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生伤害事故是学校中最常发生的一类事故,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此问题给予了明确的规范.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自身在此类事故中应承担何种责任仍存在困惑,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彭容 《现代企业教育》2007,(8X):109-110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最核心问题就是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问题,该问题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处理至为关键。学校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原则,特殊归责原则应为过错推定原则;学校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不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最核心问题就是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问题,该问题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处理至为关键。学校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原则,特殊归责原则应为过错推定原则;学校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不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在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同时,也严重困扰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文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就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一番探讨,希望各类学校引以为戒,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都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做了规定.基于教育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特殊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保护与被保护关系,法律要求学校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学校若违反该义务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应依法承担民事侵权法律责任.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不能只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在特殊情况下,学校还要承担过错推定责任甚至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赔偿责任问题,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是教育关系,而非监护关系或契约关系.相应地,学校所承担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应为过错责任,而非基于监护关系的无过错责任或公平责任.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责任一旦确立,学校就应对自己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学校应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制度保障,学校损害赔偿的责任往往无法落实。笔者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参照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承担进行质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生伤害事故是困扰中小学校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事故处理。而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更是让学校不堪重负。因此,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如何进行合法、有效的抗辩,是中小学校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保障学校合法权益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校园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近年来因为校园学生伤害事故而发生的校园伤害索赔案,一般都将学校列为被告,且赔偿数额一般也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围绕学校赔偿责任这一焦点问题,引发了很多的争论.这些争论和分歧实际上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如何;二是学校和学生家长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三是学校和家长谁承担举证责任;四是法院对法律事实如何认定;五是学校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等.  相似文献   

10.
<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0条对于学校补充责任的规定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正确理解该条规定的意旨所在,从而正确地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则是实务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从该条规定出发,以学校补充责任的内涵为切入点,对学校补充责任做一简要要件构成分析,同时对学校补充责任适用的若干问题做初步的解答,以期对指导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行业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令第12号正式颁布,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保护学生、学校合法权益为基础,突出强调了学校依法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积极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界定了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承担的责任、程序及赔偿等.  相似文献   

12.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解决棘手的校园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明确了学校与学生的非监护关系,强调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根据管理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与事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更好地理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笔者试从侵权理论和司法实践方面,作一些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学生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对于学校应承担何种性质的责任,以及应将其视为何种法律性质的案件加以处理等问题学界存在一定分歧.本文在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相关条文规定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性质,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完整的学生伤害事故侵权责任体系.并对涉及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构成要件的归责原则,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过错认定,免责事由等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加以了具体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也逐年增多,受害者家长提出的索赔要求少则几万元,多则高达上百万元,学校苦不堪言。学校与学生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伤害事故发生后应当如何界定学校的赔偿责任?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伤害事故日益增多,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也在逐年增加,高职院校迫于社会压力和维护学校声誉,全部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或本应承担较轻的赔偿责任却承担了过于沉重的责任。如何妥善地解决学生伤害事故,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界定我国高职院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便更好地解决学生伤害事故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处理中小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分担时,存在专门立法层级低且适用依据不完善,中小学校承担补充责任有争议,监护人过失视为被侵权学生过失,受害学生自杀、自残时学校责任确定不清等问题。应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担规则,以正确处理中小学校的替代责任和过错教师的最终责任、中小学校的补充责任、中小学校因被侵权学生过错的分担责任,以及第三人、学校和被侵权学生及其监护人的三方责任分担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范围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生伤害事故必须有学生伤亡,如果没有发生学生伤亡,只是建筑物倒塌或其他没有学生伤亡的事故,就不是我们分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必须是在学校管理的范围内发生的学生伤亡事故。比如上课、在学校内的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时发生的学生伤亡事故。学生伤害事故并不是学校都要承担责任。因此,确定学校责任是解决学生伤…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校、幼儿园是未成年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最近几年来校园经常发生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引起不少民事赔偿纠纷。对校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学校的法律主体资格、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适用责任的原则以及处理办法和措施进行论述,对校园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的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的特点决定了其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环节,但在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后的责任承担问题一直是多方讨论的焦点。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把学校的过错责任作为一般原则,《最  相似文献   

20.
在千呼万唤之中,2002年8月21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许多校长和教师为之欢欣鼓舞,认为<办法>的出台终于使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有法可依了,但也有人认为<办法>本身就存在着种种缺憾,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