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与向下超越——《反抗绝望》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晖 《中国文化》2008,(1):144-150
整整二十年前,我以此书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我至今记得由唐弢先生、杨占升先生、严家炎先生、樊骏先生、刘再复先生、何西来先生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向我提问时的情形。答辩之后,钱理群先生代表“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向我约稿,他们那时正准备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一套学术丛书。钱先生年长我二十岁,从1983年经王得后先生介绍相识之后,他一直支持我在鲁迅研究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美的使者     
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饭琢武教先生以其拍摄的中国十几个省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结集出版了《摄影的力量》。先生走过的省市我都走过,先生拍摄的景观我都熟悉。然而,捧读先饭琢武教先生的摄影作品,我仍然被摄影蕴涵的巨大力量强烈地震撼了。  相似文献   

3.
记得是1991年的初冬时节,我的同事葛晓音教授从南京开会归来,提及程千帆先生对我的研究相当欣赏。最初的反应是,先生因追念我的业师王瑶先生而“爱屋及乌”。若干年后,读张伯伟君《(程千帆友朋诗札辑存)题记》,其中有“如北京大学的葛晓音、陈平原,复旦大学的陈尚君等,都是受到千帆先生重视的青年学”,方才明白葛教授的转达明确无误。  相似文献   

4.
有感于张岱年先生的来信田芳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张岱年先生今年二月十八日给张岂之先生的信。岱老的信这样写道:"接来信,十分高兴!提高人口素质,确是一个重大问题,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有益于提高人口素质,此乃吾辈所应负担的历史任务。我们不是复古主...  相似文献   

5.
郭预衡先生的《中国散史》,仅就体例而言,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似乎与传统的学史并无二致。但细味其形式与底蕴,其体例神似司马迁《史记》,其笔法深得鲁迅韵致。通观全书,尤能见出先生的学养、识见和功力。兹以先生所叙清初学变迁而论列之。  相似文献   

6.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陈寅恪先生的洽学方法时说:“寅恪先生曾在几个欧美国家留学,在德国时间更长,受业于Heinrich Lüders(亨利希·吕德斯)诸大师,学习梵语及其它古代语言文字,深通德国学者的治学方法。结果他把中国考据学和德国考据学严密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再济之以德国的彻底性,写为文章。  相似文献   

7.
郑翔 《中国文化》2008,(2):129-130
我知道国学是源于一件很意外也很特殊的与国学界的因缘。就是2003年,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夫妇骨灰安葬的事是由我完成的,这本来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工作而已。陈寅恪先生生于1890年,1969年去世,可是先生去世后30多年一直没有安葬。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澳门回归之际,艺术工作纷纷推出新作,欢庆这一历史盛事。其中,从事艺术创作的特艺(双手)书法家寒夫先生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他创作了传统对联双手书法作品,并分别将上联“庆澳门洗雪国耻重振海外赤子中华心”赠给澳门特首何厚铧先生,下联“贺香港繁荣昌盛再抒龙的传人民族情”赠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  相似文献   

9.
编后     
《中国文化》终于又和学界朋友见面了,我们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感到愧疚。这期间,本刊学术顾问印度学学者金克木先生、人类学学者张光直先生相继仙逝。老成凋谢,学苑咸悲。而2000年8月6日,是我国东方学学者、本刊学术顾问季羡林先生九十华诞,兹以寿序代编后,以为祝贺。  相似文献   

10.
西藏歌舞团团长,国家二级指挥,中国音协会员,西藏音协副主席,中国合唱家协会理事。欧珠多吉1960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从师著名音乐教育家丘建华先生学习小提琴,毕业后,任西藏歌舞团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随后,赴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学习专业,从师于著名指挥家黄晓同先生和著名合唱指挥马革顺先生,并得到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的指教,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院。欧珠多吉有较深的艺术修养和造诣,他的指挥动作准确严谨,手势清晰,对比鲜明,富有激情,处理作品风格独特,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他曾指挥、创作并上…  相似文献   

