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南京市山西路小学四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每当新学期开始迎来又一批新生时,我都会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告诉家长:让你们的孩子拥有一本曹文轩的作品。为什么我对曹文轩的作品如此厚爱?  相似文献   

2.
吴莉菊 《山东教育》2004,(36):24-24
孩子一来到世界,就开始牙牙学语,他是社会的一员,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欲望。让孩子尽快熟悉交往环境,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是每个家长和老师所期盼的。怎样让孩子拥有这种能力?我认为,首先必须让孩子准确掌握和运用形容词。因为形容词是表现人或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词。幼儿灵活运用形容词,能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3.
一年来,我一直在深思一个现象:上课我示范时,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活动开始时,学生们跃跃欲试;下课时,孩子恋恋不舍的眼神……是什么促使我拥有如此欣慰的课堂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4.
幼儿在涂鸦的时候所表现的往往不是一个题目,而是一种心情。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宣泄感情,表达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所以细心观察孩子每次游戏时的作品,仔细地分析孩子的绘画语言,会有利于我们更真切地了解孩子。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收集孩子的涂鸦作品,尝试从孩子的绘画语言中去看孩子,这样的经历给了我很多触动。下面我就结合几幅作品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5.
“最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徐冬梅曾说“推广儿童阅读,从成人开始,从最影响孩子、最关心孩子的成人开始。让关心童年的人们懂得童年,拥有一颗永恒的童心。”基于这一理念,近一年中我已组织开展了五期班级“亲子阅读”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咨询台     
《早期教育》2007,(11):25-25
《怎样欣赏孩子的作品?》;我女儿从2岁开始就非常喜欢画画,她是否具有美术天赋?该送美术班学习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孙立岩 《吉林教育》2009,(7):104-104
在我的幼教生涯中,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让我记忆犹新,而围绕这个孩子发生的事更是让我刻骨铭心。也使我懂得如何要让孩子拥有一颗爱心。  相似文献   

8.
一封来信     
我是一位学生家长,《课外阅读》伴我们母女走过了三年多的快乐时光。女儿上小学起,我就尝试给她订阅过许多杂志,但没有让我们中意的,直到孩子上四年级,我咨询了一位高中语老师,她向我们推荐了《课外阅读》。开始,我从学校的阅览室借回来自己看完后给孩子讲,母女俩都觉得获益匪浅。我干家务时,孩子就自己拿起来读,读上就爱不释手。借了两期后就强烈地想长期拥有,于是全家一致决定自己订阅。  相似文献   

9.
要教育孩子.首要的是了解他们。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并阅读“80后”作品.觉得这群孩子的书写与其说是“青春的躁动”.是肆意的宣泄情绪.不如说是他们青春的搏击、对存在的追问,是一代人生命的疼感。显示出许多生冷怪酷。比如,我刚刚读了王小立《任凭这空虚沸腾》等几部最新的“80后”作品.这些作品拥有敏感纤细的文笔,  相似文献   

10.
严英 《学前教育》2004,(12):19-19
我组织了一次手工活动,目的是让孩子通过搓、捏、粘合等技能塑造跳舞的人。活动开始时,我操作手脚可以活动的芭比娃娃表演舞蹈,然后让孩子自己创造跳舞人的各种动态。孩子们认真地做手工,我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创作情况。当我走到丰丰面前时,他下意识地用两手遮住了作品。我想看个究竟,便站在他的身后,发现他做的跳舞的人的胸前有两个包。  相似文献   

