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沈默 《新体育》2014,(2):86-88
23年前,辽宁曾为中国足球拿到亚洲冠军。23年后,恒大的投资狂潮,换来了中国足球10年低谷中的又一次辉煌。2014年,亚冠会进入“中超时代”吗?  相似文献   

2.
足球中超联赛申花队以0:1负于辽宁队。申花队何以会输给“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要球星没球星的草根球队”呢?媒体认为,他们身上严重缺乏一些东西,“平常心”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秋季 《新体育》2004,(4):36-37
2004年2月1日这天是哥伦比亚足球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驰骋足坛长达22年之久的哥伦比亚球星、绰号“金毛狮王”的巴尔德拉马在巴兰基利亚大都会足球场踢了他的告别足球赛,众多拉美球星组成的哥伦比亚朋友队和世界朋友队作陪。赛后,“金毛狮王”挥泪向在场的5万多名球迷告别,他的新角色将是足球教练,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从事足球以外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王鹏 《垂钓》2014,(7):20-23
“他有速度、力量、体能、技术、意识、勇气,他不仅身体强壮,而且精神坚强。”英格兰名帅维纳布尔斯曾经这样评价葡萄牙球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以下简称“C罗”)。英超强队阿森纳的主教练温格也十分清楚C罗的能力,他抛弃了“世界最佳之一”等陈词滥调,直接把王冠戴在了C罗头上。温格这样说:“克里斯蒂亚诺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因为他将职业足球生涯中最难的两件事完美地融合起来——风格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文华 《新体育》2020,(2):80-84
从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新秀大显身手,到2019年11月欧洲大牌俱乐部耗费巨资签下十几岁的青少年足球新星,新世纪开始的“足球从娃娃抢起”的热潮进入新阶段,竞争娃娃球星更加激烈,形成一条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6.
魏华 《新体育》2003,(11):42-44
在南美那片神奇的足球沃土,以特点突出、个性极端著称于世的阿根廷足球深受球迷的迷恋。从探戈王国走出的世界级球星也一直源源不断,他们都以技艺绝佳、个性鲜明著称,而在近20年占尽风流的球王马拉多纳与战神巴蒂斯图塔,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高傲、任性、桀骜不驯让马拉多纳得到了“独狼”的称号,而球迷则赠予巴蒂“战神”的桂冠。两人的性格或许有太多的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惊人地相似,都是足以令任何对手胆寒的可怕对手!马拉多纳永远是那么镇静、沉着。他  相似文献   

7.
足球的存在不依赖于媒体,但商业足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媒体,商业足球的长足发展和巨大成功更是依赖于媒体之间的互动、联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果没有电视、电脑、报刊三种信息载具的介入及互相配合,以各自的媒介特性吸引并留住各自收“视”行为习惯的一群人,就不会有今天繁荣的足球产业。媒体之间互动联动,合力将足球营造为社会时尚,成就了作为世界名人的球星。可以说,正是媒体为吸引受众而形成的互动与联动之势,成就了今天万众嘱目的足球产业。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日本足球飞速发展,从亚洲杯冠军到世界杯常客,再到女足今年夺取世界杯;从中田英寿在意大利红极一时,到小野伸二、中村俊辅等球星在欧洲打出一片天地,再到如今日本球员遍及欧洲,成为众豪门争相买进的香饽饽。尤其当19岁的宇佐美贵史今夏加盟拜仁,18岁的宫市亮也顺利拿到了劳工证留在阿森纳,日本的年轻球员都在欧洲豪门登堂入室,标志着日本足球已经开始了黄金时代。在身居日本的中国媒体人李志红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策划下,《足球俱乐部》从本期起,将每期推出一篇关于日本足球的文章,由李先生邀请日本足球记者专门撰写,意在向中国读者揭示日本足球发展的内因,并作为中国足球人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王红 《网球天地》2013,(12):104-107
当今网坛球星提起第二运动选项时大多数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足球。纳达尔、乔科维奇、费德勒、穆雷等大牌球星,在职业同球赛事之余也会出现在足球赛场的包厢中观看足球比赛,今年的伦敦总决赛上,比赛之余,乔科维奇、纳达尔不忘忙里偷闲去现场观看欧冠比赛,他们不仅是当今网坛的大牌球星,还是足球包厢里的忠实粉丝,甚至有些球员身在阿球场,却做着足球梦。  相似文献   

