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旨在规范劳动关系,保护社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随着相关法规政策的逐渐完善,基于《劳动合同法》的规范要求,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可能会面临多种劳动用工风险。明确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提高风险识别应对能力,从而有效管控劳动用工风险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也是提高企业劳动用工效能价值,保障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发展的重要支持。文章基于《劳动合同法》视角,从员工招聘、员工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三方面对用人企业的劳动用工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实行。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劳动者更大的维权权利,企业用工法律风险增多。企业如何依法实施劳动管理,减少和避免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更好的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本文拟从农电企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角度浅谈一些自己的认识,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朱莉 《职业圈》2013,(8):97-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必将给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为此,应该深刻理解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实质,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必要性近年来,劳资矛盾和冲突有所加剧,劳资双方力量失衡,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逐渐显现。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如: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权益等多方面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4.
赵盛 《职业圈》2013,(29):115-116
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作修改。并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与过去的《劳动合同法》比较而言。前者从更深的层次上详细具体的规定了企业及其员工应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是对后者相关法律的补充与说明。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涉及的几点需要注意的内容.并简单介绍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实施对企业职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红菊 《职业圈》2012,(26):107-10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稳定的集中点在于企业的劳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好劳资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客观上要求企业用工不断规范,加之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全国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呈“井喷”趋势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太仓市的劳动关系依然保持着常态运行,2008年-2011年,我市劳动争议案件发生数在全国各地普遍上升情况下,呈现出立案率下降(分别下降了15%、18%、16.27%、10.5%)、调解率上升趋势,获得了人社部领导的广泛关注与肯定,并作为“太仓模式”进行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小慧 《职业圈》2008,(4):65-66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我国企业改革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契机。正确解读《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改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德喜 《职业圈》2008,(3):94-95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劳动合同法》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影响及其对我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斐 《职业圈》2014,(9):122-122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相比于《劳动法》,在很多条款规定上都具有独特的亮点,该法贯彻了劳动法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立法观念,承载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历史使命。这对于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改变,优化企业用工管理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连有 《职业圈》2012,(26):91-91
一、落实以人为本,保障职工权益 作为有着60年发展历史的军工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认真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规,全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是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无论是国有正式职工,还是临时聘用人员,都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标准,做好劳动合同的签定工作,合同签定率达到了100%。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实施办法》、《岗位合同管理办法》.按规定程序做好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遂 《职业圈》2013,(21):18-18
促进就业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组织应以《工会法》、《劳动合同法》为重要依据,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促就业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武艳 《职业圈》2012,(21):64-64
一、我国最低工资构成范围的立法缺陷 目前,我国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规定》都有对最低工资的规定,包括对最低工资的构成、标准、制定程序、调整要求、违反最低工资的救济和争议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陆黎晖 《职业圈》2013,(23):151-151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五年,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是深刻和多方面的,企业关注并亟待研究和明确本法对其产生哪些影响。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那些影响,文章主要从人力成本提高、违法成本加重、用工风险增长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工会     
《职业圈》2011,(10):13-13
中国民航工会关心劳务派遣工 “切实保障职工权益,构建和谐民航,各级工会义不容辞。秘极推动《劳动合同法》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率先实现体面劳动,率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民航局剐局长、中国民航工会主席王昌顺日前在民航工会五届三次全委会议上提出。  相似文献   

14.
健全劳动管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第一,要健全劳动管理机制。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的保障。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签订劳动用工协议,确保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共同利益。要依法实施集体合同制度,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应作为集体合同协商的重要内容。建立劳动合同人员数据库,全面掌握用工情况。  相似文献   

15.
孙伟  孙宁 《职业圈》2012,(26):95-95
一、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面临的问题 第一,法律政策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对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都有明确规定,但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规定不细,法律责任不明确,刚性不够,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企业对于职工工资可以与工会进行协商,也可以不与工会进行协商。企业不协商,也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也称“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所订立的合同。我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法加重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完善了违约的一些规定。其立法目的是要进一步明确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劳资关系双方利益平衡,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传承千年的诗歌总集《诗经》向我们展现了周代王室至平民百姓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乡愁诗都是以周代时期广大劳动人民受频繁的战争、繁重的劳役、不公的制度的迫害为题材而创作的,这些诗篇中包括军人思乡情怀、流亡者的怀乡情感、劳动者的故土情结。对此,本文就《诗经》中思乡恋土情怀诗篇的成因、乡愁诗的内心活动进行分析,探究古代劳动人民的思乡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在距离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仅有数月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沃尔玛裁员”和“华为集体辞职”的事件。这不能不使人们对新法实行的前景怀有一丝忧虑。其中“华为”不惜出资十数亿元“买断工龄”以求获取劳动市场选择主动权,被称作对新《劳动合同法》的变相抵制。而早在2007年5月.劳动合同法尚处于审议阶段之时.一些嗅觉敏感的企业就已经打着“结构化裁员”的幌子拒绝与在公司服务5年以上而又不到10年的员工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四川新津供电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文件要求,按照“依法用工、合理定酬、规范管理、稳定队伍”的总体要求,健全农电用工机制,大力加强农电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电工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整体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有效促进了农电队伍的稳定。人员分布使得不同用工形式、不同薪酬待遇情况的全民、农电与劳务人员混岗现象普遍,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隐患较大,是影响企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杨爱民 《职业圈》2010,(27):166-166,165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作者所在单位实际,对《劳动合同-法》的宣贯执行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有关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