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科院代表团应邀于2015年3月25日实地考察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灾后救援现场。文章详细介绍了代表团在现场的所见所闻,重点介绍了反应堆厂房应急处理、反应堆冷却水处理、地下水隔离等核事故应急措施及其工程实施进展,同时结合我国核电发展情况,建议我国在全面总结和吸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学习日本的核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和程序,积极加强与日本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2.
从日本福岛核事故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讲三个方面。第一,简单回顾一下日本福岛核事故及其现况与教训;第二,日本这次核事故对我们国家核电发展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从日本的事故吸取经验教训,明确我国核电发展战略;最后试图回答几个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放射性,这次福岛核电事故到底有多大,等等。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以下简称INES)共分7个等级。以下是根据INES等级列出的史上最为严重的十大核事故,严重程度从小到大,刚刚发生的福岛核事故也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4.
福岛核事故后,严重事故工况下的核电站控制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日益受到行业重视.1E级直流和UPS系统(IDS)是CAP1400电厂唯一的1E级电气系统,是IDS系统的核心关键设备.此前,相关产品无法满足非能动CAP系列电厂对充电器及不间断电源(UPS)的设计要求,导致CAP1400电厂标准的1E级蓄电池充电器及UPS设备...  相似文献   

5.
重大核事故影响下国际铀价格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 《资源科学》2012,34(11):2115-2123
核事故是影响着人类社会对核电的选择, 也影响国际市场铀资源产品价格走势。本文以事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美国三里岛等重大核事故对国际市场铀资源产品价格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 INES 7级核事故对国际铀市场的影响长达14年, 使铀的价格下降约60%。日本福岛核事故等级目前已调整至最高的7级, 意味着国际市场铀的价格将长期持续低迷, 并最终将在(24~30)美元/磅跌至谷底。文章最后建议趁国际市场低迷期, 我国应加快国家核电建设进程;建立专业的铀资源产品储备公司, 储备核电燃料;改核电财政补贴为技术补贴, 促进产业升级, 减少贸易摩擦;通过资本运作, 建立国外铀资源供应基地, 增加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6.
孝文 《金秋科苑》2011,(8):86-8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以下简称INES)共分7个等级。以下是根据INES等级列出的史上最为严重的十大核事故,严重程度从小到大,刚刚发生的福岛核事故也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7.
结合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公众更加关心核电的实际情况,本文简要介绍了"核电厂"内对健康有影响的物质,尤其是辐射防护内容,以期国人对核电安全与健康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发生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是核电厂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根本原因,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措施是"华龙一号"对抗堆芯熔化严重事故的关键策略.在反应堆熔化后实现熔融物在下封头内冷却与滞留,在极端事故下保持压力容器的完整性,将放射性包容在压力容器内,从而大幅降低大量放射性释放的可能性,是应对类似日本"福岛"等极端核事故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9.
科技人物     
《中国科技信息》2012,(16):15-20
潘自强院士:核电应继续发展下去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能源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国家,发展核能是解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不少人对发展核电开始产生怀疑,发展核电是否必要?我国的核工业安全体系是否健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许多专家和学者把核电(核裂变发电)作为低碳发展的首选能源,其理由在于核能是清洁、安全、便宜的能源。文章认为,由于核废料处置的困难,核安全的不确定性,核能并不是想象中的清洁安全便宜的能源。我们必须从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事故中吸取教训,重新认识核能发电的安全和环境风险。由于我国的核电技术相对薄弱,铀资源相对不足,核电产业必须科学规划,坚持安全第一,充分考虑核事故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吕晓洋 《今日科苑》2011,(17):129-131
<正> 日本福岛的核事故之后,人们对于核电站产生空前的恐慌,其安全性遭到了普遍质疑。但是面对迄今为止效率最高、零排放能源的诱惑,我们该何去何从?不过庆幸的是,现在的两种新型核电站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人们的疑虑。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F0002-F0002,I0001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期间,苏旭应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邀请,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公众答疑解惑五十余次,他的观点与声音至今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可以说,这次核危机让人们对于放射卫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对苏旭这位博学认真的“健康卫士”有了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3.
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1990年引入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简称INES等级),共分7级,从1至7表示严重程度从小到大,每一等级的严重程度相差近10倍。以下是根据INES等级列出的史上最为严重的十起核事故。  相似文献   

