、做好、做活、做得出彩,还真需要花一番工夫,做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传播方式中,语言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手段,而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与发展,通过电视镜头来传达新闻事件的方式又给传播过程注入了新鲜血液.镜头语言比起其他语言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直观、现场感强烈,这也是人们较多地收看电视新闻的原因.所谓“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电视将新闻的真实性彰显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如何运用好镜头,正确表达事实与情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电视现场报道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或者参与者的身份出图像的报道,是最能发挥电视传播特点、优势的报道方式。现场报道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同时能增强新闻的深度。正是由于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催生新的电视栏目样态。互联网与电视媒体的主要竞争之一,体现在新闻资源和受众的争夺上。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通过报纸获取信息:50-70年代人们靠报纸、广播获取信息:80年代以后,电视媒体以其生动、真实、现场感强的优势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