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也许首先要澄清一点,这里的当代艺术特指具备当代思想和形式的艺术,包括架上绘画、雕塑、装置以及行为艺术等,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做传统艺术的艺术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之内。无论是行内还是行外人,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看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后,"繁荣"应该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像今年,刚结束的北京国际当代艺术节一下把整个北京的所有艺术区和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798作为艺术节的主要区域,近年来的发展使其完成了中国艺术"农村包围城市"的范本,从而带动了更多艺术区向城市的"包抄"。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节的生存现状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它们也许还在为生存挣扎,但在每年热热闹闹的艺术节之后,总有一些人可以获得被关注的机会。当然,艺术节虽然热闹,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国内的艺术市场,国外资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把持,让中国的艺术品交易主力还停留在传统艺术上。同时,商品画的冲击也让纯艺术品市场显得不那么景气。一切都在路上,混乱总是难免的。表面的热闹也许会成为真正繁荣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2)
上世纪九十年代存在的艺术价值中,人们对于绘画都是很蔑视的,他们认为绘画不能够被进行视觉测验,所以它也不能够传达出人想要表达的意思。相较而言,装置以及新媒体等艺术手法就被人们普遍认可,觉得其属于高级的媒介。后来这种存在着偏见的等级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被淡化,人们开始将绘画以及其他表现形式看作是平等的方式,认为它们都能够适当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这其实也是中国艺术上一个很大的跨越,意味着我国也进入了当代艺术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装置艺术是一门当代艺术,是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美学思潮笼罩下的新兴艺术门类。装置艺术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观众介入和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入外,还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总是通过对生活进行错位表现几乎是装置艺术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装置的材料和手法将会越来越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新民乐作为时代产物,传承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吸收借鉴了西方优秀的音乐形式,与当代艺术文化形式有机结合,从诞生之日便深受广大群众热爱。传统文化想在新时代下发展,不能一成不变,而新的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我们应当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对传统民乐大胆创新,通过学习来弥补其缺点,这样才能使新民乐在发展中吸收艺术精华,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为全球人民带去欢乐。  相似文献   

5.
翻开音乐艺术的发展史,人们会看到,音乐艺术每前进一步几乎都以乐器的改良作为重要条件。到19世纪末,由于各种传统乐器的制造工艺已接近顶点,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于是,人们便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电子学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它为音乐艺术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音乐艺术与电子技术的结晶——电子音乐应运而生了,它的诞生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和演奏效果,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6.
裘德燕  谭细雄 《科教文汇》2008,(30):258-258
绘画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媒介,它顺应整个时代的变革而随之发生改变。在当代作为视觉艺术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影像多媒体、装置、摄影、行为表演、网络艺术等诸多的艺术形式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一年的绘画在各国际大展中的比例的日渐减少,在国内的重要的实验、前卫的艺术展览中的比例也是少之双又少。它在当代艺术舞台的表现越来处于劣势,甚至有走至边缘的危险。我认为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以往有着无尚荣耀的架上绘画真的走到尽头。绘画艺术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也相应提升.基于各种科幻电影的产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良好展现效果和口碑,相关科技人员开始积极尝试现有技术的突破.而VR技术的出现,不仅成为社会热门讨论话题,也被视作科技影视制作的新突破和新起点,极大地促进了影视艺术的发展.由吴晓军等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8.
主要当代艺术正在努力拓展疆界,力图将艺术实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中西审美的差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也是随处可见的。探讨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对女性和广告的中西方审美差异,从分析中可以体现各自深刻的民族文化情结和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9.
