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0~3乳婴儿是人生起始阶段.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显示,人类生命的最初三年,是大脑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3岁以下儿童提供充足的食物,医疗服务和认知教育,可促进几童健康发展以及个性,言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视。开展托幼一体化研究,改善3岁以下社区散居儿童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社区非入园乳婴儿享受优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园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立项  相似文献   

2.
我园施教区还有少数几名已满3岁的幼儿尚未入园,大多因为家中有老人照看。为了使这些散居幼儿受到教育,我园进行了“组织农村散居幼儿来园活动”的试验。我班接受了金星星等7位幼儿定期来园活动。活动时间是每周二(全天),活动形式是让他们参与一日活动。首先,我制订了散居幼儿来园活动的计划,确定了每月的教育目标与要求以及主要活动内容等,并且送给每个家长一份,以使家庭教育能与幼儿园的教育同步协调。其次,我与本班幼儿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3.
社区如何对非入园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文/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尹彦瑛我旗是原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早期儿童发展”项目县之一,对3岁~6岁非入园幼儿进行非正规教育是项目的重要工作。我们楼子店村256名3岁~6岁幼儿中,有144名幼儿因各种原因未能...  相似文献   

4.
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值得关注。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已入园的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学前儿童家庭在家庭教育意识、内容、方式、亲子互动和环境条件上存在多方面问题。在探讨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以下整改意见:家长需提高自身素质;幼儿园和社区应提供家教帮助和指导;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和采取措施改善流动学前儿童生活环境,共同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5.
公告栏     
《父母必读》2012,(7):20-21
入园年龄有讲究3~3.5岁可能是入园的最佳年龄段,或早或晚都不好。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国6个省份1391名幼儿园儿童的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以4~5岁大儿童的认知能力作为参考指标,他们发现晚于3.5岁入园的孩子,认知能力不如在此之前入园的好,说明幼儿园教学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上有积极效用,但过早入园(2岁之前)也不宜提倡,这类似药物的"剂量效应":并不是接受学前教育时间越长就越好。事实上,选择入园年龄与家庭学习环境也大有关联。不能常常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很少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玩,或者  相似文献   

6.
一、3—6岁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孩子满3岁后,陆续进入幼儿园。随着孩子的入园,家庭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之前,家庭是唯一的教育孩子的承担者,而现在,幼儿园与家庭同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换句话说,家庭教育面临着一个新特  相似文献   

7.
<正>创建于蓉城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四川省直属机关实验婴儿园,如今已走过70余年的教育历程。建园初,门口就悬挂了一块“婴儿乐园”牌匾,将“乐”的理念作为婴儿园的发展原点。那时,婴儿园主要招收0~3岁婴幼儿,年龄最小的全托儿童仅出生45天,园所的重点工作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2001年,我园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和联合国儿基会2001-2005周期“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ECCD)项目的研究。3岁前是孩子一生中发展最快、最重要的时期,需要大量的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宜的玩具。布制玩具作为玩具中独特的一种,柔软舒适,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生动,深受0-3岁乳婴儿的喜爱;但市场上供应的布制类玩具品种单调、功能单一。因而我园将“充分挖掘大型布制玩具的综合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对象、内容与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许多地方把新婚夫妇、孕妇与她的先生、0~18岁儿童的家长当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对象。其中,卫生部门负责新婚夫妇和孕妇的指导;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负责0~18岁儿童家长的指导;工会负责在职职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妇联、社区、青保等部门负责社区祖辈家长、外来人口儿童家长、特殊家庭以及监护人等的指导;妇联牵头负责散居在社区的0~3岁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是:(1)3~14岁儿童的家长往往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对他们的指导工作容易得到落实,家长接受指导的普…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公办园优势、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散居儿童提供早期家庭养护支持,是适应当前早期儿童教育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联合国儿基会与中国儿童中心联合研发的“小脚印”项目立足社区,以儿童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强调充分利用社区与公办园的各种资源为提高社区家庭养育水平服务,也为激发公办园与家长开展全方位多途径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1.
教育对象一直是各种教育理论流派的研究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首先,从纵向的年龄维度上看:《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儿童确定为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此,儿童教育的对象应是0~14岁的儿童。由此,也可推知,儿童教育包括了胎教、家庭教育、托儿所教育、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小学及初级中学教育)及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其中,幼儿园教育和托儿所教育是两种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幼儿教育形式,如胎教、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幼儿中心、家庭(?)托等),也称非正规幼儿教育形式。因此,幼儿教育的对象也不只是3~6岁的幼儿,还应包括0~3岁的孩子,从年龄划分上看应是0~6岁的儿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0~6岁的儿童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就全国范围来说,正规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主要面向3~6岁幼儿,其中,6岁幼儿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养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改善家庭养育现状有助于改善农村学龄前儿童的生存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家长教育观念、家长素养、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四方面通过对陕西农村地区1161名0-6岁儿童家长的调研发现,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重视家庭养育,存在重智倾向,家庭养育受家长生活环境和家长实践智慧的影响,家庭教育指导难以满足家长不断增长的养育需求等。据此,通过依托社区建构0-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掘社区本土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建立政府主导的联动机制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策略,建构适宜于农村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芳 《天津教育》2021,(11):175-176
目前,幼儿入园前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种:家庭教育、机构教育和社区教育。但现实困境是,很多家庭的幼儿入园前未能较好地接受到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对此,有一些可行的创新策略,分别为成立“社区活动小组”、邀请早教机构送教入小区、利用互联网共享优秀教育活动、依托附近幼儿园资源不定期举办亲子活动、社区提供亲子活动空间和人力参与互动等。  相似文献   

