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动句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动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句式,它具有突出的特点。重动句在句法上具有线性序列特点,在语义上具有立体语义特点,重动句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够在一个句式中巧妙地化解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矛盾。重动句的句法语义形式主要表现为三大类,即“动助”式,“动介”式和“动趋”式,每一大类之下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法结构在总体面貌上呈现出语义兼容和结构趋简的特点,并且从相互变易的可能性看,某些成分之同又具有互易性.不同的句法格式之间具有相关性,在保持语义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句法结构格式,利用结构不同的句法结构的集合可以列出变换矩阵.我们运用“句子成分互易”和“句式变换”的理论,通过反向或者说逆向的讲解方式,由其它句式到“把”字句的讲解方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由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中,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同一种语法结构可以表达多种语义结构;多种语法结构可以表达一种语义结构;同一种语法成分,可以有不同的语义指向;同一个句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的使役连续统及其形式紧密度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役结构存在形式上的连续性及其紧密度问题 ,由使役结构的种类而言 ,可以看到汉语缺乏形态型使役结构 ,而词汇型和分析型这两类使役结构相对发达。由紧密度而言 ,可以把“形式距离”和“能产性”作为合取标准 ,并根据这一标准测定汉语中各类使役结构的紧密度等级 ,为进一步研究形式紧密度和语义紧密度在认知上的象似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谈汉语语序变化的合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结构之一。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不同的语序往往可以在句法、语义、语用上改变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因此在语言运用中,选用哪一种语序取决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本文试图结合句法、语义、语用来考察双向动词语序变化的合格性。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语态,但两种语言对被动语态的使用却常常不同。同一个语境,同样的含义,英语往往用被动语态表达,汉语却习惯于用主动语态,主要原因是英文考虑的重点是事情,即受动者,而汉语考虑的重点则是人,即施动者。虽然汉语中有"被"字可用来表示被动,但是在更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执着于主语与谓语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因而一般使用主动形式。本文从结构形式、语义含义、使用语境、语用功能四个方面对英汉被动句的特征作了概述,希望通过分析比较其异同,对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用的角度,认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常式不同。英语句子是语法的,语法结构常式为三分,即SVO,汉语句子是语义的,语义结构常式为两分,即TC(话题和说明)。通过英汉句子结构的比较,通过实例说明在英汉互译中灵活运用句子结构,可以在翻译中做到目的语的通顺,有利于翻译目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关系密切,因此语法研究要全面深入地揭示隐藏在表层语法结构背后的、深层语义关系.语义指向是一种与句法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的语义现象.语义指向对汉语句法结构中复杂语义关系的解释有重要作用.语义指向的研究重点是结构内语义指向关系,主要属于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动趋结构是否是“词”,这在语言学界仍有争议。本文试图以公众词感为事实基础,通过对动趋结构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涵的分析,认为动趋势结构自身稳定,凝固的语义内涵使得这一结构更接近于短语词。  相似文献   

10.
对等句和等式句是语义学中一组很重要的句型 ,它们具有形似神异的特征。形似是从表层结构即形式相似而言的 ,神异则是从深层结构即语法语义分析其不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动词连用的形式在汉语中大量存在,但是相似形式所代表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却千差万别,其中的动词由于缺少形态变化、特征标记及连接语素使得各种动词连用形式极易混淆。而连动句是汉语中特有的句式,通过比较并利用语言类型学的观点可以证实英汉两种语言在建构句子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英语疑问句是英语简单句中四种基本句子类型之一。就结构形式而言,它非同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但就语义信息上而言,它也具有其他句子类型的语用功能。文章从三种疑问句即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进行浅略地探讨,帮助人们认识英语疑问句的其他语用功能,真正了解疑问句的语义信息。  相似文献   

13.
李润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2):50-54,58
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多种形式,可以分成意念被动和标记被动两类,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及物动词谓语不带宾语,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矛盾。被动句形式变化的动因是避免歧解,变化朝准确性和完备性方向发展。带宾语的被动式的存在,是与双宾语句等特殊的主动句相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引鉴逻辑的蕴涵理论对汉语的语句语义进行探讨分析。语义蕴涵主要是解释蕴涵,解释蕴涵完全抛开表层形式,只凭对语句语义的理解而进行。运用解释蕴涵可以作语义鉴别和语义比较。语义鉴别是对单个语句的语义性质进行认定,可将语句区分为单义句、歧义句、重复句、矛盾句等;语义比较是对多个语句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认定,可将语义关系区分为同义关系、矛盾关系、对立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翻译》、《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等著名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标题汉英翻译的研究 ,从汉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汉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法结构形式、主副标题结构形式等三个方面 ,归纳出一些常用的汉语学术论文标题翻译技巧和处理方法 ,以探求论文标题翻译之道。  相似文献   

16.
虚与实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虚往往意味着空缺、虚幻,而实则意味着真实、实在。本文就英语和汉语表现形式的虚与实进行对比研究。英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文字的生成与语言形态结构和语法结构各异,加之英汉民族各自所持的哲学观念、思维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与修辞频度,使用不同的语篇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连动式结构是句子谓语的常见形式。连动式谓语是指句子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使用所构成的语法结构,连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都与句中的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彼此之间表示动作的接续或语义上相互关联的动作(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111页)。在语法形式上,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ids短语之间处于并列的关系,但在语义功能上,有些连动式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些连动式却表示偏正的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功能上,汉语连动式又可分为并列语义结构和偏正语义结构两种。由于…  相似文献   

18.
补语小句分析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结果补语结构中NP的句法语义性质和VP的构造形式。在结果补语小句的内部结构中,“了”是小句中“体投射”的中心词,即补语小句的谓语动词要先通过向小句内AspP的中心词“了”位置的移位来建立整个句子的“T链条”,才能保证句子得到完整的时态解释。“小句理论”对分析汉语结果补语结构和相关结构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9.
形式与意义并非总是保持一致,汉语肯定语义的表达有多种方式,如若不能正确识别其形式特点,将不可能准确理解其内涵。论文就汉语中具有明显形式特点的表达肯定语义的结构形式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这些结构对汉语学习者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汉语被动句的认知语义基础,主要探讨了“被”字的语义数量特征的变化对汉语被动句的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在汉语被动句的打造过程中,“被”字的语义状态化表现为“被”字的语义数量特征由离散性和时间性衰减为非离散性和非时间性;“被”字的语义数量特征的衰减是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结构“N2 被(N1)V”语法化为“S. 被(O)P”语法结构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