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家长和老师一味排斥批评教育的现状,提出批评教育的原则、方法和批评教育的一般步骤,让老师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批评教育,并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3.
王琼武 《林区教学》2012,(10):24-26
中小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时,要恰当使用批评教育口语。批评教育口语的运用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小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使用批评教育口语时要把握好批评教育学生的原则,讲究批评教育口语的艺术,注重批评教育口语在教育教学评价中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批评教育是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然而,批评教育如何做到行之有效,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是教师必须学会并掌握运用的教育艺术。批评教育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技术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形成了一个学术"怪圈",一方面专家辈出,一方面却未形成本学科成熟的思想理论及研究方法。究其原因,是缺乏从批评角度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审视。教育技术批评要在充分认识与肯定教育技术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为目标和准绳,遵从孔子思想教育体系中"和而不同"的理念,深入了解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和教育技术批评客体,以矛盾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在借鉴与吸收其他批评形态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批评"本土化、专业化,发挥教育技术批评对教育技术创新的积极功能,避免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实施情感教育要从导向激励、调控激励、驱动激励、同化激励和发展激励等方面来营造激励氛围,通过注目式批评、借助表扬来批评和转换话题式批评等微笑式批评,在教育中尊重青少年情感。  相似文献   

7.
无批评教育似乎颇具人文色彩,而实质是教育上的无知。对每个未成年人来说,批评教育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珍贵营养;而对于容易受到娇宠的独生子女来说,无批评教育简直就是让他们在危险面前信马由缰。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推崇赏识教育的今天,有必要重提批评教育,应该认识到批评教育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中小学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教师在具体运用批评教育时,会有单纯指责、粗暴触动及感受爱心、共同成长不同境界的区别,而不同境界的批评教育又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好批评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感谢批评与感谢关爱同样重要。大力提倡鼓励教育,绝不排斥批评教育。批评教育的及时性、艺术性值得研究。实际的操作更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钮丽霞 《甘肃教育》2014,(24):41-41
正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方式更是一门艺术。适度、得当的批评教育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潜心研究批评的方式方法,起到批评教育的效果。批评教育方法也是有章可循的,也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深入探究各种教育案例,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批评教育模式,讲究批评的艺术,让批评处处彰显教师对学生深切关怀爱护的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11.
批评,是对他人的错误、过失、缺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手段。不批评或开展错误的批评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又会适得其反。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地发挥批评的教育功能,又能让孩子欣然接受呢?对认知水平较低的聋童的批评教育应该做到就事论事、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批评并为孩子提出改正的方向和方法。让批评成为我们研究孩子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何秀梅 《课外阅读》2011,(11):179-179
现在中学生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往往忽视了批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本文指出批评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巧妙的批评、无声的批评、善意的批评、诚恳地批评、严厉的批评五个方面的阐述,阐明任何正确地使用批评。教师应慎重对待批评,要发挥批评的功能,必须掌握批评的艺术,能达到批评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批评,是对他人的错误、过失、缺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手段。不批评或开展错误的批评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又会适得其反。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地发挥批评的教育功能,又能让孩子欣然接受呢?对认知水平较低的聋童的批评教育应该做到就事论事、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批评并为孩子提出改正的方向和方法。让批评成为我们研究孩子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批评的艺术     
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倡导教书和育人两大主题。现在教育界围绕育人提出很多研究课题,赏识教育已经成为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面对学生的种种缺点或错误,我们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要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育人目的,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能不讲究批评的艺术。笔者认为,委婉和幽默的批评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化刚为柔,使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进而自己觉悟,改正过错。  相似文献   

15.
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效果,这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探讨的问题。在中学教学中,更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注意把握批评的度,不然,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笔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广大教育工作商榷。  相似文献   

16.
<正>批评是教师对学生不恰当的思想言行给予否定的评价,是思想教育的一种手段。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无力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加以利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批评是柄双刃剑。  相似文献   

17.
周丽宏 《中国教师》2009,(Z1):430-430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思想品德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批评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运用批评教育手段时,我们要充分注意批评的目的、要素及语言的综合运用,同时做好批评的后处理工作,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玉红 《中国教师》2012,(20):76-77
<正>"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等无批评式教育的提法越来越热,舆论呼吁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批评的方式被否定与抛弃了,仿佛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过多地强调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却忽视了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与调控。教师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即使是批评,也"和颜悦色"润物无声",不敢太过严厉,怕引起学生消极的情绪反应,招来家长的误解。实际上,批评和表扬像鸟儿的双翼,在教育学生中缺一不可。批评好比园丁手中的剪刀,既要修剪树木的枝杈,又不能伤其成长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宋亮 《教育》2012,(2):26-27
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支持对儿童实施惩戒教育,他认为:“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无批评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因为经不住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拒绝批评,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成功教育并不排斥批评,但批评要比表扬更有艺术。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