10.
张林栋 《新体育》2012,(5):82-85
足球曾是大连的“城市名片”,但如今他们只是中超的一个配角。在职业足球陷入低谷的今天,这个城市的草根足球正在悄悄地生根、发芽,等待另一个崭新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桑巴独舞者     
《当代体育》2011,(15):44-47,43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足球领域从来不缺少巨星的巴西却突然失去了引领世界球迷目光的人物。众多球星或隐退、或低迷,就在人们开始担心黄衫远征军在欧洲的地位时,马塞洛站了出来,他不但勇敢地扛起了"卡洛斯二世"的大旗,更在这样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肩负起了复兴足球王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中球场上,有众多令人羡慕和喜爱的球星,你想知道他们是如何成长的吗?我们特别为你奉献一位“虚拟”的超级球星的成长经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足球的发展和奇妙。升起,落下,再升起,像每一颗星星一样,第一个足球英雄,吉米·科利斯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足球徘徊几十年,终于又再一次步入低谷。原因固然很多,但只是以“足球是圆的”一句措词来解释这一切恐怕令人难以接受。人们在反思中,不只一次地感叹:中国缺少“球星”。“球星”对于一支足球队来说,其作用举足轻重。阿根廷由于有了马拉多纳而称霸1986年世界杯大赛;以普拉蒂尼为首的中场“铁三角”把法国队引入辉煌历程;而巴西队之所以在世界杯大赛中屡遭失利,但仍在世界足坛占据显要地位,原因更在于有一大批闪烁的球星。综观中国足坛,引人注目的球星实在太少,即使在亚洲也差强人意。在苏永舜时代,我们还拥有古广明、沈祥福等优秀边锋,但由于缺少一个有冲击力的中锋而使进攻难以奏效。毋庸讳言,当时的这支国家队可以说是中国足球现代史上最好的一支球队,容志行作为中场核心在亚洲足坛颇负盛名;而后却每况愈下,到曾雪麟时代,由于缺乏优秀的边锋,中国足球传统的两翼齐飞打法为“小、快、灵”所代替,李辉、秦国荣、赵达裕作为当时颇具代表性的优秀选手并没有焕发出更多的光芒而解甲归田;无疑,人们对曾率中国少年队、中国青年队冲入世界舞  相似文献   

14.
微博     
在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退休的消息传出后,另一位副局长蔡振华突然浮出水面,由他分管足球一事如今被炒得沸沸扬扬,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本月最“烫口”话题。  相似文献   

15.
足球的存在不依赖于媒体,但商业足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媒体,商业足球的长足发展和巨大成功更是依赖于媒体之间的互动、联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果没有电视、电脑、报刊三种信息载具的介入及互相配合,以各自的媒介特性吸引并留住各自收"视"行为习惯的一群人,就不会有今天繁荣的足球产业.媒体之间互动联动,合力将足球营造为社会时尚,成就了作为世界名人的球星.可以说,正是媒体为吸引受众而形成的互动与联动之势,成就了今天万众嘱目的足球产业.  相似文献   

16.
现代足球的发展在强调球星个人作用的同时,更注重球队整体的攻守平衡。球星是球队整体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球星的作用建立在整体的水平之上,球星的特长只有融于整体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球星与整体的关系,为最大潜能的发挥球队整体水平提供有效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7.
球星是足球的魅力与灵魂,优秀的球星于一支球队更是绝对重要。如今,德国甲级联赛中的“EI-Ba-Bo”组合正在验证着这一事实。他们一改德国足球那刻板的旧貌,使进攻变得更加流畅,比赛更具有观赏性;他们包揽了本队入球的70%,球门在他们面前似乎加大了一倍;在他们身上人们仿佛看到了鼎盛时期米兰三剑客的身影,犀利的攻击力令对手望而生畏。他们就是斯图加特的“魔鬼三角”埃尔博——巴拉科夫——博比奇。  相似文献   

18.
看到封面醒目的“中国足球寻找重启键”,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说句实话,本人切实感受到中国足球沦落到如今的境地原因自然有很多,但是不断重复错误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我认为《再难,也要重新走出去》的“健力宝模式”是有弊端的:  相似文献   

19.
足球兴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现代足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文明视野与现代化理论表明,文明创生决定着中国足球的命运,当今中国足球改革困境在于,传统文化形成了顽固的路径依赖,集权体制难以走出垄断创新思维,足球改革亟需制度攻坚.中国足球命运令人期待,拷问着领导集体的创造性,足球改革应反思执政理念与治理结构的合法性.面临多种困难,必须清醒,“拖着走”没有前途,“领着走”才是希望.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西班牙足球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梳理,认为西班牙足球经历了历史发展的4个重要时期,即二战前的发轫时期(1945年前)、佛朗哥政治足球时期(1946年至1975年)、民主化时代的变革(1976年至2000年)、新千年后的崛起(2001年至今)。并且认为促成西班牙足球走向崛起的成功因素包括:文化层面,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多元性与碰撞性是西班牙走向“艺术足球”顶峰的内部核心动力;管理层面,民主化背景下足球管理体制、足球法制、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促使西班牙足球走向制度治理;人才层面,西班牙大众足球基础的夯实以及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的改革与科学化构建是西班牙足球走向崛起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