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主题活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2002年12月3日的浦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我校师生沉浸在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之中。中国人扬眉吐气,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当初的申博口号回响在耳,如今梦想成真,世界选择了中国,聚焦了上海。世博会为上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成为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只要大家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2003年的中考试题,就有一些来自现实生活的好题:一、写标语考题1“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些是申博的宣传标语。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2008年  相似文献   

3.
申博开眼界     
马年喜事多,最让我开眼界的,是咱们的祖国将要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寒假,正巧8个会址方案在城规馆亮相,我连忙赶去参观。“上海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这是此次申博的口号。来自8个国家设计大师的方案,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精美的模型同时放在一个展馆里,让人们品头论足。这8个国家的方案特色分别是:澳大利亚,自然随意开阔,一座全透明、分层式、多功能悬空桥横跨浦江两岸;日本,整个形状是几条鲜活的鱼儿在水里嬉戏;法国,花桥连两岸,一派法兰西式的优雅大气;德国,严谨细致,龙腾塔和虎跃泉相呼应;…  相似文献   

4.
“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这深情的歌声在中国申博成功的当晚一遍遍地在我们小区上空回响,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我们一家三口和着歌声唱呀,跳呀!我手拿着昨天颁发的我在上海市小学生“申博”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奖”的奖状,激动万分,虽然我年龄小,但参与申博的决心可不小。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宣传、讲演、竞赛,我———成功了,这也算是一个“可爱的小上海人”为申博做出的贡献吧!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属于中国·上海!作为上海的小主人,我光荣,我自豪。告诉你,我心中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要在世博会上当一名小记者,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5.
一、GDP首破十万亿元大关中国入世第一年 ,中国经济上新台阶 :GDP突破十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意味着中国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左右 ;年增长速度达百分之八左右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分量加重。二、中国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1 2月 3日 ,中国上海赢得 2 0 1 0年世博会主办权 ,标志着中国的繁荣稳定再次得到世界承认。上海获“经济奥运会”的主办权 ,中国经济也将再添新的“加速器”。三、十六大绘制全面小康蓝图1 1月 8日 ,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 ,提出在 2 1世纪的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并对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6.
张权 《上海教育》2010,(15):41-41
百年期盼,八年筹办,在为期半年的世博舞台上,中国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的焦点。向世界奉献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是全中国人民、全上海市民责无旁贷的使命与义务。作为一名大学生,能通过层层选拔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园区志愿者,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在我小小的世博岗位上,我手捂“中医海宝”徽章,在心中默默起誓:“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世博会志愿者,弘扬仁爱精神,践行志愿理念,争当中医海宝……奉献精彩世博,为岐黄增光,为世博添彩!”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3日,中国成功申办世博会一周年。悬挂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世博会倒计时钟醒目地标识着:“离2010年世博会还有2341天”。如何办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上海已经进入具体的谋划阶段。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为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揭牌,这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6,(4)
据说我们这一代是泡在蜜糖罐里差点淹死的一代,生活甜蜜得像哈根达斯。这算不算富足,我不得而知,但至少是幸福的,我认为。四年前,一句“中国出线啦”,震下铁血男儿三筐眼泪不算稀奇;设想华夏大地即将燃起的奥运圣火,齐天大圣的芭蕉扇未必也能应付;上海峰会的召开让我们这群上海人激动得泪流满面;申博的成功让上海的名字响彻世界。旧中国的“东亚病夫”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东亚强者”,我们可以自豪地对世界说:“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忆往昔,孔夫子曾梦呓般长叹:“逝者如斯夫……”然而历史的滚滚红尘掩饰不住中国人的豪迈:魏、蜀、吴三国战场…  相似文献   

9.
上海“申博”的成功,为地处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心地区的上南中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加快学校发展,以适应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内涵。我们认为,加快学校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朱咏雷 《上海教育》2008,(21):34-35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自2002年上海成功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以来,围绕世博会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在迎接世博会的日子里,本刊特推出专栏,与读者分享有关世博会的历史、现状,畅想世博会为上海市民带来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1.
10条横幅留下1万余个签名支持申博,上海市13所中学的高中生日前举行了签名交接仪式,用笔写下对中国申博成功的美好祝愿。此次“世博——我们让阳光灿烂,让未来辉煌”横幅签名活动是由育才中学发起,复兴中学、向明中学等多所学校共同组织参与的。在育才中学举行的签名交接仪式现场,与会各校学生代表纷纷发言,表示上海是自己的家乡,支持申博是上海高中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场参加活  相似文献   

