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刊动态     
●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二份外文版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周刊(日文版)1月29日在日本东京创刊。此周刊每周出版1期,每期5块版。这是继人民日报海外版韩国周刊(韩文版)之后的又一份外文报纸。  相似文献   

2.
业内资讯     
报刊动态■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二份外文版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周刊(日文版)1月29日在日本东京创刊。此周刊每周出版1期,每期5块版。这是继人民日报海外版韩国周刊(韩文版)之后的又一份外文报纸。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南方周末》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它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来定位自身,从而开创了周刊发展的新局面。一时间,周刊成了媒体中的宠儿。 随后《粤港周末》、《羊城晚报》新闻周刊、《上海壹周刊》等全国各地的周刊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和发展了起来。这些周刊  相似文献   

4.
漫谈中国的新闻文化周刊傅岩山高档、精印、图文并茂的新闻文化周刊以其新颖的面孔在“’97羊城期刊文化周”上露面,立时引起各地办刊同行的极大兴趣。以《望周刊》、《深圳风采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北京青年周刊》等为代表的新闻文化周刊,全国...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随着我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热的降温,又悄然兴起了一股“系列周刊”热。这种系列周刊,除有单独的刊名外,在内容上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一经问世,便受到读者的青睐。曾在国内率先创办星期刊的中国青年报,去年以来在淡化星期刊的基础上,又增办了《青春热线》、《经济蓝讯》、《社会周刊》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在新一轮版面改革中诞生。周刊以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为宗旨,包括《民生周刊》、《百姓生活》、《健康时空》、《绿色家园》四块专版,每周四出版,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民生关系国计,民生新闻体现宏观视野  相似文献   

7.
倪昌立 《新闻世界》2013,(7):228-229
【摘要】《语丝》周刊创刊于1924年11月17日,鲁迅和主编周作人是《语丝》周刊的核心人物,该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了很多针砭时弊的小品文,在中国报刊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周作人的编辑思想、《语丝》周刊的文风、鲁迅的杂文等,分析《语丝》周刊的办刊思想。  相似文献   

8.
黄书亭 《视听界》2002,(4):74-75
进入20世纪,媒体形式与传播渠道发生巨变,各类周刊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既有流星划痕般的《劳动者》、《星期评论》,又有经久不衰的《时代》和《新闻周刊》,还有后来居上的《财富》周刊、《亚洲周刊》。无论生命长短,它们都把批评报道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当代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财富》周刊、  相似文献   

9.
《下周刊》一创刊,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议论。首先,它的名字很怪,是下一周刊?还是下周一刊?其次,经典意义上的新闻都是已经发生的事,而《下周刊》的新闻是明天的,是还没有发生的,或是关于已经发生的事物延续的可能和预测。业内人士关切地注视着我们:你们到底要办一张什么样的报?  相似文献   

10.
背景资料:《商业周刊》创刊于1987年11月,主要提供读者有助于事业成功、积累财富的实用商业信息,同时关注工商竞争环境的公平性发展。所以《商业周刊》把核心读者群定位在企业30岁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和专业人士。目前《商业周刊》已经是台湾中文财经类杂志的第一品牌,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1992年到2001年《商业周刊》的业绩增长11倍,平均年增长速度达30%以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晚报》的《星期8》周刊是一份为市民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资讯的服务性周刊。在策划活动方面,周刊立足生活资讯,从不同角度人手,下大力气在延伸服务上做文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张家口晚报》在服务性周刊策划活动的谋划、操作、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薛建立 《传媒》2001,(8):39-40
商务印书馆编辑、印刷、发行的《出版周刊这》,创刊于1924年1月。1932年1月28日,由于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的厂房,《出版周刊》被迫中断出版;  相似文献   

13.
"生活"系列周刊,指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邹韬奋主持的《生活》周刊以及继承了《生活》精神的其他相关周刊,如《新生》、《大众生活》、《永生》等。《生活》周刊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办的,原为职业教育的园地,从1926年10  相似文献   

14.
我们可以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的发展轨迹。1998年8月,号称我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的《新周刊》在广州问世。这个一开始只是由三九广告公司和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试验品,是在经历了两三年的风雨之后,几经更名(从《晨报》、《七天》到《新周刊》),最后才成为今天的模式,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和三九企业集团合办。它起先就以《泰坦尼克号特刊》和《中国不踢球》、《改革开放20年全纪录》、《弱智的中国电视》等策划轰动一时。《新周刊》创办不久,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主办的《深圳周刊》(曾名《深圳风采周刊》)创刊。同年,《三联…  相似文献   

15.
去年12月并购于香港Tom.com的台湾商周集团最近将旗下的《数位周刊》停刊,其所属资产与订户转移到《商业周刊》进行合并,对此商业周刊发行人金惟纯表示,新经济时代以这一年变化最大,一年前《数位周刊》创刊时,是网路经济信息需求量最高的时机,但去  相似文献   

16.
从“周刊”的视角看,福建有《闽北日报》的《武夷周刊》,《闽西日报》的《生活专刊》,《闽南日报》的《周末》和《闽东日报》的《星期刊》等。新时期最能反映报纸变化的是周刊,即每周一期的专刊副刊。它与每天滚动的新闻版面形成报纸的两翼,以其雅俗共赏的品质,加大了新闻纸的阅读密度,拓宽了辐射面,使区别于网络的纸质媒体有了新的阅读张力。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2007,(10):64-64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周刊”9月7日在日本创刊:此周刊每周出版一期,每期7块版面,逢周五出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近来,一种周刊模式的电视新闻栏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周刊》、《世界周刊》,北京电视台的《本周》,辽宁电视台的《今晚直播周末版》等都受到好评。这些栏目主要是对一周以来的有关新闻进行回顾,评说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及重大意义,介绍新闻背后的新闻等。  相似文献   

19.
《观察》周刊是解放战争时期有较大影响刊物,因为它宣传第三条道路,长期以来处于被批判的地位。在清除了极左思潮的影响之后,理应对《观察》的功过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其意义恐怕不限于刊物本身。 《观察》周刊的创刊 《观察》的前身是《客观》周刊,1945年11月11日由储安平等在重庆创办,是一份综合性大型杂志。当时抗战刚刚胜利,许多知识分子以为可以秉笔直书了,所以《客观》的出版,适应了这一要求,很受欢迎。但是现实与他们的愿望相距甚远,《客观》不久便夭折了。  相似文献   

20.
《红旗飘飘》第22期上,刊登了王元化同志的一篇回忆录,题目是《从<展望>到地下<文萃>》,对《展望》周刊解放前的斗争,作了翔实的报导。元化同志是党组织派来负责编辑《展望》周刊的,所以,他着重回忆了《展望》的编辑工作。元化同志的文章说:“关于这个刊物是怎样创办起来的,我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