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和言行。文章从《论语》的角度系统而浅显地分析其中所记载的孔子部分弟子的思想性格,以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从而进一步掌握儒家的精神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论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儒家思想的最 早经典,更重要的是其文学价值的实现,对中国文 学史及文化史都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一、反映了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较 为系统的文艺思想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编撰出来的,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一部儒家经典。《论语》中所体现出的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文艺思想是极为丰富复杂的。在这诸多思想中,对中国文学史影响最大的,是以“诗教”为中心的较为系统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3.
张旭 《英语广场》2024,(7):31-34
《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了解儒家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论语》是不可或缺的,它提供了有关孔子思想最为重要的材料。同时《论语》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论语》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得到广泛流传。颜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使颜色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笔者以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三种《论语》译本中关于“色彩”的不同译法为切入点,浅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也是自春秋以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典籍,而且它与《诗经》等许多历史经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论语》作为儒学经典,阐述了孔子的言行和其价值观,其“《诗》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论语》中出现的《诗经》内容,特别是孔子本人对《诗经》内容的阐述评价作为切入点,浅析《论语》“诗学”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谈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教育史,有一个人无法绕开,有一本书不容回避。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这本书,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孔子与《论语》,铸成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识读《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纂的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以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6.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历代封建统治者均把他尊称为“圣人”。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至今仍有其光辉价值。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说明《论语》所记载的孔子思想政率不具古代西方哲人那种依赖逻辑推理做抽象玄思的特点,而是常常将其思想理论引入到日常现实生活人的情感感受中去诠释。此文通过对《论语》孔子思想理论核心“仁”的引述和说明,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有关“君子”诸多论述的分析,通过对《论语》所记载孔子发言为论时喜怒衰乐情感表达的剖析,了“情感”在《论语》中,在孔子思想理论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学说以及他所提倡的伦理道德,许多都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行为。孔子的思想言行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内容包括孔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品德修养及其一生的活动情况,是中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论语》是我国一部传世的儒家经典,也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用语录体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论语》全书共二十篇,每篇取篇首二三字为名,它博大精深,蕴含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论语·述而第七》提到“子不语怪,力,乱,神”,历来人们都是从表面上去理解,认为孔子不提怪异神鬼之事,其实在孔子理性化和历史化神鬼之事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儒家礼乐思想.本文以孔子对“夔一足”的解说为例,通过先秦散文的记载去分析孔子如何以儒家传统的礼乐思想理性化“夔一足”这一则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1.
<正>《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学界历来认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权威材料,可在探寻孔子政治思想体系过程中笔者发现,《论语》中关于孔子刑政思想的记载较少,难以较全面勾画出孔子政治思想全貌。于是,笔者把视  相似文献   

12.
六艺(亦称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切实表达了六艺的旨趣,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奠基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孔子好古敏求,有着深切的文化与历史传承意识,可以说六艺是其理论思想的来源,而他在发挥六经大义的过程中,将其提升到了"仁"的高度,为六经树立了坚实的心性本体基础。而六艺之为教,其中自有本末、先后之次第,马先生在对《论语》旨趣的阐释中,不仅本儒家经典以立言,又融入了佛教之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学术之一贯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13.
六艺(亦称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切实表达了六艺的旨趣,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奠基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孔子好古敏求,有着深切的文化与历史传承意识,可以说六艺是其理论思想的来源,而他在发挥六经大义的过程中,将其提升到了“仁”的高度,为六经树立了坚实的心性本体基础。而六艺之为教,其中自有本末、先后之次第,马先生在对《论语》旨趣的阐释中,不仅本儒家经典以立言,又融入了佛教之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学术之一贯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一生渴望参与国家政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一位积极的入世者,但在《论语》中却记载着不少孔子流露出归隐情绪的话语。在仔细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分析了《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隐"与"见"的思想以及"隐"的原因,探讨了孔子的隐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揭示了孔子"隐"与"见"两种矛盾思想的统一以及孔子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不朽学说。《论语》中仁者爱人、义以为上、礼之指引、智者无惑等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践路径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同时,《论语》中道德教育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高徒之一。在《论语》中被少见的称为"子",为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论语》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在《论语》中,提到曾子的名字达17次之多,其中,记载他的言论多达15条。曾参父子同为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感情更为深厚;他为人朴实敦厚,有传承儒家学脉的高度责任感;他提出和阐发的孝道、诚信、修身、担当等见解,发扬了孔子的学说;他将孔子"一以贯之"的学说慨括为"忠恕",表明对孔子学说理解透彻,深得要领;孔子的嫡孙孔伋拜其为师,足见他已具备儒家学术传道者的崇高地位;后世尊其为"宗圣",也是对其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统传道宗师地位的褒奖。这都有力证明曾子对《论语》成书做出有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作为儒家文化的主要经典,《论语》在国内和国外学术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不同历史时期《论语》注本的研究,不仅梳理了古代研究《论语》和孔子思想的文献,而且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分析孔子及其思想和学说,有助于我们深化和拓宽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作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典籍,它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理论精华,并对中华数千年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作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典籍,它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理论精华,并对中华数千年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渗透到了古今社会的各个层面。今试以《女论语》一书为例,探讨其在妇女训诫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论语》这部曾经主导中国社会思想2500多年的儒家经典,内容相当广泛,集中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其思想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哲学、历史、政治、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文章仅从如何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去解读《论语》的思想精华,从而为我们现代人做人为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