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百科知识》2011,(16):48-49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汉武帝有一次巡狩泰山,看见山上有一处古时明堂遗址,他一时雄心大发,便要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的明堂,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样儿,也就只好作罢。唐朝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正1990年10月的一天,北京市右安门外的玉林小区内,园林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中。随着工程的进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片神秘的古代城市遗址慢慢出现在大家眼前。随后,经过北京市文物局的勘测发掘,证明这其实是一座金代水关遗址。这次发现被评为1990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座金代城市建筑遗址。1995年,在金代水关遗址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修建了"辽金城垣博物馆"。漫步其间,看着这些令人惊叹的城市建筑遗址,古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回到了850多年  相似文献   

3.
宁波一个平凡的小山村在台风“罗莎“过后,山体坍塌致使一条原来通往山里的小路消失。近日,一位村民拿着砍刀砍竹希望开出一条新路,却意外发现地上冒出一座有着神秘传说的千年古寺。据当地老人说,这座古寺曾经占地千亩、千僧过堂,规模可见不小。据报道这两天,宁波鄞州区五乡镇明堂村这个平凡的小山村,多了几分神秘色彩。不少村民空下来,都喜欢到山里转转,想从里面找找宝贝。原来,台风“罗莎“过后,当地山体发生了坍塌。随后,竟然冒出了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寺遗址!  相似文献   

4.
一样的巫术     
小时候,上语文课,听老师讲<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书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问老师:"什么是明堂?"老师说:"就是堂屋啦."恍然大悟,原来明堂就是堂屋,两面坡,四堵墙,门朝南,前开窗,又明;争,又亮堂,所以叫明堂.这么一来,<木兰辞>就可以改写:"归来见天子,天子坐堂屋.策书十二转,赏赐百千夫."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书上非让天子坐明堂,不让天子坐堂屋.  相似文献   

5.
帕伦克古城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属玛雅文化的遗存。碑铭神庙是帕伦克遗址最雄伟的建筑,它是一座金字塔、神殿、墓葬合一的建筑。神庙的主体是一座宏伟的金字塔,塔高10层,只比埃及金字塔矮一些,但它的形状不完全是锥形的,顶端有一个祭神的神殿。1949年,考古学家阿尔韦托·鲁斯在这个神殿中间发现了一个通向底下坟墓的隐秘台阶。从这条20多米长的台阶一步步向下,就进入了位于地下的陵墓。在陵墓的石棺上方盖着一个3.8米长、2.2米宽、带有一个神秘浮雕图案的石板。这个神秘的浮雕图案里有一个男子的形状,这个人的姿态非常奇特,引起了考古史上…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2007,(7):48-49
公元1—7世纪建造的“圣城”特奥蒂瓦坎,在墨西哥被称为“众神降生的地方”,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几何形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最突出的是形状独特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对建筑业"优质、安全、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精细化管理深得人心、广为应用之际,一种标准更高、意义更大的"精益建造"理论应运而生,并渐渐被业内认可采纳,定将影响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走向。精益建造的理论是:"管理以人为本,人以精益为本,以最小的投入求得最大的效益产出"。实现精益建造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精益建造必须在精细化的基础上实现;精益建造必须依靠创新来推进;精益建造必须走低碳施工、绿色建造之路;精益建筑必须注重品牌建设;精益建造要成为建筑企业家的"梦"。  相似文献   

