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畲族幼儿口头汉语言的培养廖思琴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也是浙江省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散居在进昌县的畲族共有13912人(按1990年10月统计),占全县总人口数的6%以上。对畲族幼儿的教育直接关系到畲族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也直接...  相似文献   

2.
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独特性,影响因素也具有特殊性。只有对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才能全面客观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就学环境的改进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十多年前相比,畲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改善。但是无论心理健康状况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需要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探讨畲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发掘畲族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开展教育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3.
闽东指福建省宁德地区九县市,是我国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国畲族总人口20万人,闽东约占其中的40%,占全省畲族人口数的70%。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民族小学650所,畲族学生2万人左右;民族中学6所,畲族初、高中学生约2千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扶持民族教育,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积极充实师资队伍,努力改善办学条  相似文献   

4.
福州民族中学创建于1992年金秋,始建时为初级中学,1997年续办高中部,目前是福州地区惟一的一所民族中学,学校学生中少数民族约500名(以畲族为主)。学校自办学以来,一直把构建民族特色作为办学目标之一,加强民族学生管理,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学校从畲族学生多,总体文化知识起点低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帮扶,研究民族教育特点,主动探索其教学规律;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播工作,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经过多年努力,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创办于1958年,位于我国畲族人口最为聚居的福安市,是我国畲族学生最多,全省少数民族生比例最高、创办最早的一所民族重点中学,全国首批七所之一的“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宁德市名校。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畲族独特的民歌、舞蹈、服饰、建筑等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宁德市民族中学是一所以畲族学生为主的民族学校,肩负着将闽东畲族子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学校秉持“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7.
刘莉莉 《家教世界》2013,(8X):34-34
<正>俗话说得好:"民族的文化更是世界的文化。"民族民间艺术是基础美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畲族民间艺术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学生对畲族文化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我尝试将畲族服饰图案融入美术课堂,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感知积累,储存表象1.通过多种途径欣赏畲族服饰图案,储存丰富的表象让学生自己通过采访、调查、翻阅书籍、走访民间艺人等渠道寻找多种畲族服饰图案,进行丰富的形象储存;教师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8.
畲族研究是我国东南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畲族教育史研究是畲族研究中的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畲族古代社会教育研究更是鲜有涉足者。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畲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指出社会教育是古代畲族教育的主要方式。其社会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对于畲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浙西南是畲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浙西南民族地区对畲话的传承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畲汉双语教育、畲族文化工程和畲族居住格局对畲话传承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畲族文字是否需要创制,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畲汉双语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畲生特点加强“五爱”教育──福安市兰田民族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验跟踪报告林作祥兰回民族小学是本市十所民族重点小学之一。1987年该校140多名学生除主村外,主要来自卫星的五个畲族自然村和一个畲汉杂居的行政村,少数来自本镇较远的畲村,全校8位教师。一...  相似文献   

11.
熟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畲族熟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畲族熟语是畲族人民从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反映着自然规律、生产经验、人生哲理与畲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可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校体育理应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畲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把畲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可使畲族传统体育更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恭城中学于1992年秋季开始增办民族班,是年招收高、初中各一班,每班50人,学生来自全县39个边远山区村屯。开办民族班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提高民族地区文化素质,开发民族地区的重要举措。针对民族学生实际,不断探索民族教育的规律,对于振兴我县民族教育事业,为科教兴县造就大批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把如何办好首届民族班作为研究课题,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道,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民族团结教育。民族班的学生来自全县的…  相似文献   

14.
畲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在其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独特的民族文字。畲族人民在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中,主要依靠民间艺术者的口耳相传,这也给畲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埋下了隐患。随着老一辈艺术者的老去,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逐渐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基于这种现状开展有效的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相关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地高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总结了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风俗歌舞剧、民间音乐创作者三种教学资源,探寻出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路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彝族自治县,除汉族外,有彝、苗、壮、白、回等十多种少数民族。据1989年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19.7万人的30.8%。路南的民族教育,自明朝初年彝族农奴主聘请“念诗先知”把彝文传授其子,至今已有几百年的教育史。民族学生从寥寥无几的贵人子弟,到现在在校民族中学生2586人,占全县中学生总数的31.1%;在校民族小学生10488人,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35.03%;在校民族幼儿1008人,占全县幼儿总数的38.1%。1985年全县经省、市检查验收合格,发给了普及初等教育合格  相似文献   

16.
设立寄宿制回民小学,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扶持发展我区民族教育所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对发展我区贫困地区的民族教育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就海原县来说,1980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中,回族学生所占比例仅为49.2%,比全县回族人口69%的比例低19.8%。到1987年,全县小学回族学生所占比例提高到了56.9%,提高了7.7%。小学回族女性学生占回族学生的比例也由1980年的19.3%提高到了29.5%,提高了10.2%。  相似文献   

17.
盐源县中学民族重点班生活管理员喇厚惠同志,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蒙族女教师。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在民族地区从事民族教育工作,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81年,组织上把她调到盐源中学担任民族重点班生活管理员。这个班十多个民族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区,  相似文献   

18.
泉州畲族作为一支典型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其教育一直依附于当地汉民族教育之中,缺少民族特色,制约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访谈与调查问卷,剖析泉州畲族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一千多年来,闽东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而畲族女性也是创造本民族文化的主力军,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经济转型期的到来,要实现畲族女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就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外在力量,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唤醒畲族女性的文化自觉,才能有效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真正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拉夫尔·泰勒在为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编撰的"课程资源"的词条中指出:设计课程及制定教学计划,首先要圆满回答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什么?采用哪些教学活动才能达到目的?怎样组织教学才能收到最佳综合效果?在我任教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不但要完成普通中学教学任务外,而且还肩负着对当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历史责任。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畲族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