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学生总是谈作文“色变”.一到作文课就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有的虽然有话可说,但不知从何说起,无从下笔。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要使学生腹中有“物”可“吐”,有话可说,必须拓宽学生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才能更好地教学作文。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寻找写作的源头,从而做到用手写我看,用手写我心,真实地写作,尽情尽意地表达。我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作文与生活紧密相融,指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心去体会,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为写作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3.
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每逢作文学生大都感到为难。作文难,“难似上青天”。学生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看到作文题目,就愁眉不展了。搜肠刮肚,抓耳挠腮,有的东拼西凑,胡乱抄袭,不是应付了事,就是文不对题,无非是他们缺乏生活素材罢了。头脑空空,而又急于求成,导致凭空设想,以至于三、四节课写不出一篇文章来。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走出教室去体验生活,收集生活素材,事先告诉学生本周作文以什么为题材,确定观察对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他们体验生活的内容,来选择命题或自拟,这样学生就乐意去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了。再回到教室动笔写作时,就感到有东西可写了,内容也真实具体了,假、大、空话、俗套话大大地减少了,还有的能运用多种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去整理,搜集素材是快速作文教学的基础。多读、多写、多评是练好快速作文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难以发现写作素材.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没有“源头”,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而这里的“源头”,就是指写作的素材。学生平时大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机会也无心观察生活。哪来的素材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通过创设观察情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上代表着他们的语文能力。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墨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7.
一、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生在作文时,由于语文基础和文字组织能力本身就欠功底,作文写多了,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去写。写的作文往往也成了罗列具体事实经过的“流水账”。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因此,老师也要为学生创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作文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这就是作文素材,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用自己的笔去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写作和生活不能割裂开来,让学生坐在几十见方的"笼子"里去凭空捏造生活,还要形成语言文字,并记录下来,写成作文,这是多么不切实际的行为。由于学生不能感悟生活,不能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导致写作中产生如下一些弊端:复制、照抄、翻版生活,缺乏个性、细节、情趣,内容失真,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让学生走近生活,观察自然、社会,我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充实,饱满,有灵性。这样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0.
司庆海 《教师》2010,(29):73-73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如何使学生摆脱作文的困境,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呢?我认为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基本途径。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蒋灵芝 《小学生》2011,(6):10-11
如何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在作文教学中曾进行过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卢艳丽 《小学生》2010,(2):24-25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会从观察生活中寻找写作源泉,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优美的词句,在课外阅读中拓展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潘爱华 《语文天地》2012,(16):63-64
很多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这种抱怨揭示着学生作文的弊病,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学生作文弊病出现原因进行思考。其实,学生生活单调,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会使学生作文去弊生新。我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寻找作文素材,完成了"描写春天"的写作教学任务。一、引导学生在诗文中寻觅"咏春"素材读到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会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开展经历体验作文教学活动,是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发生活经历资源,积累创作素材,能够拓展作文的选材范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开发生活经历资源,积累创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经历是学生作文的基本素材。只有开发学生的经历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为习作提供更丰富的源泉。虽然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但只要善于开发,其内容也是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的情感,诱发对写作对象的热爱,激发写作热情,发现写作素材。作为语文教师,我责无旁贷。但是指导并非包办。为此,我校我组踊跃开展作文个性化实验研究,这充分表明此项课题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也证明大家都有希望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迫切心情和热切愿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验、观摩、研讨、交流,逐步加深对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认识,最后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我热情关注,积极参与。接下来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16.
张秀云 《现代语文》2014,(10):140-141
学生的作文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学生苦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文没有真实性,没有感情色彩。学生由于缺少素材积累,往往苦于对该话题无话可说,造成了作文难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切入点就在于学生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多思多想,从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积累素材的方式有多种,但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很多名家的文章里无非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教师应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丰富学生情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展作文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作文时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作文教学,尤其是小学启蒙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谛,流露对生活体验的感受。追求文章的真实、文章里流露真切的感受才是我们启蒙作文教学的目标。在小学启蒙作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展开教学。一、回归生活,收集素材——体验感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特别是三年级的启蒙作文更是离不开生活,学生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实践中体验过程、体验感受,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由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对写作的兴趣不大,写作水平更是惨不忍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要想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多写日记、多读书,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再者,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写作实践的指导;最后关键一步就是加强作文修改训练的指导。通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不会再惧怕写作,作文水平随之就会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在教学中将作文教学和网络论坛联系起来做了一些尝试。在进行了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论坛式作文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将网络和作文教学融合起来,并能发挥各自的功能。那么作为一名老师,如何正确使用论坛,让其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服务呢?第一巧:巧借论坛,呈现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您有没有过这样的苦恼:一篇写秋景的作文,一个班的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大同小异。一次写观察日记,学生竟然不约而同选择了那几种动物去观察,观察的方式也一样。原因在哪里?在于写作素材的单调。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根据作文的题目要求让学生准备写作素材。教师也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呢?我的体会是: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思维火花“燃”起来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个大环境,写作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学生写作的选择范围也就越大。只有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