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研读2014年第9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例析篮球游戏在小学‘行进间运球’教学中的妙用"(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时,在反复的研读和试验中,笔者将有待商榷的地方整理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一、游戏器材要简便案例:游戏一"听鼓声换手运球"中,为了增加换手运球的趣味性,原文将平常教学中的"哨声"换成"鼓声",并通过鼓声的变化来交换运球手和运球高度。剖析:兴趣的激发与器材的运用有着密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反复阅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11期刊登的"如何让体育课堂及时评价焕发出光彩"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感触颇深。对于"原文"中观点,笔者非常认同,但对"原文"中所举的部分案例存在不同认识,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谢老师及各位同仁一  相似文献   

3.
传统学校运动会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笔者有幸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6期宋春辉老师的"学校运动会改革的新思路"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中的一些策略,在学校运动会的革新上有一定的借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二期刊发的山东省杜存峰等教师撰写的《体育教学常规错误例析》一文。文章第三部分,提出"篮球的边线与端线属于界外吗?"的疑问。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0年第3期刊登了崔现柱和穆乃国两位老师撰写的"教学比赛巧用罚"(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原文"介绍了通过罚"时"、罚"分"、罚"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广大基层学校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诸多突破,但还远远不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陈述了国内学者关于"体育课程资源"的三个定义;例析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简析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浅析了影响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因素;得出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作、任务,应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行,不可以强求一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有幸拜读了2010年第3期《中国学校体育》中"‘丢手绢’还能这样玩"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感觉这是一则非常有趣的游戏,同时也非常钦佩陈老师的创新能力。"原文"中给出的游戏对象是小学生,但这么好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2期刘永丰老师的"如何更好地进行迎面接力比赛"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原文给笔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实践启发。在此,笔者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提出一些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二期朱忠华老师的文章"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以下简称"原文")一文中,朱老师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对八年级学生的合作能力、体育兴趣的影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第9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刊发了"体育公开课的设计与教案编写"(以下称为原文)一文,笔者反复研读后,对该文作者谈到的一些观点基本赞同,但对部分章节希望能与作者商榷。原文主要谈了三方面问题,即:在体育公开课中,"一、选课是前提;二、设计是基础;三、编写是关键。"从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来看,应着重谈教案编写一节(因为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在拜读《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7期陈智勇老师的"废旧轮胎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废旧轮胎的功能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租借式评价"([1])是体育学业评价的新兴方法,学生对当前的体育成绩不满意,可以先向教师借一些分数,后期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偿还所借的分数。"租借式评价"活用了体育成绩,较好地发挥了体育学业评价的激励和鞭策作用。笔者有幸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第2期中《双分·双扶·双评:精准帮扶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能力》(以下称原文)一文,对于原文有关"租借分数"的阐述,笔者有不同的思考。一、方法与合理性根据原文的意思,体育后进生通过租借分数,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有幸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5期王军老师的"标志桶在体育课堂中的妙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在"原文"中,王老师利用标志桶作为主要器材,积极设计妙用标志桶的游戏,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后,笔者希望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以期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王老师设计的游戏,同时也期待与王老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拜读2011年第7期《体育教学》中钟恒炳和杨仲坚两位老师的文章《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不和谐"音符"及对策》,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本人对文中前两个观点表示赞同,唯独对原文第三个观点"未能把握传授运动技能是体育课堂教学‘魂’的教学理念(以下简称‘原文三’)"不敢苟同,在此提出几点个人看法,愿与两位老师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有幸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1期王军老师撰写的"体操垫游戏设计"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并尝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发现其中两个游戏存在值得商榷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背景《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自2011年7月刊登了"案例互析一:篮球传接球课时计划分析——从多个视角分析课的设计"(以下简称"案例互析一")一文以来,引发了不少读者的讨论。讨论的问题聚焦在:"什么是教学内容?什么是教材?该如何确定内容与教材?"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11期刊登了"巧用‘打分法’提高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教学质量"(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在认真阅读后,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及人类学角度对"民族"、"中华民族"、"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进行厘析,提出"大民族"与"小民族"的概念及其指代对象;根据体育与民俗活动的根本目的、本质属性、价值内涵及社会表征的差异,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及范畴确认;在此基础上,对被称为"民俗体育"的部分民俗活动的体育身份以及传统武术的"民族传统体育"身份进行质疑,并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何以艰难以及"武术缘何进不了奥运".本研究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范畴进行重新认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大众体育及其文化导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玉 《体育科技》2001,22(3):1-3
我国当前的大众体育文化现象独特,较长时间内持续呈现着不甚贴切体育本质的"时尚"流特征,对此浅作析较,以求为匡正导向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有幸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6期柳鑫老师的"‘双截棍’的制作与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对文中"双截棍"动作的选择和创编原则、注意事项这两部分内容印象深刻,颇感受益,但对于"双截棍"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