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春,意味着活力,意味着激情,意味着希望;同时,青春也意味着冲动,意味着不成熟,意味着需要他人的鞭策。下面的几本书写的都是一些年轻人的成长故事,我相信年少轻狂的岁月里,了解别人的青春过往,分享别人的青春经历.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仁慈     
什么是仁慈?公平予人应该获得的.仁慈予人多于其应该获得的.仁慈体现的是一个人心灵的质量.仁慈意味着以同情和谅解对待他人.当你具有仁慈这种品质的时候,你能够心甘情愿地谅解加给你的伤害.仁慈意味着给别人一个新的机会,忘记前嫌完金重新开始.因为命运对我们就是很仁慈的,它给予我们许多希望,它不断地给予我们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仁慈意味着你能感受别人所承受的痛苦并做一些有助于人的事情.仁慈是一份祈愿.当你在表现你的仁慈的时候,你实际上给予人们的是一份柔情的礼物.当你的心系于别人所受的痛苦时,叼*&你与他们素…  相似文献   

3.
成长意味着你自身的强大,意味着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时间,掌控自己的人生。它意味着你可以更好的爱自己,更好的理解别人的爱,更好的爱别人;它意味着你有更宽广的胸怀来容纳世事,有更睿智的眼光来看清迷途,有更坚定的信念去固守责任。  相似文献   

4.
思想漫步     
别人的骄傲之所以看起来那么难以容忍,只是因为它有损于我们自己的骄傲,而他人的低调之所以大受欢迎,只是因为它让我们自己看上去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5.
顾及他人     
什么是顾及他人?顾及地人就是尊重他人及其感情,就是要考虑你的行为会怎样影响他人,要关心他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顾及他人就是深思熟虑,就是对他人的喜好与否加以注意,然后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愉快的事I请顾及他人就是把他人的好恶冒得和仰自己的好恶一样重要.当你面不同干他人的根麻,顾及他人就意味着仰不合试图证u仰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仰感是别人的需要和感I盾.顾及他人就是您事既受虑是否对自己自益出差虑是否对他人有益.为什么要顾及他人9兰人们行为的动机P是出于自私而不顾及他人,就会伤害地人的感。又当我们不顾及地人…  相似文献   

6.
他人的困苦     
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幸福。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责任。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信仰。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人生百态,世事变迁,在目睹他人的困苦之时,也许我们会给他们报以同情目光,殊不知在他人眼里,这些困苦意味着幸福。安徽一个村子里有一台"爱情巴士",它担着周边几个村的交通问题的担子。为什么叫"爱情巴士"  相似文献   

7.
正当今社会是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也是高度重视合作的社会。合作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新世纪的教育宗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还有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发展等等。合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教育宗旨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它意味着我们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与他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合作,意味着学生能够以合作者的眼光来分析别人、观察别人,在他们的人生中能够  相似文献   

8.
思想漫步     
别人的骄傲之所以看起来那么难以容忍,只是因为它有损于我们自己的骄傲,而他人的低调之所以大受欢迎只是因为它让我们自己看上去更加完美。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为失败而烦恼,而是为失败后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相似文献   

9.
他人的看法     
<正>别人对我们的尊敬是我们强行从别人那里、违背他们的意愿获得的,所以,人们通常都把自己对他人的尊敬掩藏起来。别人的尊敬能够给予我们内心更大的满足,因为它与我们的价值紧密相关;但别人对我们的喜爱并不直接与我们的价值连在一起,因为喜爱出自主观,而尊敬却出自客观。当我们终于清楚地了解到: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面,都是些肤浅的思想和渺小的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对此在为谁的追问与探讨,得出“此在的本质即共在”的命题。与他人共在意味着与他人的照面。他人作为与我一样的此在,在面对面相遇时此在如何去领会这样的此在,即如何去领会别人的心灵生活?于是,类比推论说和移情理论应运而生。不管是传统的现象学家,还是新一代的后起之秀都喜欢谈论对他人的感知问题。他们的批判及批判的批判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思想交战的硝烟图,需要我们慢慢领略。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的人并不是只有关心他人的强者和需要别人关心的弱者两种组成。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也应该被他人所关心。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我们有好处,而是因为事情本来就应该如此。———希拉·卡西迪  相似文献   

