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苹果和草莓     
数学老师正在给一名叫卡齐的小男孩辅导算术,在讲了几个例题后她问道:"卡齐,如果我先给你一个苹果,然后再给你两个,你将会有多少个苹果呢?"卡齐满脸自信地回答:"四个!"  相似文献   

2.
数学老师问7岁的阿拉乌:“如果我给你1只苹果,语文老师给你1只苹果,体育老师给你1只苹果,你一共有几只苹果?”阿拉乌想了一会儿,十分有把握地答道:“4只!”  相似文献   

3.
一位数学老师为入学一年的孩子出了一道题: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由于打字员的疏忽,这道题被打印成: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买来1个苹果,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老师想,题错了,也就不可能有答案了。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业从商业模拟小游戏开始 英国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有几个特点:趣味性、实践性和亲子参与,注重创意和发散思维,主张循序渐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上星期,刚读小学不久的儿子接到数学老师的要求: 请摆一个水果摊,水果价格在10便士到50便士之间.邀请一位“买主”,持1英镑来你的水果摊买一个水果,看看要给对方多少找零?如果买两个水果呢? 我们一起准备好水果、各种面值的硬币和价格标签等道具后,我这个当家长的,自然成了儿子数学作业的另一个道具:“买主”.我说我要买1个苹果,他说25便士一个,我给他1英镑,问他:“你的苹果卖25便士一个,我给你1英镑,就是100便士,请给我找零.”然后儿子开始算账.  相似文献   

5.
幽默悟人生     
郝景田  崔耕和 《初中生》2011,(Z4):56-58
1一个小朋友问一富翁:"先生为啥这么有钱?"富翁说:"小时候我跟你一样,什么也没有。爸爸给我一个苹果,我把它卖了,用赚到的钱买了两个苹果,然后再卖了,买回4个苹果。"小朋友说:"先生,我懂了。"富翁说:"后来,我爸死了,我继承了他所有的遗产。"  相似文献   

6.
一辨析比较材料——直观感受分数 1.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师:(出示小明一家郊游的图片)瞧这一家子,奶奶、爸爸、小明和妹妹在郊游.妈妈因为加班没能去,临走时吩咐小明:"你是小男子汉,要学会照顾大家哦.我准备了8个面包、4个苹果,你给大家分一分."如果你是小明,你打算怎么分? 生:每人分2个面包,1个苹果. 师:奶奶想把这1个苹果让小明和妹妹分,可以怎么分?  相似文献   

7.
等待风景     
正一对母女在公园长椅上休息,女儿好像只有六七岁的样子。母亲说:"妈妈口渴了,你的背包里还有几个苹果?"小女孩在包里摸索了一下,掏出了两个苹果说:"就剩下两个了。"母亲说:"正好,我们每人一个。"小女孩歪着脑袋想了片刻,然后先在一个苹果上咬了一口,接着又在另一只苹果上也咬了一口。旁边的游人见了,不禁摇头叹息:"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呀,连个苹果也舍不得给妈妈,看这个咬咬,那个咬咬。哎……"正要失望地离开,却看到小女孩一边将左手的苹果递向妈妈,一边甜甜地说:"妈妈,这个苹果甜,给你吃吧!"  相似文献   

8.
宫正升 《数学小灵通》2014,(Z2):38-39,71
1.马到成功"马""到""成""功"四个汉字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它们的平方和正好等于2014。也就是:马~2+到~2+成~2+功~2=2014你知道这四个汉字分别代表什么数吗?2.巧分苹果把2014个苹果平均分给质数个人,每个人最少可分得多少个苹果?3.补全数字下面的算式中,已有"2""0""1""4"四个数字,请你把空缺的数字补全。  相似文献   

9.
翟运胜 《山东教育》2004,(16):62-63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8的分合”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8个苹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8个苹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8个苹果,给妈妈4个,我留4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生1:“我4个苹果,妈妈4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教师未做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给妈妈5个苹果,我留3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又问。生2:“妈妈这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他。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8个苹果…  相似文献   

10.
友谊篇语文老师:朋友是春天的雨,当你伤心时为你落泪;朋友是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给你一丝清凉;朋友是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开放;朋友是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给你温暖。数学老师:如果友谊为加号,那么1 1远远大于2。化学老师:如果把一对朋友看作两个分子,那么友谊就像力,相距远  相似文献   

