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芳尘 《健身科学》2008,(3):24-25
10、自己才能给的东西理查·柏德是个很有趣的作家,他在人迹稀少的海边,开始探索"人的真正问题"。他在书中写了一个真实例子。有个七十岁的老妇人,每星期固定打一通电话给高龄九十五岁的母亲请安,总期待母亲能和颜悦色对她说几句话,然而,每一次她都含泪挂上电话。几十年来,她都未间断,一次一次地尝试,又一次一次地伤透了心。  相似文献   

2.
刘彤 《网球》2013,(8):96-97
很多人都不知道,郑赛赛第一次登上《网球》杂志,并不是作为球员而是作为投稿作者,那时候她还只有15岁,自己第一次独自出国去摩洛哥参加比赛,为了打发时间,她在比赛之余写了不少训练日记,讲述和记录自己的见闻。"有一次和《网球》杂志的编辑不经意的闲谈,他就说能不能让赛赛出去比赛的时候写点东西,这倒提醒了我,我说赛赛之前出国就写过一些训练日记,不知道能不能用,后来就发了过去,没想到直接就刊用了。"说起第一次给《网球》杂志投稿的机缘,郑赛赛的母亲郑明回忆道。后来,  相似文献   

3.
乐妮的告别晚餐 1986年2月,乐妮从美国回到北京来探亲。她前不久接到她所在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的电话,知道母亲身体非常虚弱,就匆匆赶了回来。 一进门,乐妮发现,母亲整个瘦了一圈,十分樵悴。她已卧床不起,只有上卫生间时,她才被别人扶到轮椅上,推到卫生间门前。她总是坚持自己扶着墙慢慢进去……她还是那样要强,不愿过多地麻烦别人。  相似文献   

4.
每当兴奋的人们围着小寿星、大寿星、老寿星唱起这首最简单、最上口、最普通的《祝你生日快乐》时,其温馨之情真是溢于言表。我、你、他从来到这个世界,自己的历史也就开始了;而且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地纪念自己的生日,这恐怕是对自己历史源头的反复确认吧。儿童时代,没有一个不喜欢过生日的。小时候,我有两个期盼,除了盼过年就是盼着自己的生日。每逢母亲告诉我“过两天你就狗插尾(yi)了(意喻小狗要长尾巴了)我就兴奋得不得了。因为生活再紧张也会给我准备好吃的。阴历9月24日这一天,母亲早早起来就开始忙活,见我端着她亲手擀的面条,浇上我最爱吃的肉片蘑菇卤,吃的满头大汗时,母亲笑吟吟地望着我的神态和她那甜美的面容,至今仍印在我脑海里。  相似文献   

5.
垂钓风景     
在有限的余暇里,总好背起钩竿。大凡垂钓者都会拎回沉甸甸的收获。我呢?在河边、水库边一蹲就是几小时,往往是两手空空地踏上回校的归途,我并不在意,依然口哨吹得山响。"别瞎忙乎啦!"朋友对我说,"有这份闲情雅致不如跟我下'海'去。"对他们的建议我报之一笑。他们哪里知道,那钓竿连着的,丝线牵着的,是怎样的一种意境!独自坐在小河旁,风儿款款,调皮地挟着你的衣襟轻歌曼舞;水波粼粼,抚摸着浮漂,像温柔的母亲吻着她的婴孩;水柳婀娜,宛如俏丽的少女梳理着自己的秀辫;清爽的空气含着泥土的芬芳,带着可人的甜汁直透心田......…  相似文献   

6.
李娜style     
熊凌洁 《网球》2013,(3):70-71
"祝贺你又找回自己!"李娜晋级澳网四强之后,记者给她发了条短信,几分钟后,她回复记者一个"笑脸",那些经常被李娜呛得哑口无言的中国记者,也感受到了她这种脱胎换骨的变化。但还是有人碰了钉子,比如有个记者问她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她就不高兴了。其实,这是一个连亲人都不敢轻易问的问题,冒失的记者闯入了"禁地"。对于这个问题,李娜的母亲李艳萍有点遗憾,眼看女儿结婚已经7年多了,一是小两口一直都  相似文献   

7.
丑娘     
《健身科学》2015,(1):20
她是一个乡下女人,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可是因为容貌丑陋,自惭形秽的她不能去学校接送儿子,在路上迎面碰到儿子也不敢招呼一声,因为已经知道遮丑的儿子不让她这么做。儿子上初中后每天都有晚自习,很多个晚上,儿子下晚自习后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街巷里,都会感觉到身后跟着一个黑影,但他从不会感到害怕,因为他知道,那是母亲。儿子大学毕业那年,女友要到家里拜望一下未来的公婆,儿子不情愿地答应了。刚一进门,看  相似文献   

8.
1996年3月,我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我打电话回老家向祖母奥蒂莎问好,可每次家里人都告诉我她不在。几个月后,他们终于告诉我,她住院了。但我并没有太在意,因为祖母以前当过护士, 应该知道如何照顾自己。可是,我太想念她了。祖母奥蒂莎是我母亲的母亲,她把我带大,是我生命中的安全岛。不论什么时候,不论我有任何的事情,她总是在我身边,告诉我:“孩子,别担心!”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有位妇女叫安妮达·享特舒迪,今年58岁。她出生时和其他正常婴儿并无两样,但父母第一次给她洗澡时,发现她像木塞似地飘浮在水面上。 母亲将女儿按坐在水盆里,谁知一松手,她又浮起来了,家里人为此都感到迷惑不解。安妮达长大后游泳比一般人轻松得多,能在水  相似文献   