14.
核电历史上的第三次大事故一一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几个月了,这场灾难性的核事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于发展核电的讨论。各个国家都发表了自己对发展核电的方针和态度,美国、俄国、英国、法国表示要继续发展核能的方针,德国、意大利和一些欧洲国家则表示,在他们国家现有的核电运行到期后,就不再继续发展核电建设了。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加快了德国弃核的步伐和能源转型战略的实施。德国能源转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逐步转变成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柱的能源系统,包括《能源理念》和"一揽子能源法案"两部分。能源转型战略顶层设计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的优先调度地位,希望借此改变基本负荷由核电、煤电等承担的传统模式。然而,德国风电资源主要在北部地区,而负荷中心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因此需要建设大规模输电通道。大量分布式发展的可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政府3月22日确定了暂停重新启动核电站计划一年的方针,此后议会将做出正式决定。这是意大利政府应对受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的意大利国民对核电的不安情绪的措施。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意大利国民通过全民投票的方式废止了核电相关法律。所有的核电站关闭,新建计划就此冻结。  相似文献   

17.
胡晓 《知识窗》2011,(9):57-57
2011年7月9日晚.日本福岛南相马市,几名政府检测人员神色凝重地走出了一户养牛农户的家。随后。日本各地头条新闻报道:福岛南相马市销往东京的牛肉被检测出放射性铯超标7倍。之后检测发现被污染牛肉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大,几乎遍布整个日本。日本是牛肉消费大国,南相马市的这次检测给日本牛肉产业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核能利用从未止步,人类对核安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在福岛核事故5周年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之际,文章针对革新型核能系统,从安全目标、设计理念、安全评价和风险认知4个方面对核安全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思考,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四项革新"的建议:(1)安全目标从技术重返社会;(2)通过革新型反应堆技术,避免无限制复杂化纵深防御来解决安全问题;(3)重视理论引导的安全评价方法,采用系统化评价体系;(4)在政府/工业界/社会之间建立"第三方"并通过其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2011 年日本福岛事件之后,乏燃料池(SFP)事故后的长期冷却问题广受关注,日本原子能协会对福岛事件进行总结,明确提出乏燃料水池冷却需要建立乏燃料池的自然循环冷却系统,即使丧失电源也可以导出衰变热.然而,AP1000 发生极端事故后乏燃料水池的冷却只能依靠池水的蒸发,没有长期的非能动自然循环冷却,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沸腾产生大量蒸汽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有乏燃料组件破损会产生放射性外泄、向乏燃料水池补水时会导致硼逐渐稀释等.而且 AP1000的乏燃料池冷却系统(SFS)非能动补水冷却,只能确保事故后 72 h 的乏燃料安全,乏燃料池长期冷却还依赖于移动泵等厂外支援进行补水.  相似文献   

20.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近期曝出储水罐放射性污水大量泄漏事件,每天至少300吨放射性污水流入海洋,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不久前决定将该事件评定为3级(严重).福岛核污水泄漏事件引起了日本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00吨高浓度 核污水去向不明 8月初,日本政府的测算结果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至少约有高达300吨被污染的地下水经核电站地下流入大海.除地下水导致的自然泄漏外,福岛第一核电站还发现储存核污染废水的储水罐也发生了泄漏,约有300吨的高浓度核污染水去向不明.福岛核电站在8月底对储水罐放置区域进行检测后发现,有2个储水罐外侧检测出了每小时1800毫西弗的放射能.这样的辐射一分多钟就能超过核电站工作人员一年的辐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