11.
幽默     
<正>算术题我给六岁的儿子出算术题:"你一共有六个苹果,爸爸拿走两个,妈妈拿走四个,你还剩几个苹果?"儿子听完后非常激动地说:"这是人干的事儿吗?"请假小明上三年级了,老师说事假一定要事先请。小明因为奶奶过世必须回老家,所以在请假条的"事由"上写上"出殡"两个字。  相似文献   

12.
提起语文教学,大多数老师总认为那是语文教师的事,语文素养的高低跟非语文教师没有太大的关系。这里笔者暂不与各位争论,先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1.某市七年级中考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是:请你给你自己的学校设置一个图标并说明设计理由,或请以"感受一百万"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出来后,很多数学老师一片  相似文献   

13.
103次举手     
同学会上,我们高谈阔论,话题跑个不停。一不小 心,就跑到当年的数学老师身上。数学老师是大家公 认的好老师,教书好,人也好。 同学问我:"你也承认老师好,那你怎么还老是戏 弄他啊?" 我大吃一惊:"我没有啊!" 同学言之凿凿:"还说没有,我那时候坐在你后面。 你老是举手,举了手又不问问题,搞什么啊!老师总是 兴冲冲急忙跑到你旁边,然后又尴尬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14.
答非所问     
表弟大路,年方五岁半。好吃好学,颇有反传统倾向,善于从一个问题引发另外不相干问题并得出“哲学结论”。一日,姑姑问他:“如果妈妈给你一个苹果,爸爸给你一个苹果,奶奶又给你一个苹果,你手里一共有几个苹果?”大路一听先是满脸欢喜,思索片刻后仰头委屈地问道:“为什么爷爷不给我苹果?”姑姑先是一愣,脑筋好容易转过弯后继而笑曰:“爷爷工作忙,没时间给你苹果。”大路愤而驳道:“他早就已经退休了,整天就在家里做饭,怎么没时间给我苹果?算了,那大伯为啥也不给我苹果?”姑姑敛笑而作色道:“问你什么就回答什么……大伯和爷爷没有苹果!”大路…  相似文献   

15.
等待风景     
正一对母女在公园长椅上休息,女儿好像只有六七岁的样子。母亲说:"妈妈口渴了,你的背包里还有几个苹果?"小女孩在包里摸索了一下,掏出两个苹果说:"就剩下两个了。"母亲说:"正好,我们一人一个。"小女孩歪着脑袋想了片刻,然后先在一个苹果上咬了一口,接着又在另一个苹果上也咬了一口。旁边的游人见了,不禁摇头叹息:"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呀,连个苹果也舍不得给妈妈,怎么这  相似文献   

16.
初三是什么     
<正>初三是什么?语文老师回答:"初三是一首韵律优美、内涵深刻的诗,但它很难理解,正如它表面冷如冰霜,要来了解它,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一个黄金时代,一个学习的好时机,再来分析其本质,其实初三是覆有冰霜的太阳,它给你知识的温暖,助你自由地翱翔。"初三是什么?数学老师回答:"初三是反比例函数,你现在越辛  相似文献   

17.
可笑可乐     
爸爸在上面有一个小孩在果园里偷苹果,他爬到树上,正想摘一个苹果,突然被管理员看到了,管理员说:"小孩你给我下来,竟然敢偷苹果,你爸爸在哪?我要找他说话。"小孩看了看上面,说:"爸爸,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四省市教材,第八册,第44页。卜 新课导入: 师:“老师有8个苹果,准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苹果的个数要相等,谁会分?”请三个同学上来演不。 提问学生:“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答:“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4个。”内000 0000每人4个 师:“现在老师有2个苹果,也要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得几个呢?” 学生答:“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1个。”O白 师:“现在老师只有1个苹果,学,每人平均能分到多少呢?” 每人l个还是要分给2个同个生答:“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半 口D Dp 每人半个 师:“如果要把这个苹果平…  相似文献   

19.
差一分钱     
有个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那天,数学老师笑着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你去帮我买包烟吧。孩子来到供销社,营  相似文献   

20.
谐趣园     
《老年教育》2011,(1):36-36
数学课上,老师向7岁的张小昂提问:“如果我给你1只苹果,语文老师给你1只苹果,体育老师给你1只苹果,这样,你一共有几只苹果了?”小昂想了想,很有把握地回答:“4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