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首都几家报纸的摄影记者诉苦: “我们报社总编室的同志(包括有的总编辑),要求报纸新闻照片直接配合文字消息刊用。”“他们认为报纸上的新闻照片只能起填空白、美化版面的作用。在设计版面时,先把消息、通讯等文字稿件作了周密安排,最后看到那里有空白天窗,再安排照片。”“有的编辑告诉摄影记者,版面已经定了,要求拍摄一张横幅的照片。”如此等等,要摄影记者去“按图索骥”。如果这些都是事实的话,请问这几家报纸  相似文献   

2.
首都几家报纸的摄影记者诉苦:“我们报社总编室的同志(包括有的总编辑),要求报纸新闻照片直接配合文字消息刊用。”“他们认为报纸上的新闻照片只能起填空白、美化版面的作用。在设计版面时,先把消息、通讯等文字稿件作了周密安排,最后看到那里有空白天窗,再安排照片。”“有的编辑告诉摄影记者,版面已经定了,  相似文献   

3.
新闻照片,是记者根据自己对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的观察和认识,用摄影的形式,采取一定的摄影技术和艺术手法,反映刹那间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事、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在有的报社里,常会听到有些编辑人员抱怨摄影部门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好新闻照片;而有的摄影记者,则埋怨编辑人员“不识货”,认为自己已经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好的新闻照片而不用。甚至有时  相似文献   

4.
随着报业的发展与竞争,新闻摄影已成为报刊提高宣传质量、增强可读性、占有广泛读者的手段之一,照片不仅用得多、用得大,而且位置也很显著,但是,在照片的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在,画面雷同,构图老套,新闻不新,缺乏个性。我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编辑没有严格把关外,与摄影记者没有把照片拍出个性和特点有关。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看似简单,到新闻现场拍一张照片,然后回到办公室做一下修改,再配上文字加以说明,最后交给相关编辑即可。实际却不是如此,新闻摄影记者拍摄出精彩的画面都是用尽浑身解数。新闻摄影记者是战斗在新闻最前沿的,因此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受照片启发的版式设计在"9·11"新闻摄影作品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画面不是飞机即将撞击大楼,也不是双塔起火燃烧,而是慌不择路的逃生者纷纷跳楼的场景.荷赛获奖作品中就有两幅作品记录了这惨烈的瞬间.第45届荷赛现场新闻类单幅三等奖获奖作品中,那位跳楼者让人难以忘却.这幅由美联社摄影记者RichardDrew拍摄的照片,当时的报纸头版未见使用,相信不是编辑没有拿到照片,而是这照片本身太过刺激,编辑不忍心使用.作为报纸如果使用这幅照片会对受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形成心理冲击、甚至伤害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报纸头版不适合使用这样的照片.但它的确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于是,它在专业人士的圈子内获了奖.这也是大众媒体和顶级赛事在照片选择标准上的冲突与尴尬.  相似文献   

7.
傅倩 《新闻传播》2010,(5):121-121
晨报自创刊以来只有摄影记者少有图片编辑,只有掌管版面的文字编辑决定着图片的使用.摄影记者对于自己图片的版式、文字都没有发言权,要等到报纸出版后才能看到照片是怎样被采用的。而图片编辑并不充分了解图片中的故事,常常使图片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由此可见,要调动摄影记者的积极性,就必须把编辑的主意和他们融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摄影记者才能拍到有创造力的照片.而建立这种紧密合作关系的基础是要有一批称职的图片编辑。  相似文献   

8.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9.
新闻照片是用照相机照出来的,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摄影记者应该把主要功夫,用在拍好新闻照片上。对摄影记者的检验,最根本是看他能否拍出好的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摄影记者不仅不应忽视文字的作用,而且应该努力熟悉和掌握这一手段。提高文字水平,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更大、更好地发挥新闻照片的效能。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没有文字不行。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无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  相似文献   

10.
谢明刚 《新闻界》2003,(6):50-51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摄影记者的座右铭让摄影记者的工作"险象环生",但为了拍摄出好的照片,谁愿意临阵退缩!摄影的特性决定了:不直面现场,画面就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在报纸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摄影记者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照片的质量。一个好的摄影记者,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高超的摄影技巧,才能出新闻摄影精品。 一、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是提高摄影水平的前提 有的同志认为,摄影记者和文  相似文献   