12.
10月30日,“2003巨星炫风-超级盛典”在北京长安大饭店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不但有 LG、沙宣、BMW 集团旗下 MINI 汽车及意大利品牌 a testoni 的各位领导,会上更是众星云集,郑钧、沙宝亮、斯琴格日乐、陈琳、瞿颖、张咪、李小璐、水木年华、彝人制造均来捧场。“2003巨星炫风-超级盛典”为了庆祝上海申博成功一周年,MTV 全球音乐电视台携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在上海共同举办汇集影、歌、时尚精英于一体的大型庆祝活动。并籍此拉开庆祝上海申博成功系列庆祝活动的序幕。而《Easy 音乐世界》也有幸再次以协办媒体的身份投身如此大型的活动当中去。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富》杂志 2 0世纪最后一次“全球论坛”选址上海 ,主题鲜明 :“中国 :未来 5 0年”。全球工商巨头纷纷抢滩上海 ,世界政界要人频频亮相申城。《财富》总编声称 :“此次论坛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商机 ,这个幅员辽阔、魅力无穷的国家是未来全球商机的重中之重。”位居全球 5 0 0强之首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直言 :“当今世界未来 10年或 2 0年里 ,不会再有第二个国家能形成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 ,创造出如此众多的增长机遇。”《财富》为此次论坛公开提出“欲称雄世界 ,先逐鹿中华 !”的口号。面对挑战 ,我国何以应对 ?中国最高领导人面向世界郑重…  相似文献   

14.
有专家测算,自北京申奥成功后的未来几年中,我国将因此新增200万个就业岗位,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将额外增加0.3%。舆论普遍认为,上海申博成功,意义不亚于前者。有权威部门预测,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带来40万个就业机会,其急需的相关人才涉及传媒、会展、法律、语言、旅游、宾馆、对外经济贸易等十几类,其中会展类人才需求达数万人之多。2006年入学的新生毕业,正逢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之时。走出校门,你将心仪哪个行业?  相似文献   

15.
王本金 《新高考》2009,(10):54-55
一、走进上海,了解世博概况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2年12月3日,中国上海成功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这次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作呼应,可谓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03,(2)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的沸腾情景还让人记忆犹新,上海申博成功的喜悦又展现在人们面前。村庄角落、街头巷尾、霓虹灯下,男女老少挥舞着亲手制做的五星红旗,奔走相告:“成功啦!我们赢啦!”是呀,我们赢啦!这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成功,更是我国各族人民凝聚力的爆发和民族精神的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上,中国上海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试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海“申博”成功给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促进我国生产的发展,也给各国企业带来商机,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的增长可以拉动生产的发展C.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D.各国有共同的根本利益2.上题材料包含的哲理是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B.事物是一分为二的C.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D.量变引起质变3.“申博”成功,…  相似文献   

18.
“Shanghai,China!”2002年12月3日,一声来自世界的呼唤,2010年世博会花落上海。 世博会属于世界,世博会选择上海! 这是因为上海的精彩。上海,这颗镶嵌于世界东方黄浦江畔的璀璨明珠,终于用自己的精彩登上了“经济、科技、文化”奥运之巅。  相似文献   

19.
世界现代化历史上三次后进国追赶先进国的成功范例表明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 2 1世纪前 2 0年 ,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未来 5 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构想是 :坚持“人力资源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战略选择 ,通过制度创新 ,分三个阶段实现教育的“三步跨越”和人力资源的“两次提升”的战略目标 ,将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教材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1996年起上海进行了历时8年的被称为“10181工程”的中职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随着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目标得到进一步确认,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很大调整,特别是“入世”和“申博”成功,跨国公司大量增加,提高了上海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很多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需要与国际接轨,因此对中职培养的人才素质和类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