12.
征服自己     
在极多的际遇里,我们难以悟出自己在生活中承担的角色。别人的伟岸和光环笼罩了我们,于是别人经商我们“下海”,别人升职我们也梦想仕途通达。我们完全由着别人的“风”来掌自己的“舵”,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对生活的渴望完全由他人成就而操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应该从社会与孩子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并把它作为幼儿入园的第一课。一、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1."尊重他人",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友谊,增加更多的交往机会。尊重他人,使得幼儿在接纳别人的同时,也被他人所接纳。尊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满足与被认可感,更易获得同伴的友谊。朋友多了,交往的机会也就更多,反之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处于孤独的境地,甚至一事无成。幼儿交往过程中许多纠纷的起因往  相似文献   

14.
快乐箴言     
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若想拥有它,只能顺其自然,不能强求.如今,我们却逐渐意识到,我们与他人的和睦相处是可以创造快乐的.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别人更加喜欢自己.一种方式就是不要自私,不要希望任何事情都符合我们自己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在别人身上寻找优点而不是缺点,你会惊奇的发现,这样会给你带来多么大的成功.不必为了迎合别人而变得毫无主见.事实上,只有你勇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才会受到大家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伦常法则:忠恕之道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恕之道作为儒家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伦常准则,包括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两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层面。"忠"侧重如何对待自己,它实际由"中"派生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执中"、"正己"而"尽己成性",与三代以来的尚"中"精神一脉相承。"恕"着重如何对待别人,它强调通过推己及人、以成全他人,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两种表述形式。依儒家之见,"忠恕违道不远",只有既正确对待自己,又正确对待别人,我们才能达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赞美别人的同时,自身的境界也得到了提升。”马克·吐温说得很到位。在着力提倡赏识的教育中,大多数人把赏识的目光集中在自己孩子身上,而忽略了很重要的教育,那就是让孩子去赏识别人。如今的孩子大多因独生而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缺乏协作精神。而当今社会,更需要具有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人文精神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他人、看世界。  相似文献   

17.
刘翔  秦梦 《中文自修》2007,(9):32-33
一句“中国有我,亚洲有我”,刘翔飞过童年的阴影,翱翔在世界的舞台上。浴血奋战后,身披五星红旗而归、身披中国以及奎亚洲的荣耀而归。这一战,不仅意味着吉尼斯的新高,意味着全中国全亚洲的荣誉,它更意味着黄种人在世界舞台上的立足!别人的不认同,无视;别人的否定,不在乎;  相似文献   

18.
沙田雨露     
我们常常感叹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就是有意义的吗,生命的意义往往在于那些你不愿意做.但为了别人不得不做的事情。人生。因为肩负为他人的责任而有了重量。  相似文献   

19.
小平骑车撞人看似小事,但是从这件小事中看出小平明明有错在先,他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认为老人太过分。其他学生的议论中也反映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是责人而不是责己,甚至认为是老人在敲诈。这些表现都透视出孩子们面对矛盾习惯于先指责他人,而不是先反思自己的过失,犯了错误后不是勇于承担而是逃避责任。当严重错误发生后,不少人都会为自己寻找借口,或者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们批评指责别人,而不是反躬自省、诚心认错。其实,做了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承认,可怕的是我们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20.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求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是真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别人曾多次为你绽放花朵,也许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也许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也许是一句轻声的问候……都给予你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我们为他人开一朵花,不仅给予他人继续走自己理想之路的信心和动力,而且自己心中也得到了快慰。平凡的生活就会多一份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