赵丹燕 《科教文汇》2010,(5):145-145,154
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地下化、边缘化逐步到公开化、合法化和国际化的曲折历程,在新世纪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开始介入当代生活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本文试对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作一个梳理,以时代和主体两个关键词总结了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实践景观。并对当下多元化的艺术形态中,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日益国际化的现实情境下,怎样塑造出应有的国家形象做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代艺术的审美娱乐特性日益凸显,它的大众娱乐消费功能被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同时也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娱乐需求,使群众的艺术文化权利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变革无疑具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但从辩证的观点看,当代艺术这种大众娱乐化转向及其所显示出来的审美娱乐价值观念,实际上存在着某些迷误,形成对艺术价值观及其审美精神相当程度的消解。所以探讨艺术内在精神品格与艺术的大众娱乐化之间的关系是当代艺术探索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摄影与绘画是当代平面艺术的两大主要门类,绘画有着上千年的成熟发展历史,摄影虽然是门年轻的艺术形式,因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其发展和普及势头甚至超过了传统绘画艺术。在信息与科技时代,一切事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相互碰撞、交融,我们把这两大艺术形式拿出来分析当代艺术的交融与发展,以期在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上对摄影与绘画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艺术展示空间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当代公共艺术展示空间中的公众审美需求的重要性。强调公共艺术展示中观众的互动性,并认为公众的审美需求不仅能提供公共艺术展示空间的多元发展条件,而且使艺术展示空间自身与当下市场接轨。当代艺术展示空间创造中满足公众期待视野的必然性和提升公众期待视野的必要性,实现公共艺术展示空间与公众审美需求之间更多的沟通与对话,并由此说明当代艺术展示空间在双向互动交流中走向多元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杨晨 《科教文汇》2010,(11):153-154
当代艺术的审美娱乐特性日益凸显,它的大众娱乐消费功能被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同时也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娱乐需求,使群众的艺术文化权利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变革无疑具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但从辩证的观点看,当代艺术这种大众娱乐化转向及其所显示出来的审美娱乐价值观念,实际上存在着某些迷误,形成对艺术价值观及其审美精神相当程度的消解。所以探讨艺术内在精神品格与艺术的大众娱乐化之间的关系是当代艺术探索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刘恬 《科技风》2009,(1X):206-206
中国当代艺术从"星星"美展肇始,中国的艺术家们在改革大潮中不断吸收与反思艺术的基本规律。但随之艺术也在市场的冲击下渐渐趋于大众娱乐化、快餐化、游戏化等面孔,从而引申出中国当代艺术的诸多弊病。要想真正繁荣我们的当代艺术,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杨新宁  张帆 《科技风》2016,(4):34-35
漆画主要是以漆为主,蛋壳、螺钿等等材料为辅的方法表现也是属于现代漆艺里的一部分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漆画也在不断的创新,从而成为当今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因为有着别树一帜的画面效果及丰富的肌理和一些材质的完美搭配。现代漆画结合了传统漆画的特征和当代艺术的理念,从而使它成为当今比较重要的新兴画种。  相似文献   

16.
李传杨 《科教文汇》2012,(21):204-205
因信息媒介的交互而更为紧密的艺术世界里,艺术的传统界限正在被消解,数字媒介与新传播技术正影响并改变当代版画的艺术形态、观念及展示方式。新的媒介技术再次和版画艺术形成新一波的科技和艺术上交互,不但使其面貌上产生新变化,也因对数字技术的运用,更主动地介入到了当代艺术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7.
陈姣娇 《科教文汇》2009,(29):255-255
本文通过对秦汉气魄生成原因的阐述和对秦俑汉雕艺术特色的分析,充分说明秦汉传统艺术的博大和气吞八荒的艺术精神,并由此引发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秦汉艺术富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想象力,对当下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田衡 《科技广场》2009,(10):243-244
市场泡沫问题是当代艺术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已影响众多的投资者,也遏制了当代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历史形成期中溯源,并在泡沫最集中的资本结构中认清市场泡沫的形成,以正确认识对泡沫对当代艺术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数字媒介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历以来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革命"。数字技术的影响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如绘画和雕塑等传统艺术活动,而全新的艺形式如网络艺术,数字装置,虚拟现实,等作为公认的形式也开始在艺术实践中出现。数字艺术家往往能够跨越艺术表现和探索最紧迫的社会和政治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界限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的艺术表达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代艺术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杜尚轰动一时的作品“泉”为开端。自此,美术的材料、形式变得更丰富多元,而评定当代艺术美的标准也更开放。生命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如同节奏在音乐中的位置,灵魂在诗歌中的处境。当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称为观念艺术,当代艺术的美必定是形与情的结合,物理与心灵的对话。因而,在当代艺术中,艺术美与生命可谓是一对哲学关系,生命寓于艺术美之中,并通过它表现出来;而艺术美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表达生命的律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