8.
开封在明代是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封地,其地位十分重要,号称"中原首邑"。明末崇祯十五年,一次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将整个开封城深深淤埋于地下,随着近几年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而开展的考古发掘项目的增多,明代开封城遗址逐步显露于世,周王府遗址、新街口周王府典仪所遗址、御龙湾明代建筑遗址等几处明代遗址充分展展现了明代开封城保存的完整性,见证了明末崇祯十五年洪水毁城的历史瞬间,具有很高的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9.
徐光宗 《科技风》2013,(1):160+162
建筑的防水防渗工作的重要性往往会被忽略,可是其重要性是衡量一个建筑好坏的标准之一,一个建筑物无论在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多么高档,多么优美,可是一旦建筑出现渗水现象,那客户就会对建筑产生不满,甚至是认为这个建筑是偷工减料,是一个豆腐渣工程,每一个消费者,都不希望自己花钱所够买的房屋会出现渗水这种恼人的现象,所以建筑的防渗工作一定要做好。而在建筑防水中,我们常用沥青油毡、高分子卷材、密封材料、防水涂料等一些防水材料来进行建筑防水工作,而聚丙烯改性亲水纤维在建筑防水中更是有着其独特的效果。本文主要对聚丙烯改性亲水纤维在建筑防水中的应用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10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宣布,呼和浩特市的大青山上发掘出了1 500年前的北魏皇家祭天遗址。消息传来,引发人们关注和热议。事实上,中国封建时代遗存至今的祭坛建筑屈指可数,除了大家熟知的北京明清时代的天坛、地坛,资料可查的还有西安发掘的一座唐代天坛。鲜为人知的是,南京的紫金山上也深藏着一座石头垒砌而成、距今1 500年的六朝建筑遗址。有专家将它与历史记载中的"北郊坛"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处刘宋时代的国家祭祀场所——地坛。那么,紫金山上的这些石垒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的优化升级,现在的建筑工程都是使用钢结构来进行建造的,材料也是使用"钢"来代替传统建筑材料"铁",因为钢的韧性好,铁易碎,钢在锻炼时进行的工序决定了钢的特性,钢结构的设计也在不断的成熟,对钢的研究没有间断过,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钢结构,钢结构的使用为建筑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工业厂房的结构设计也是借鉴了钢厂房的建造结构,现在厂房的建造都是使用多层次的钢结构,但是工业厂房结构的设计还应完善。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18)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及社会文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舒适度与和便捷,从而各种人性化设计随之出现。再加上我们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是多维的,人和建筑会和植物一样要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过去的那种固定的关系、直线化的、平面化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和建筑空间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概念建筑是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属于现代,更加属于未来,因此概念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各种角度分析概念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奇妙的构思都从建筑图纸上跃到了真实的生活当中。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是不可能的建筑都相应的产生,我们结合人们的心理因素,通过对其整体造型、色彩的运用、功能分区、照明以及绿化设计等诸多角度来分析概念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了解科技的发展,结合创新思维,更好的表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未来的建筑不管是建筑造型还是内部结构,都需表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概念建筑的研究,设计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使得"人性化设计"深入人心,最终建造出更加出众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正传说,上古的时候有个大神叫作东皇太一,他有一件法宝叫作"混沌钟",他用这个"混沌钟"就可以重新设置时空,建造天地。可惜我们没有这件法宝,如果想要造一个地球,那该怎么办呢?也许,我们就要像盖房子一样造地球了。盖房子要有地皮,要有砖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这样才能构建一座房子。要是我们想建造一个地球呢?在哪里给地球找"地皮",该用什么样的材料建造呢?  相似文献   

14.
<正>运用"算法建筑"来做设计的建筑师,他的脑子里不再是整个方案,而是一套规则。这一切要从计算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地位的改变说开去。在15亩地上,城镇的上风处,建造一座280层的超高层建筑,工期和造价一定,要求外立面最大限度地自然采光,但不影响散热、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外科学家运用现代科技。设计建造了不步新型抗震、防震建筑。这些建筑。尽管结构不一,形式各异,但在功能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弹性建筑”一族.科学性最强,防震效果甚佳.堪称当代抗震建筑中的“大哥大”。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人们在古安第斯山中相继发现了很多巨石建筑,姑且不说它们当时是做什么用的,就是从其建筑工艺和搬运技术而言,均超出同时代技术能力的限度。作为其代表性的一例是在秘鲁安第斯山脉中耸立于奥亚迪坦布城堡遗址上的"6扇屏  相似文献   

17.
正"瓦"字本是陶器总称,后来成为覆屋之瓦的专名。考古发现证实,瓦早见于西周早期的建筑遗址中,春秋战国以后逐渐得以广泛应用。瓦的出现改变了先民土筑草覆的原始建筑形态,开启了中国传统木构瓦屋建筑新的形制,是古代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在中国建筑史上,古代匠师们运用不同的材质创造出形制有别、功能有异的多种瓦件,并形成一套成熟的瓦作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18.
建筑工业化是把建筑拆解成部品件进行工厂制造,再进行现场装配式施工的一种建造模式,使工业时代的建筑像工业产品一般在流水线上生产。剖析了建筑工业化建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架构工业化视角下的建造技术体系,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建筑节能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建筑业快速发展期,既有建筑面积和新建建筑面积都位于世界之首。但我国现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基本上都是高耗能建筑。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  相似文献   

20.
距离英国伦敦大约130千米,有一个叫做索尔兹伯里的地方,那里有一个遗址叫做"史前巨石阵"。这个"史前巨石阵"已经矗立了几千年的时光,却始终像幽灵一样,留给每一个时代的人以猜疑和惶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