10.
在俭朴的居室里,吴浮山小心翼翼地拿出两张照片给我看:一张是1964年共青团九大时毛主席接见她时的情景,一张是周总理和她亲切交谈的合影。这两张珍贵的照片,揭开了她回忆的序幕……革命军人的女儿她于1943年出生在山西省浮山县,她的名字由此而来。她的父亲原来姓李,是东北人;母亲姓吴,祖籍河南。投身革命后。为了地下工作保密的需要,父亲改叫黄钟;母亲叫王明生。战火纷飞的残酷环境,南北转战的工作性质,不允许他们把自己第一个爱情  相似文献   

11.
答疑解惑     
《健身科学》2015,(1):56
1.四川省西昌市读者杨中怀:我结婚后,64岁的母亲便成了"空巢老人"。最近,我发现她特别"黏人",只要我一回家,就拉住我的手说个不停。我要走时,她就失落得像个孩子,还天天给我打电话,甚至跑到单位找我。有一次,我不耐烦地说她几句,她就吃不下饭,还出现了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等紧张性反应。心理医生说她得了分离性焦虑症。请问怎样才能缓解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朱亚丽 《健身科学》2013,(10):42-43
美丽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美丽与年龄无关。很多人都不能设想自己80岁时会变成什么样子,但卡门·德洛雷菲切却给了我们一个很美好的答案。作为全球最年老的一位模特,如刀的岁月却在她的容颜上奇迹般地刻出了最独特的花纹,令82岁的她美到令人震撼。丑小鸭的蜕变卡门的童年生活格外不幸。她的父亲是个小提琴手,还在卡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梦想"抛妻弃女,不辞  相似文献   

13.
给生活配乐     
黄斌 《武当》2012,(8):60
接女儿放学的路上,她一直哼着一支曲子,细听是《夜色迷离》。这曲子是我前些日子下载的,只是偶尔听听,她竟然哼得像模像样。惊讶之余,我问她:"妞妞,哼的是什么啊?"女儿愣了一下,不自然地笑了:"我也不知道。""不知道还哼啊?""喜欢就哼呗!""喜欢就哼"——多么好的解释!多么简单的快乐!小孩子的快乐是纯粹的,他们蹦蹦跳跳地走路,快  相似文献   

14.
114岁,他开始接触篮球。原本,他有一位比他更有天赋的哥哥,但后者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环境中学会了错误的做人标准,现在这位28岁,身体素质极佳,高中时曾绰号"小鲨鱼"的哈泽尔·斯塔德迈尔正在狱中度日,他不会感到寂寞,因为他的母亲卡罗琳也在这里。 斯塔德迈尔有着一位集各种犯罪行为于一身的母亲,卡罗琳究竟进出过劳教所和监狱多少次,也许她自己都记不清。在儿子长大成人期间,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经常是阿玛尔一觉醒来,母亲已经在监狱  相似文献   

15.
王晓东 《桥牌》2013,(12):46-47
11月5日傍晚,回到家中,看见父母正在忙着做晚饭。习惯性地叫了一声母亲,而后,又叫了一声父亲,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叫父亲了。回想这些天来做了些什么?这些年来又做了些什么?为自己的家庭付出了多少?心里的愧疚之意疯狂地泛滥而出。尽管家里的父母早已经习惯了这个只知道K和A的儿子,但他们默默地为这个家庭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只希望家中一切安好。  相似文献   

16.
沙滩斗士 柔情母亲──记美国沙滩女杰琳达·汉蕾魏蔚译天伦之乐风年前退役的琳达·汉蕾曾是闻名全美的加州洛杉矾大学排球队的一员战将,如今做了母亲的她在尽享天伦之乐的并未忘记给国己重主事业的活力。沙滩排球赛场上仍然活跃着她矫健的身影,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李梦童 《健身科学》2014,(11):22-22
一个绅士来到一家花店,准备订购一束鲜花,并打算请店员送去给自己远在故乡的母亲,因为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望母亲了。可是走到花店门口的时候,绅士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正伤心地坐在路边不停地抹着眼泪。他走到小女孩的面前问道:“孩子,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要哭啊?”女孩答道:“我想买一枝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  相似文献   

18.
她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从来没有自己洗过一件衣服,直到遇到她的丈夫.为了爱情,她毅然绝然地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做了那个一贫如洗的男人的新娘.因为她坚信这个男人今后会给她比优越生活更加重要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炮二平五、马8进7……”女子柔和的声音伴着棋子好听的落枰声,使这间病房充满了恬静和生机。这间病房只有一个患者丁琳,此刻她仍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如同睡梦中的白雪公主。旁边的是她母亲,母亲一边念叨着棋步,一边观看女儿的脸色,见女儿还是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但她毫不急躁仍然不疾不徐的轻轻念叨着,像女儿小时候睡前她给她讲故事一样,那时候她希望女儿在她的声音里会很快睡去,而现在她希望她会在她的声音里醒来。二百多个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20.
一次晚宴上,在座一位颇有身份的企业家和我感叹自己"实在看不懂"现在层出不穷的新词.他说,自己16岁的女儿前一阵说话时讲到"然并卵","这是非常粗俗的话,女孩子家怎么能说出口?我们家里一向家教很严,我当下严厉训斥了她,她被骂哭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个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