11.
让孩子做主     
年年做作品,年年要创意,年年重复着这些事儿。虽然有很多老师说到了创意是如何想出来的,是如何的吸引学生的,但我却一直认为,创意一定要来源于孩子的身边。从2004年开始,我认真的带着每一届的作品,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都有。别看年纪不一样,可回答我的创意都基本相同,奥运、小发明、未来的城市、外星人……往往让我觉得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2.
编前语:孩子的青春期可能是令父母最欣慰的时期,因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在日渐成熟;可能也是最烦恼的时期,因为孩子开始出现了逆反心理,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很可能就做出了什么错事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解决事物有了自己的方式,怎样引导孩子,让孩子用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过失,对待自己不公平的际遇,是父母应该思索的问题。来话者:我的孩子现在14岁,上初二,在班里还是课代表。最近他和同学打了一架。打架的起因是由于那个同学在老师面前告了别的孩子的状,他看不起这种行为,打抱不平,就和另外一…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小舞台里有缓缓的音乐在流淌,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孩子们从小班到大班三年的精彩瞬间,有家长看着看着开始轻轻擦拭眼睛,而静静站立在一边的我,早已经是泪眼婆娑……这是每一次在送别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孩子时经常出现的场景。跟孩子在一起,用相机为他们记录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早已成了我工作的一部分,到孩子们毕业时,我会整理出部分照片,做一本电子相册,和家长、孩子一起,在毕业典礼开始前重温那段美好时光。这些美好时光,丰满了我的人生;和孩子们共同拥有的美丽过往,成就了我的梦想。二十多年来我拥有了无数和孩子一起的美丽过往……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位拥有3个小孩,年已43岁的母亲,拥有理学硕士学位.我也是靠外送比萨饼维持生计.在家和孩子们一起呆了4年后我才干起这行.在家整天照看自己的孩子对于许多女人而言是梦寐以求的机会,但它对我并不合适.我开始感到消沉,决定找一份工作这样才能更好体现我的价值.我上夜班时,丈夫就会在家,所以我们不必托人照顾孩子了.  相似文献   

15.
制作抹香鲸     
春季里的一天,我园四个全托班的孩子一起参观了海洋馆。过了几天,全托三班作品栏上一条大鲨鱼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每每走到这里,他们都会驻足观看、议论。这以后,我班幼儿也提出想做一条大鲨鱼。“海底世界”系列活动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起点     
“我希望我的孩子拥有梦想,我知道及早开始阅读可以让孩子实现梦想,但是我该如何帮助孩子热爱阅读,学会阅读?”几乎所有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尤其是新手父母,最希望得到的可能就是一份按部就班的书单,似乎这样就做好了阅读的准备。但是,相对于一本书或者一份书单,父母的早期阅读意识可能更为重要。本期,我们就从阅读的起点出发  相似文献   

17.
作家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孩子们都有一颗天真、幼稚的心灵,它需要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而给予孩子们阳光和雨露是教师的责任。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时常留心去寻找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赞赏孩子的每一次尝试。在一次教四年级学生做人物发型设计的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剪出的发型较单一,少有造型新颖的作品。我在巡视指导时发现一个学生正往抽屉里塞放一张剪纸作品。于是我请他把作品拿出来。他十分不情愿地一边递出作品,一边小声地嘟哝着:“我剪得很丑”。我一看,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18.
齐宝清 《早期教育》2006,(10):31-31
“由于工作繁忙,我不能经常到幼儿园去接女儿,所以很遗憾从来没有欣赏过孩子的作品,今天通过网络欣赏到了孩子的美术作品集,不敢相信我的孩子还能画出这么美丽的图画!太感谢老师了!”  相似文献   

19.
心愿     
毓衽 《早期教育》2008,(2):25-25
从女儿出生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憧憬着她美好的未来,我渴望她拥有阳光一样灿烂的微笑,出口成章的文采,出类拔萃的才能……和许许多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我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20.
依旧胡乱做了点饭,依旧拉起在睡梦中的孩子,依旧带着一份崭新的心情和孩子一起走出了家门,于是依旧开始了我和孩子的15分钟路程。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们就拥有了这每日的15分钟——这实实在在是属于我和孩子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把黑猫警长同葫芦娃作比较,把孙悟空和变形金刚联系起来。如果昨晚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