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由日本、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专门杂志发现了素有"长江女神"之美誉的长江淡水海豚--白鳍豚"几乎灭绝"的调查报告.该调查小组在去年11-12月的6周时间里,对白鳍豚生活的长江水域约3500公里的漫长路线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无法确认这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哺乳动物还有生存的迹象.据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英国伦敦动物学协会的生物学家萨缪尔·特维博士说:"白鳍豚已经灭绝.这种具有超凡魅力的稀缺物种的消失,是一个严重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圈内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组织间合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相互间的交往与合作越来越多。本文基于GLOBE项目的数据和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大陆与儒家文化圈内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包括文化现实差距和文化价值观差距。研究发现,韩国与中国大陆的文化差距最大,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的文化现实距离小但文化价值观距离大,香港地区与中国大陆的文化距离则是文化现实距离大但文化价值观距离小,日本与中国大陆在文化现实和文化价值观上比较均衡。最后,本文以一家中国船运公司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合作的经历为例,分析了一些特定维度在跨文化组织沟通中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期在全球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有一种威力巨大的超级病菌"食人菌".(MRSA)目前正在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肆虐蔓延,这种抗药性极强的"食人菌"病例,严重者须截肢,甚至死亡,"食人菌"一时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  相似文献   

4.
"九章"解读     
2020 年 12 月 4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牢固确立了中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阵地位.什么是"量子优越性""高斯玻色取样"?"九章"优胜在何处?量子计算机距离我们生活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5.
从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就在酝酿建设自己的芯片产业,由国家出面相继启动了"908"工程和"909"工程,深圳市也立项建立了深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但由于当时国力有限,企业实力不够,作为一个在国际上高速发展的产业,国内的芯片产业始终进展缓慢,以至于和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正> 1、日本企业形象塑造的基本特征日本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日本又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国家,受中国的儒教文化影响很深,因此,基于“家族主义”之上的“忠”“和”文化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塑造的日本企业的形象,总的说来,突出地表现在它的“人文性”和“人情化”的特征上。日本企  相似文献   

7.
陈一坚1930年6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第一次看见飞机是挨轰炸。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犯中国;福州沦陷后,陈一坚一家撤到福建省南平县,但是日本飞机时常前来狂轰滥炸。他曾目睹一位妇女因躲避轰炸,不让自己孩子啼哭,捂住他的嘴而使孩子窒息致死的悲剧。已上中学的陈一坚,坚定了将来学航空报效国家的志向,此刻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刘玉燕  渠海霞 《科教文汇》2008,(19):258-258
“すふません”是日本人广泛使用的道歉用语。它不仅用于道歉时,表示感谢等其他场合下也可以使用。并且这种广泛性不是偶然的,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在内的。是日本人“不给人添麻烦”文化心理作用的结果。也是日本人重视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京都被认为是“真正的日本”.这里拥有如诗如画的风光、历史悠久的建筑.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具有最浓郁古朴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的心灵故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由于人文精神的过早觉醒,又因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禅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文人都追求一种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和一种平淡朴素的艺术情调,并把这种情趣和情调带到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每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望迭,胜衰之变也常会体现在绘画艺术的题材上,而禅道的盛行要求画面之笔墨简而淡、寄托物象、抒写意绪.日本画家在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时,对汉学、汉诗、中国绘画理论都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能充分理解中国明清、中国绘画艺术之要谛,更能在消化日本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充实其精神和技法,因而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本文试对"禅文化"下的中日绘画艺术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一直认为植物是没有"情感"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正在受到科学家的质疑.有一种原野灌木具有区分"你我"的能力,而且在彼此相遇时竟会十分绅士地退让.这种灌木的根部在土壤中深入或扩散时遇到"邻居"的根,它自己的扩张便立即停止,而且这种相遇并不是直接碰面,它们能够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相互识别出对方.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怪现象,在欧美国家买的“中国制造”居然会比国内买的便宜,其实食品安全也存在这种现象,那就是出口到国外的食品安全度要比国内高出一截,虽然美国、日本等国对来自中国的食品设置的标准更高,但中国的农民与企业还是都达标了。为什么距离产地更近的中国消费者却难以享受到安全的食品呢?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中亚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能源进口贸易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与中亚区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人均收入水平对能源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呈"U"型特征,能源进口产品从初级产品规模扩张向高附加值产品提质转变;地理距离对能源进口的负面影响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投资便利化将弱化距离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每年春节之际的"民工潮"引出的"民工荒"现象,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选取"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农民工供需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AD-AS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等工具分析解释了引起"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指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由于国家当前的投资过热引起总需求的增长,劳动力需求增多,加之粮食涨价、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农民工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民工荒".而造成这种供需不平衡的不是中国劳动力自身的缺乏,而是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降低,权益的损害,而这些也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分不开的,是由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一百年前,曾经有一批日本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倾尽全力,辛亥革命的胜利更是和日本有道不尽的关系。在一百多年来的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无疑是日本。从甲午战争开始,中国一直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其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日本以发达的科技实力为基础大力发展科技外交,在解决全球问题、改善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的科技外交不管是战略还是实践都走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前列,值得中国等其他国家借鉴。文章着重对日本科技外交战略的形成过程与当前的发展方向进行梳理,从三个层次分析和总结日本的科技外交实践,尝试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科技外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日本神话"天照大神"形象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照大神”在日本神话中君临高天原,统领众神,是神话史上罕见的女性太阳神,又是日本皇室的皇祖神。这样一位女神形象非常特殊,极具日本特色。她对中国读者来说是相对陌生的。通过对她特殊形象的分析,我们能进一步接近这位女神,也更了解产生她、孕育她的日本文化。一、天照大神所体现出的母性原理无论是在《古事记》还是在《日本书纪》,都把天照大神尊崇为“日神”,也即是太阳神。光芒万丈,普照万物,代表着生命之源和至高无上的天地秩序。各国神话中不乏太阳神的影子,我们最耳熟能详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中国神话中的十日传说、…  相似文献   

18.
人们可以从经济、社会背景、管理模式等多角度探讨支撑日本发展的原因,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日本的近代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拟就日本明治维新后施行的第一次国家教育规划——“学制”规划进行考察,探讨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论述其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士超 《内江科技》2006,27(4):76-76,82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从明治维新开始到二战结束以来,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日本多次进行了教育改革与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了“心的教育”的德育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介绍了实施“心的教育”的社会背景及具体情况,并提出了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教育是上世纪初开始的.先学日本,后学英国,再全盘学苏联,但根仍深扎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应试教育"是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