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翔翥在《"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句新译》一文中将"窈窕"解释为"漫游""游荡"等义,"崎岖"解释为"跋涉""奔波"等义。此解虽有新意,但无诗意。推究诗人写作此句的心理,既受全文句式的约束,又突出了表意的重点,强化了诗人当时悠游的情态。从诗家语的角度解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些不合语法的诗句,体会其背后的诗情。  相似文献   

2.
从跨性别交际失误看性别语篇系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和女性属于不同的语篇系统(diScourse system),因此,在跨性别交际中常常会出现交际失误。两性语篇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意义的解释框架(interpretive frame)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讲述了男女意义解释框架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实时电视播控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系统的结构,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和获诹,数据库与实时数据处理,推理与解释,深层知识向浅层知识的转换等。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测控电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利用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制作了容器自动输送与喂料演示系统,解释控制电路与传感器检测电路作用;利用三维足形扫描仪制作的扫描视频介绍平台直线运动及利用结构光测量过程中涉及的单元电路;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模拟工作台移动及加工过程,了解数控铣床控制系统及有关电路组成。制作的三个典型测控系统课件已用于测控电路、现代电子技术及应用等课程的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季敏 《现代语文》2014,(2):39-41
传统的训诂学在解释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时,往往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词义互证的方法,本文针对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对《论语·卫灵公》中"与"字的解释,通过调查其在先秦文献中的用法,从句法的角度为此句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论据。通过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在解释词语的时候,从语法系统角度考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崔元 《现代语文》2006,(7):121-122
汉语的语义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聚合关系和某些组合关系中的语义单位构成的,各个年代的语义系统各自成为一个共时系统,但又具有在历史中存在并按一定规律不断演变发展的性质。要想探求汉语语义的演变发展,就必须从古代汉语入手,追本溯源,分析汉字最早的造字缘由和本义,进而分析其引申义,并分析出各个时代的语义场,对汉语有更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传统对语义的研究包括形训、声训和义训,通常形训l以小篆字形为标准。因为在金文甲骨文发现之前,小篆是最古老的文字,而且有许慎《说文解字》整理的。现成的材料可用。甲骨文和金文发现之后,《说文解字》中对字形的解释就暴露出许多错讹,因为小篆的字体变化使许多字已经失去了造字之初的形状,误导了对汉字字形的分析,因此研究汉语的词义应从甲骨文金文开始。甲骨文字形非常不固定,到了金文中汉字字形开始渐渐稳定,所以本文试图在戴家祥《金文大字典》的基础上,从金文中的言部字入手,分析言部字的造字原因和本义。“言”部字构成的也是一个语义场,但相比于各个时代的整个总语义场,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我们把它称作词义系统。  相似文献   

7.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系统理论介绍到中国后已被用来解释阐述了多种文化现象,其深刻性和指导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鲁迅先生的异化翻译理论,发现异化理论的出现并非偶然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封孝伦著《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一书,从人的生命出发,从人的生命需要的角度去解释审美现象,对美学的研究作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本文从认识上的创新,理论上的创新,价值观的创新三方面对封著在美学研究中的贡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广义系统的几类表达形式,列举广义系统在实际问题中的几个典型例子,并总结广义系统的各种不同名称,提出并总结广义系统与常微分系统不同的几个特性,最后简要介绍广义系统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小系统和一个大系统,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旨在通过研究以求得课堂教学效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明确地提出了形、音、义三者互求、古今形、音、义六者互求的观点,把形、音、义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互相关联的、发展变化着的系统。本文结合训诂的发展以及段玉裁、王念孙的训诂实践,探讨了《广雅疏证序》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提出段玉裁的现,或是传统文献语言学发展的必然。它对全面认识形、音、义的关系,对语言进行整体的,全面的考察,指导我们进行共时语、历时语的研究,仍有着现实意义,并强调指出其思想的精髓也先萌于现今普通语言学中的一些原则理论。  相似文献   

12.
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翻译学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式用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特别是其中的系统演化原理,并参照科学学中的科学发展理论和科学史,对元翻译学中的翻译学演化模式和发展史予以系统的考察,本文认为,翻译学作为一个科学系统,其发展过程基本符合系统的一般演化模式和科学系统的总体发展规律,从古至今先后经历了古代翻译学时期的朴素综合,近现代翻译学时期的还原分化和当代翻译学时期的辩证综合三大阶段。  相似文献   

13.
师生交流系统的一种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P技术,为开发功能强大的动态网站提供了简单、高效的途径。本文从系统开发工具、系统功能、系统实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用AsP构建web网站中的师生交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基于状态空间的一般粘性阻尼系统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一般粘性阻尼系统的响应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位形空间下不能应用振型叠加法对该系统进行响应分析,需进行空间转换,借助状态空间来完成响应分析,并给出了在状态空间下对系统响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灰色系统理论在烟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本文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其在烟草领域中的三个应用:关联分析、预测、综合分析,最后,分析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烟草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俊友 《地理教育》2013,(12):48-49
中学地理教科书是一个为教学服务的知识功能系统,由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三部分构成,这三者之间的自身特点和相互联系构成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结构。其中,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系统是指由地图、照片、示意图、景观图等蕴含地理信息的图像组成,用以表示、解释、揭示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系统,是地理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图像系统中的图像往往和课文系统中的文字相互补充、相互解释;作业系统中的很多习题也是以图像为载体呈现。自20世纪9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对英国和德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进行了较长时间研究,本文就这些研究进行概述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动批阅是数字化教学平台与智能化教育评价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基本功能。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批阅模型逐步成熟但其内部结构复杂且决策过程不透明,导致用户难以信任其批阅结果并影响大规模部署。本研究提出了可解释自动批阅模型的基本框架,包含自动批阅基础模块、自动批阅解释模块与自动批阅交互模块。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可解释自动批阅模型的实例并嵌入智能导学系统开展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可解释自动批阅模型的智能导学系统,有效提升了学习者对自动批阅功能和系统整体的信任度,也有助于提高技术接受度,交互模块的解释性信息也不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可解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开展自动批阅的研究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组建学校机房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解释了多媒体的概念,以我校机房建设的体会为例探讨了如何自动手组建并维护学校机房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并对多媒体信息的教学作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男性和女性属于不同的语篇系统(discourse system),因此,在跨性别交际中常常会出现交际失误.两性语篇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意义的解释框架(interpretive frame)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讲述了男女意义解释框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软件工程化开发方法角度出发,讨论了基于SA/SD分布式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在《学生选课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分丰结构性能。同时,也讨论这种方法在再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