12.
办好一张“图文并重”的报纸,不仅是摄影记者的事,还应该是总编辑与摄影记者双向作用的调动和发挥。 总编辑与摄影记者应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从办好报纸、发挥新闻照片在报纸宣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角度上看,总编辑与摄影记者应该是一对矛盾。我从任总编辑室主任到后来任副总编辑并分管摄影工作,这十几年的夜班,我认为总编辑与摄影记者确实存在着矛盾。譬如,这幅照片发或者不发,发大与发小,发前与发后,发高与发低,总编辑和摄影记者之间  相似文献   

13.
现代报刊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采用新闻照片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对照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产生了好照片供不应求的现象。如何多出新闻摄影精品,满足报刊对好照片的需求,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是提高摄影水平的前提 有的同志认为,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不同,不一定要有太高的理论水平,只要有一定的摄影技巧,就能拍出好的照片。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新时期,新闻工作者要搞好新闻工作,必须打好理论根底,没有理论根底,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记者。江总书  相似文献   

14.
两会年年开,照片年年拍。国内有些摄影记者为了保险,去年咋拍今年还咋拍,结果就有了报纸上今年的照片和去年乃至前年的画面雷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新闻照片也一样。聪明的摄影记者给无声的照片加上一个生动的题目,像画龙点睛一样点明主题思想,于是静止的画面马上活蹦乱跳起来了,无声的人物说话了,照片上闪烁着一片明亮的光辉。有的照片看似平淡无奇,可是人们一看“无中生有”的好题目,立即理解了它的高深含义,听出了画外音,悟出了潜台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房宝树 《新闻传播》2005,(11):68-68
“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喜欢看电视活动的画面,看报纸第一眼进入视线的是生动的新闻照片。所以一张报纸没有好的新闻照片就会失去很多读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杜广成说的一番话。鹤岗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多深入现场,多下功夫,多拍好照片:要求编辑们要重视图片新闻,好照片要上头题,要给大版面。  相似文献   

17.
一、两强相对,谁执牛耳3月17日,月光照着雪地,沈阳金城宾馆-楼会议室里灯火通明,1986年度全国优秀新闻照片的评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评委们几十双眼睛盯在长桌中央的两组照片上。两组照片各有千秋:左边一组,是天津《今晚报》记者张凯林拍摄的《津门虎子》。画面上,激流穿越峭壁,浪涛飞卷,天津籍长漂队员勇战恶水,身姿矫键。这一组漂越虎跳峡的照片,有的气势雄伟,有的惊心动魄,各呈风采。右边的一组,是《解放军报》摄影记者江志顺拍摄的。其中一张黑白场景片《中华键儿勇闯虎跳峡》尤其扣人心弦(见本期本刊封底)。但见白浪滔滔,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图片编辑的职能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时代图片编辑工作与以往有何不同?让我们先回到9年前,看看那时候图片稿件的编辑流程是怎样的.那时,图片编辑每天第一项工作是收取信件,拆信封,选择可供发稿的照片;图片稿件的另一个来源是摄影记者,他们拍摄的照片在暗房工作人员帮助下冲洗出来,图片编辑在底片中挑选合适的照片,随后放大,撰写说明,最终送到照排车间.9年后,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整个过程都在鼠标点击下完成--图片编辑在互联网上浏览国内外各大通讯社、图片库的照片,在电脑里选择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虽然零星仍然有照片通过信件寄来,但是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高节奏、高效率的图片编辑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8月16日,本刊召开了部分新闻单位的青年摄影记者座谈会,会就如何提高青年摄影记者的思想、业务素质及本市日前的新闻摄影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探讨了今后进一步加强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的途径。《中国城市导报》摄影记者雍和认为:就读者来讲,文字与图片相比较,照片刺激大,读报时,首先抢先的是标题与图片。摄影记者应该一丝不苟地拍摄好的新闻照片,再由编辑精心编排版面,使之达到更好的报道效果。现在有的新闻照片是摆好架子拍摄,这种照片读者不欢迎,作为新闻记者从内心深处也是不愿意多拍这类刻板、虚假照片的,可是,实际上许多记者又都乐于去拍这类照片,因为拍这类照片拍起来便当,不用担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有的摄影记者拥有新闻线索后能够拍到好照片,而有的摄影记者拥有同样的新闻线索拍出来照片却平平淡淡呢?近日本刊记者与<武汉晚报>摄影记者周国强就这个话题进行了对话. 做好新闻摄影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