11.
《周人秘史》评介王世雄著名考古与史学家唐兰先生逝世前,曾向人说过,希望能根据建国后出土的丰富文物,结合文献记载,写出一部完整的《周史》。先生的这个愿望,终于由周人故乡的学者、陕西历史博物馆史学专家杨东晨先生来完成和实现了!《周人秘史》(《周兴亡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我国教育家群体中,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有两位:一位是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再一位是办南开学校的张伯苓先生。关于蔡先生的研究已趋深入,有关资料经过专家整理陆续出版,专题研究的论文和著作为数不少,总之蔡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宝贵资源。可是关于张伯苓先生的研究和评价尚有不足之感,一来缺少系统材料的发掘和整理,二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和伯苓先生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实际贡献尚不相称,这是令人遗憾的事。  相似文献   

13.
张金岭先生的专《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于2001年6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付梓出版。晚宋研究成果,较早的有张荫麟先生《南宋亡国史补》以及全汉升先生《宋末的通货膨胀及其对于物价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晚宋史研究述开始增多,张先生在本书绪言中已有  相似文献   

14.
徐中舒先生,我国著名的古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一出生,1991年1月9日病逝,享年94岁。 先生长于安徽省怀宁县,怀宁即今安庆市,安庆自古人杰地灵,其地处长江中下游,有明代隆庆四年(1570)所建振风塔为标志,登塔眺望,巍巍龙山,浩浩长江以及全市景色,一览无遗。五四运动的旗手陈独秀亦同为怀宁人士,两家日后入川寓居江津,尚有往来,(参见徐亮工,《徐中舒先生生平编年(未定稿)》“1938年”条,刊《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也算是一段佳话。 先…  相似文献   

15.
学习袁珂先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国政协常委、原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今天社会科学界的同志们隆重聚会,庆贺袁珂先生80寿辰及从事神话研究50周年。我谨向袁先生表示诚挚的祝贺,祝袁先生健康长寿!并向社会科学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出席会议的...  相似文献   

16.
志贺直哉先生与“摘花花神”刘艳萍编译志贺直哉先生晚年一直深爱一幅《摘花花神》的名画。在他的客厅里挂着梅原龙三郎、安井曾太郎、板本繁二郎等画家的画,而在先生座椅对面醒目的位置上却挂的是这幅《摘花花神》,而且先生后期住院时还把它带到了病房。这幅复制完美的...  相似文献   

17.
寒冬已逝,初春将至。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如约来到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官邸,采访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明义先生即是我此行的目的。热情的大使先生在一个洒满阳光的房间里接受了我的采访。  相似文献   

18.
柳田先生《古尊宿语录》在中国已由国家书局正式出书,这是继民国二十年圆瑛所出影印本后、六十馀年来第一次出版发行的国家级图书,是武汉大学教授萧父先生和吕有祥君点校的。六十馀年来世界多变,我们国家还经历过一场抗日战争,民国板早已不存。我曾向上海圆明讲堂询问,也在宁波阿育王寺寻觅过,均未见。《古尊宿语录》我在抗战时期就想找此书,找了半个世纪,直至此次点校本出,始得通读全书。我曾与萧父先生通信讨论这部语录的刊刻问题,有一信刊于中华书局《书品》上。后来萧先生将先生的《古尊宿语录考》日文本寄给我,拜读以后,方…  相似文献   

19.
一卢作孚先生的事迹以及他一手创建的民生公司的成就,我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有所耳闻。当时,雅礼中学由长沙迁至湘西沅陵,我是雅礼中学初中部的学生。抗战胜利后,我转学到南京金陵中学读高中,同班同学卢国纶是卢作孚先生的三儿子,我们都是寄宿生,住在金陵中学的“口字楼”三楼,卢国纶就在我隔壁的房间里,朝夕相处,时间长达两年半,直到高中毕业。从他那里,我对卢作孚先生的持家、为人、尤其是创业精神,又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高中毕业迄今整整五十年,不久前卢国纶来京与我相晤,我们都老了。 卢作孚先生的长子卢国维的长女卢晓蓉…  相似文献   

20.
旅日画家金醒石是我的朋友,在我和金醒石众多朋友的眼中,金醒石是一个幸运之神频频惠顾的幸运。1963年出生于北京的金醒石,很小就师从中名书画家萧劳先生、姚有多先生、曹环义先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