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8,(2):37-37
花费不足80万元,占地只有一台家用冰箱,你能想象这是一台万亿次计算机吗?近日,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在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它的理论运算峰值为10080亿次/秒,这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科技大学将迎来50华诞之际,命名为"KD-50-I"的我国首台国产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日前在该校研制成功,近期通过了以王守觉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KD-50-I"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自主研发,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50-351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围良院士为项目负责人的研制队伍与深圳大学联合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3A”和其他国产器件、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60”,并于4月17日通过了由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科教文汇》2012,(36):F0002-F0002
记者12月28日从中科大获悉,我国首台基于国产“龙芯3B”八核处理器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90”,日前由该校与深圳大学联合研制成功。项目负责人、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陈国良介绍,该计算机仅有微波炉大小,造价低于20万元,功耗小于900瓦,编程模型、互联网络等关键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05,(2):F002-F003
1.“曙光4000A”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2.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3.西气东输工程实现全线商业运营;4.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5.“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双星探测”计划实现。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10,(2):53-53
据报道.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已诞生。随着“天河一号”研制成功。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峰值性能提升到了每秒1206万亿次。这个数字意味着,“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配置Intel双核CPU、主频为2.5GHz的微机需要计算160年。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18日,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信息产业部共同主办的“龙跃神州 ‘芯’动中国”—龙芯2号成果发布及产业化基地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其自主研发的龙芯系列CPU的最新研究成果——“龙芯2号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简称龙芯2号),并与江苏梦兰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设立龙芯产业化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曹健林,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并表示了祝贺。信息产业部所属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8,(3):2-2
实验资源分散雷同、科研低水平重复、基础信息分散无法共享,这些问题是制约中国乃至世界科技界创新发展的通病。能否一次性将这些问题“一网打尽”?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筹建的地震工程科学大平台可同时解决这些弊端。近期,该所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中国网通集团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在哈尔滨签署了采购384计算节点组成、运算速度为每秒30万亿次、运算速度为全国第二的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的合同。这套系统是地震工程科学大平台的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购置标志着中国首创的地震工程科学大平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的网络节点软、硬件设计方法。该方法选用Altera开发平台和新型的Nios Ⅱ系列CPU作为处理器来构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系统的节点;运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 Ⅱ,可满足工业现场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基于ZjgBee2007协议搭建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以MSP430F2618单片机与CC2520射频(RF)收发器为核心的网络节点,阐述网络节点单元的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根据LONWorks控制网络的相关资料,采用自由拓朴网络的神经元芯片智能收发器FT3150和双绞线收发器FT-X1设计基于LONWorks网络控制技术的智能节点。应用LONMaker组网工具和基于节点开发的NodeBuilder工具,设计温度控制器功能试验节点的控制软件并完成调试,以实现LONWorks网络型风机盘管温度控制器的功能试验环境。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锦     
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评选揭晓由科技日报发起,首都15家新闻媒体参与评选的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近日揭晓。这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分别是:破解新材料世界级难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成功开发出恢复土壤生态核心技术的浙江慈溪市人大代表史汉祥;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的总设计师孙凝晖;国内首位获得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奖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建成最先进的下一代互联网的领军人吴建平;创造量子信息研究领域5个世界第一的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设计我国所有直升机机型的602所总设计师吴希明;用心打造“中国芯”的“龙芯一号…  相似文献   

13.
赵栩  杜长虹 《科技风》2014,(10):164-164
得益于钢材价格下跌、钢结构加工、安装工艺成熟的原因,在展馆类建筑中较多采用钢结构框架已成为普遍趋势;但是其设计一般遵循应力比0.85~0.9的原则,认为节点为钢节点,从而普遍导致用钢量较大且不合理。本文在对传统设计方法、优化设计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优化思路,得出了梁、柱节点应为半刚性节点,钢框架实际侧移大于计算侧移的结论,提出采用结构计算时梁柱节点为半刚性连接考虑,部分构件设计采用满应力法。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种基于STM32嵌入式处理器应用于高校课堂签到管理的记录仪。采用RFID技术识别学生卡内数据(学号,姓名),多个数据采集节点打卡签到,无线数据传输,接收端接收并记录多节点打卡数据,打卡时间,存储至SD卡内相应课程签到的EXCEL表格中,接收端配置可为U盘,利于存储表格的导出与更新。该多点考勤记录仪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出勤管理的弊端,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8,(12):1-2
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五百强排行榜近期发布最新榜单,中国曙光五000A以峰值速度230万亿次、Linpack测试值180万亿次的成绩再次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行列。据悉,曙光五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不但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可以研发生产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同时也使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跃升为世界上计算能力最强的通用高性能计算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面向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与应用,在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自主微处理器设计、高性能系统软件开发、可扩展并行算法研究等方面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是一支既能在学术上参与国际竞争,又能在国家重大工程中驾驭复杂系统研制的国内一流、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团队坚持自主创新,先后研制出银河/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标志性成果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2010年完成研制,峰值性能4700万亿次、Linpack持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ANSYS对K型铸钢节点与钢管相贯节点在强度上进行了对比,对K型铸钢节点进行了弹塑性大应变分析。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使K型铸钢节点只在与钢管连接接口处发生轴向屈服破坏,避免了一般K型相贯节点的过度变形破坏和冲切破坏,提高了节点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18.
商品走廊     
笔记本电脑ASUS S5200NE华硕S5200NE的灵感出自于对英文字母“U”的领悟。边角圆润柔和,银色的边框以“U”型线条来设计,而不将机器完全包围,表达出一种无拘无束,不受限制的洒脱感。以十二英寸纤巧躯体及1.28公斤的灵活设计,辅以超低电压(ULV) 处理器与超轻超薄之1.8G硬盘,佐以华硕独家之Power4 Gear省电技术。华硕S5200NE采用少见的碳纤维合金顶盖,重量几乎只有铝镁合金材质的一半,而强度则是后者的1.2倍。S5200NE更是全球第一台采用Intel 855GME芯片组及DDR333之内存的超薄型笔记型计算机,处理器与硬盘可以随心所欲的升级,搭…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革新》2010,(7):32-32
前不久,我国首台实测性能超过千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星云”在曙光公司天津产业基地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0.
寻价     
清华同方最近,清华同方推出其“无限数字家庭”家用电脑——真爱F系列和E系列。亮丽的外表下,真爱F、E系列有一颗强大的心,其主流机型采用支持HT技术的英特尔奔腾4-2.8G CPU协同120G硬盘,512MDDR内存,为前台运行各种费时、费力的影音图像处理提供了有力的后方保障。尤其超线程技术可以将一颗处理器模拟成两颗处理器的环境,让作业系统与软件程序把一颗处理器当成两颗来用,从而一“芯”两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