14.
流动学前儿童的社区教育问题值得关注.通过采用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已入园的流动学前儿童的社区教育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缺乏参与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的意识,教育内容单一,方式被动.在探讨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基础上,提出社区要主动服务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便利资源;幼儿园要关注流动学前儿童,为他们的教育争取更多的社区帮助;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孩子的社区教育;社区、幼儿园、家庭应共同努力以便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三位一体"教育.  相似文献   

15.
双性化人格对于儿童认知、情绪、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双性化”或“双性化人格”成为顺应新时代性别角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家庭教育这一言传身教的主阵地中实施双性化教育更是势在必行。立于双性化视角,透视双性化教育对于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涵义和必要内容,并从打破旧有认知、树立角色榜样、创设发展环境三方面提出家庭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关键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园、家庭、社区这三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重要因素,唯有三者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充分发挥早期教育功效。在组织教育活动中,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合作伙伴。开展"科学服务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可以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幼儿教育与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并在家园配合中,能促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促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一、优化好园、社的育人环境,帮助家长营造家庭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儿童发展中影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境。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共育模式有若即若离式、互助合作式、渗透融合式三种模式。发展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可以采取让幼儿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鼓励家长学习教育理论、优化家庭教育等举措。家、园、社区共育应朝着渗透融合、多维性、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许多地方把新婚夫妇、孕妇与她的先生、0~18岁儿童的家长当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对象。其中,卫生部门负责新婚夫妇和孕妇的指导;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负责0~18岁儿童家长的指导;工会负责在职职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妇联、社区、青保等部门负责社区祖辈家长、外来人口儿童家长、特殊家庭以及监护人等的指导;妇联牵头负责散居在社区的0~3岁婴幼儿家长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全国第三届幼儿家庭教育研讨会”(2002年11月在上海召开)专家报告之一,反映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目前,社区及一些幼儿园已在探讨和尝试向3岁以下婴儿教育的延伸,“托幼一体化”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编发本文的目的在于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园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和联合国儿基会2001~2005周期“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ECCD)项目的研究。3岁前是孩子一生中发展最快、最重要的时期,需要大量的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宜的玩具。布制玩具作为玩具中独特的一种,柔软舒适,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生动,深受0~3岁乳婴儿的喜爱;但市场上供应的布制类玩具品种单调、功能单一。因而我园将“充分挖掘大型布制玩具的综合教育功能,促幼儿发展”作为其中的一项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且于2004年7月在国家教育部和联合国儿基会举办的“ECCD项目玩教具制作培训会议”上作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